法醫報告 死亡教會我們什麼
作 者:(英)蘇·布萊克(Sue Black)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頁 數:37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21714579
編輯推薦
◎她,每天與死亡親密接觸,用自己的職業知識尋找失踪人口,幫助那些無法確認身份的屍體找回自己的身份並得以安息,有時又親臨身處自然災難的現場,幫助已故的人們確認他們的身份。 ◎扣人心弦的懸疑故事,蘇·布萊克通過遺骨鑑定,能否找到失踪多年、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小女孩。 ◎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的決心,看蘇·布萊克怎樣僅通過手臂就給猥褻兒童的犯罪嫌疑人定罪。 ◎有溫情的送別,有懸疑的刑偵,有驚悚的罪案,也有對於死亡的深入思考,這就是本書的魅力所在。 ◎作者用自己的法醫人類學與解剖學知識與對死亡充滿敬......
目錄
●導言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_Ⅲ
第一章 無言良師遺體到底能告訴我們什麼_001
第二章 了解死亡從了解自己的身體開始_021
第三章 死亡零距離當那些愛你的人溘然而逝_051
第四章 死亡就在身邊如何說再見_069
第五章 身後事一切卻並未終結_089
第六章 遺骨會說話我想證明你曾活過_115
第七章 莫失莫忘唯有找到,方可治愈_143
第八章 鑑定身份你是誰_173
第九章 殘缺的屍體凡所經歷,必有痕跡_207
第十章 在科索沃的日子那些死於戰爭的人_239
第十一章 當災難來臨時海嘯讓我重新認識死亡_271
第十二章 正視死亡除了恐懼,我們還可以做什麼_299
第十三章 遺體捐贈消除恐懼的佳方法_333
後記_357
附錄來自巴爾莫的男人_371
致謝_375
內容簡介
蘇·布萊克每天都要面對死亡,作為一名法醫人類學家,她將自己的目光投向實驗室中的普通人骸骨、墓地、暴力、謀殺、分屍現場,以及因戰爭、事故或自然災害引發的大規模死亡事件。在這本書中,她為我們揭示了她親眼見證的死亡的不同面目,通過自己參與的真實案例探索了法醫學科的發展與進步,也將法醫人類學這一學科對其工作及生活的影響與感悟和盤托出。人們總以為關於死亡的書就會讓人悲傷或驚悚,但這本書卻不同。書中有悲劇故事,也有幽默風趣的故事,更有如懸疑小說一樣的真實案例。雖然不能讓我們了解死亡的所有面目,但是作為在死亡前線的專家證人,蘇·布萊克是更智慧、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引路人。
作者簡介
(英)蘇·布萊克(Sue Black) 著
蘇·布萊克(Sue Black),女爵士,世界範圍內具有影響力的解剖學家、法醫人類學家。曾任鄧迪大學法醫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現為蘭卡斯特大學副校長,主要負責公眾參與工作。 1999年,她帶領英國法醫小組在科索沃蒐集戰爭犯罪證據。 2004年印度洋海嘯之後,她是率先到達泰國的法醫人類學家之一,為那裡的死難者鑑定身份。蘇·布萊克也經常出現在媒體上,她的日常工作被拍攝成紀錄片,在BBC第二台播出的《歷史疑案》(History Cold Case)中也有非常成功的表現。 2016年英國女王生日之際,她被授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以表彰她在法醫人類學方面的傑出貢獻。
法醫報告 2 遺骨會說話
作 者:(英)蘇·布萊克 著 溫雅,李金澤 譯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
頁 數:368
裝 幀:平裝
ISBN:9787521732696
編輯推薦
◎世界知名法醫人類學家、解剖學家蘇·布萊克全新力作,英國推理作家協會(CWA)罪案紀實類金匕首獎(2021年)獲獎圖書。 ◎一位法醫人類學家的骸骨筆記,用法醫人類學知識講述荒誕離奇的人性故事。 ◎她,每天與死亡親密接觸,用自己的職業知識尋找失踪人口,幫助那些無法確認身份的屍體找回自己的身份並得以安息,有時又親臨身處自然災難的現場,幫助已故的人們確認他們的身份。 ◎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的決心,看蘇·布萊克怎樣僅通過一塊微不足道的頭骨,找到真兇。 ◎溫情的生離死別、抽絲剝繭的刑偵過程,驚悚懸......
