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孫星衍為清代碩儒,為人端直,學問精深,被阮元譽為“測學之海,得經之神”。 《孫氏周易集解》是其易學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兼具史料參考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二、該書承繼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解經思路,在李著基礎上踵事增華、查漏補缺,尤其補入了王弼註釋,使得材料更加豐富,觀點更加公允。
內容簡介
《孫氏周易集解》,清代學者孫星衍撰,凡十卷。各個條目內部,先列“解”,採集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所輯古注或李氏案語;次列“注”,輯錄王弼《周易注》;後列“集解”,書傳所載馬融、鄭玄之注,《經典釋文》所記諸家見仁見智之說,及唐人史徵《周易口訣義》中古注,悉附於此目。凡《說文解字》、《經典釋文》所引經文異字異音,亦加纂錄,附於經文之下。該書與李鼎祚《周易集解》堪稱雙璧,價值極大,但因受孫氏所著《尚書今古文注疏》盛名所掩,此書未被學界足夠重視。此次整理,以《叢書集成》所收岱南閣家刻本為底本,以《粵雅堂叢書》本、《四部備要》本等為校本,並參校了李鼎祚《周易集解》、李衡《周易義海撮要》、史徵《周易口訣義》、孔穎達《周易正義》、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等相關文獻。
作者簡介
孫星衍(1753~1818),字淵如,號季逑,陽湖(今江蘇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進士,授翰林編修,又改刑部主事,官至山東督糧道。孫氏少擅詞章,顯有文名。又從著名學者錢大昕遊,研治日精。在經學、史學、文字學、音訓學、訓詁學、金石學等方面皆有很深造詣。一生博極群書,勤於著述,著作有近二十種,此書之外,有《尚書今古文注疏》、《平津館金石萃編》、《問字堂文稿》、《岱南閣文稿》、《五松園文稿》、《平津館文稿》等傳世。
黃冕,筆名,本名張壽海,又名若愚,字魯,生於1973年,曲阜人。酷愛書畫,潛心經史,於《周易》等多有研究。
目錄
點校說明
主要參考書目及全稱簡稱對照表
周易集解序並註
卷一 上經乾傳第一
乾 坤
卷二 上經屯傳第二
屯 蒙 需 訟 師 比 小畜 履
卷三 上經泰傳第三
泰 否 同人 大有 謙 豫 隨 蠱 臨 觀
卷四 上經噬嗑傳第四
噬嗑 賁 剝 复 無妄 大畜 頤 大過 坎 離
卷五 下經咸傳第五
咸 恆 遯 大壯 晉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損 益
卷六 下經夬傳第六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漸 歸妹
卷七 下經豐傳第七
豐 旅 巽 兌 渙 節 中孚 小過 既濟 未濟
卷八 繫辭上第八
卷九 繫辭下第九
卷十 說卦第十
序卦第十一
雜卦第十二
附錄一 孫氏傳略
附錄二 著錄版本
附錄三 提要序跋
附錄四 孫氏易學考辨
精彩書摘
《孫氏周易集解》點校說明
《周易集解》,十卷,清孫星衍撰。
孫星衍(一七五三—一八一八),字淵如,號季逑,陽湖(今江蘇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又改刑部主事,官至山東督糧道。孫氏少擅詞章,顯有文名。又從著名學者錢大昕遊,研治日精。在經學、史學、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金石學等方面皆有很深造詣。一生博極群書,勤於著述,著作有近二十種,此書之外,有《尚書今古文注疏》、《平津館金石萃編》、《問字堂文稿》、《岱南閣文稿》、《五松園文稿》、《平津館文稿》等傳世。孫氏又擅長輯佚,於天文、地理、醫學、律例、字書、舊史、百家諸子之遺文逸典悉加校敘,條別源流。又好聚書,聞人家藏有善本,借鈔無虛日。且善校書,其所校刊者有《周易口訣義》、《尚書考異》、《春秋釋例》等多種。曾主講杭州詁經精舍和江寧鐘山書院。其學極精博,為世所重。
《易》因卜筮之書,倖免於秦火,得以流傳。歷代治《易》者,燦若繁星。綜其派別,不外漢學、宋學,漢學又分今文、古文二支,宋學亦分義理、圖書兩派(週予同《群經概論》)。及至清人治《易》,始反對宋學圖書之說,多尊漢學,極重古注。然漢人之著述散佚殆盡,雜陳於古籍之中。唐人李鼎祚撰《周易集解》,採集眾說,慎加考核,凡三十餘家,仍未詳備。孫氏在其書序中云“念學者病王弼之玄虛,慨古學之廢絕”,遂積數年之功,網羅放失舊聞,校考淹沒古說,以補李氏之不足,增其之未備,薈編成書,仍名“周易集解”。蓋所謂古義日明,野言自息,此則作者撰述之旨也!其存佚扶微,厥功甚鉅。范希曾《書目答問補正》視為續李書之作,誠屬知言。
孫氏此書,凡十卷。立為三目:先列“解”,採集李氏《周易集解》中所輯古注或李氏案語;次列“注”,輯録王弼《周易注》;後列“集解”,又採集書傳所載馬融、鄭玄等眾家之言,《經典釋文》所記諸家見仁見智之說及唐人史徵《周易口訣義》中古注,悉附於此目。凡《說文解字》、《經典釋文》所引經文異字異音,亦加纂錄,附於經文之下。惜為孫氏所著《尚書今古文注疏》盛名所掩,此書未被學界足夠重視。然其“搜羅之備,抉擇之精”,當與所撰《尚書今古文注疏》“並足流傳不朽”(粵雅堂本《孫氏周易集解》伍崇曜跋語),更與李氏之書合觀猶為雙璧,單行各自獨秀。
《周易集解》現存刊本有岱南閣別行巾箱本及南海伍氏刊《粵雅堂叢書》