目錄
●前言肉身消失,骨骼永存_Ⅲ
第一部分頭部:顱骨
第一章腦顱還原生命的真相_003
第二章面顱重構心靈的圖畫_044
第二部分軀幹:顱下中軸骨
第三章脊柱生命中樞之謎_093
第四章胸骨和肋骨內臟的堅固鎧甲真的可靠嗎? _134
第五章舌骨和喉意想不到的零碎骨骼_168
第三部分四肢:附肢骨
第六章上肢帶骨長出翅膀的地方_177
第七章下肢帶骨既堅硬,又脆弱_202
第八章長骨無法磨滅的哈里斯線_216
第九章手骨完美的工具_255
第十章足骨人類解剖學中最獨特的部分_290
尾聲_323
致謝_343
內容介紹
人類的骨頭是每個人生活的無聲見證,有些故事深入骨髓,無法磨滅。
憑藉她多年的研究和豐富的從業經驗,世界有名的法醫人類學家蘇·布萊克教授帶領我們踏上了探索的旅程。
從頭骨到腳趾,臉部、脊柱、肋骨、手臂、手指、骨盆和腿,每一個部位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吃過什麼,去過何處,所做的一切都留下痕跡,一條有用的信息可能歷經數月、數年,有時甚至是幾個世紀,直到法醫人類學家對其進行解密。
有些秘密很容易被揭開,但有一些秘密則需要嚴格的科學論證。但是,發現證據並將其有效結合在一起,我們便能重建事實,發現真相。
一根腳趾接著一根腳趾,一個案件接著一個案件,一些罪案,一些歷史,一些不可思議的奇文怪談–蘇·布萊克以敏銳視角,用其職業的敏感與對人類命運的深切同情,為我們講述那些被人類遺忘的故事。
遺骨檔案 一位法醫人類學家的告白
作 者:李衍蒨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2月01日
頁 數:26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21726954
編輯推薦
◎李衍蒨帶領讀者認識的並非一件件獵奇未解的血腥謀殺,也不僅僅是循著人類解剖史回溯醫學發展的關鍵時刻,而是兼容專門研究者與一般大眾對骸骨的好奇、疑惑、迷戀、懼怕、佔有、崇拜等,闡述在不同時代地域、群體或個人的白骨上存留的特殊印記。 ◎作者在全書所引用的遺骨及其故事,並不以“知識”作為噱頭,而是回歸人本思考、摘記近代文明的變遷,並且尊重各種文化源遠流長的發展脈絡,來講述一副副白骨的傳奇以及法醫人類學的著眼點。 ◎全書具有濃厚的科普特點,但李衍蒨在引領讀者從骸骨看見死亡的樣貌時,同時也傳達了對亡者......
目錄
●簡體版序 屍骨給我上的一堂課
前言 骸骨:跨越時空的旅程
第一章 沙漠禿鷹
滾滾黃沙中的白骨
法醫人類學家登場
法醫人類學家的使命——為無言的逝者發聲
第二章 亂墳崗守護者
挖掘分析現場——法醫考古學的重要性及原則
前人之死?被埋覆的過去與現在息息相關
深掘六尺之下的真相
第三章 約翰·富蘭克林的失航與骨頭的微觀世界
鉛工業對消費者的謊言
美國的鉛水危機
微觀科學——從骨頭窺探人的一生
第四章 賣火柴的小孩:現代化的代價
磷的雙面刃
磷毒性頜骨壞死症
越漂亮的綠色,越有毒?
新科技是救贖還是傷害?
第五章 肯尼迪總統之死與另類身份辨識方法
遺骸的身份辨識——額竇比對
衣物鑑定
體內植入物
刺青
法律與人道的公義標準
第六章 泰坦尼克號與鬼船:揭開水中腐化之謎
一般屍體腐化的變因及過程
影響水中腐化的因素
屍蠟木乃伊
沉船事件中的罹難屍體
第七章 顱骨長“角”的外星人?
重塑頭骨文化
數百年來的人體“改造”
從古代骸骨一探現代疾病的起源
使頭骨長角的現代文明病
三指木乃伊的謎底
第八章 珍珠港的餘音
南美洲的縮頭術文化
從偷屍賊到黑市骨頭買賣
每一具遺骨都像徵著一段生命歷程
第九章 食人族
被食?死者的創傷傷口鑑定與埋藏學
古今中外的食人肉、飲人血文化
食人文化的反思
為生存不得不食
第十章 骸骨的永生傳說
從生至死都不得安息的多毛症患者
漂流150年的遺體
對骸骨的尊重——物歸原主
第十一章 《花花公子》玩伴女郎屍體發現案
加速屍體腐化及木乃伊化的要素
含冤而死?屍僵現象、死後抽搐
水上浮屍如何辨別身份?
創傷痕跡分析:死時創傷、死後創傷
孤獨死的真相
第十二章 骸骨的秘密
人體解剖學的濫觴
人體中最奇妙的物質——骨頭
從骸骨判斷性別
“骨頭”在歷史文化進程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謙卑地面對生命最終與最忠實的記錄者
結語 導致強行分離的棒棒糖
被重寫的麻風病歷史
建立與死亡的友好關係
勿忘你終須一死
致謝
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利用遺骨判讀性別與DNA鑑定哪個更準確?
水中的屍體與一般屍體的腐化速度有何不同?
死亡之於人類,到底是終結,還是開始?
走進李衍蒨的“遺骨檔案”,翻開一個一個無名者的故事,她帶領我們從人骨學、現代醫學、考古學、人類學等專業角度,分析各種與遺骨相關的謎團——歷史上知名的離奇死亡案,工業化進程中的集體中毒,古代人的病理現象,另類的遺骸身份辨識:額竇比對、衣物鑑定、體內植入物,以及各地的喪葬遺骨文化。
找出真相,雖無法起死回生,但法醫人類學家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成為死者與其家屬之間的橋樑,讓遺骨發聲,成為誠實的證人。
作者在書中引用的骸骨及相關故事,並不以“專業知識”作為噱頭,而是回歸人性本身,摘記近代文明的變遷,並且尊重各種文化源遠流長的發展脈絡,來講述一副副遺骨的傳奇以及法醫人類學的著眼點。
雖然全書具有濃厚的科普特質,......
精彩內容
一天破曉時分,在美國圣迭戈與墨西哥邊境城市,有20多名西班牙裔男女聚集。他們正在為稍後的任務做準備,打算在太陽接近升起之前出發前往墨西哥。今天他們只有一個任務:尋找失踪的人。這群人來自一個名為“沙漠禿鷹”(原文:Aguilas delDesierto,英譯:Eagles of the Desert)的志願組織。其成立的目的是為迷茫無助的家屬們,尋找那些企圖跨境到美國的拉丁美洲人的下落。禿鷹在沙漠這樣的環境中視覺特別敏銳,這有利於它們尋找獵物。這些“禿鷹”也一樣,只是他們的目光都是用來尋找命喪於沙漠的人。而今天他們就是因為接到了來自兩個家庭的求助,這兩名失踪人員是跟隨同一個人口走私犯,大約於10個月前杳無音信的。滾滾黃沙中的白骨 在沙漠上找到或是注意到骨頭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長期接受陽光照射的關係,骸骨都會......
屍檢報告 一個殯葬師的手記
作 者:(英)卡拉·瓦倫丁(Carla Valentine) 著 馬楠 譯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頁 數:348
裝 幀:精裝
ISBN:9787521707595
編輯推薦
一部關於屍檢的百科全書。停屍房為什麼在英國被稱為“玫瑰屋”?停屍間只有一排排冷冰冰的冰櫃嗎?只有罪案發生時,才需要屍檢嗎? ……關於屍檢的百科全書,滿足所有對屍檢感興趣的讀者的好奇心。一部來自5000餘次屍檢經驗的專家手記。 BBC《神探夏洛克》取景地、世界“超怪異”博物館倫敦巴斯病理學博物館館長的屍檢手記,經手過5000餘次屍檢,專業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經驗,祛除關於屍檢的眾多誤解。一部有知識、有溫度的《屍檢報告》。每章以屍檢的步驟為敘述主線,用屍檢的實際操作和背後線索,敘述屍體的每個部位訴......
目錄
●自序
前言第一刀
第一章信息:媒體最離譜
第二章準備:悲傷邂逅
第三章檢查:以貌取人,以形取物
第四章艱難的腐爛檢查:低俗小說
第五章滲透:玫瑰屋
第六章胸部:心之所在並非歸途
第七章腹部:醃泡玩偶
第八章頭部:我失去了理智
第九章碎片遺骸:“Bitsa”
第十章修復:國王呀,齊兵馬
第十一章安息堂:修女也瘋狂
結語折翼的天使
致謝
參考書目
內容簡介
卡拉·瓦倫丁為死者工作。
在成為世界上“超恐怖”的巴斯病理學博物館(就是BBC劇集《神探夏洛克》裡福爾摩斯做實驗和跳樓的那座博物館)的館長之前,她做了多年的屍檢工作,完成了大約5000次屍檢。在這本書中,她以屍檢過程為敘事主線,分享了她的專業知識。
從屍體的第一個切口開始,我們將跟隨作者,著手進行屍體的外部檢查,隨後依次進入屍體內部,解剖單獨的器官,直至最後的屍體縫合。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隨著作者的筆觸,了解屍檢的過程和知識,了解人類生與死之間的歷史和不斷變化的文化關係,了解生命究竟是什麼。
她對我們的身體最終會發生什麼,有生動的洞察。書中的每一章除詳細描繪屍檢的其中一個環節,也描述了作者生活和工作的細節,糾正了我們從綜藝節目、劇集上看到的關於屍檢的錯誤認知。她的文字觸及了我們對死亡的感受中一些更具爭議的方面,比如性和死亡的關係,比如我們對人體組織收集......
作者簡介
(英)卡拉·瓦倫丁(Carla Valentine) 著 馬楠 譯
卡拉·瓦倫丁(Carla Valentine),倫敦巴斯病理學博物館館長。當她還是個小女孩時,就對屍體和死亡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學了法醫專業之後,她擔任APT(解剖病理學技術員),協助一些病理學家進行了數年的屍檢工作,最終成了這座別具特色的病理學博物館的館長。擔任APT期間,她曾長達數週,參與倫敦大爆炸的亡者的屍檢工作,還曾參與BBC(英國廣播公司)2016年的紀錄片《解剖肥胖》(Obesity: The Past Mortem)的拍攝。擔任巴斯病理學博物館館長之後,她創立了專屬於死亡相關行業人員的交友網站 “生死相約”(Dead Meet),也組織了博物館的眾多公眾活動,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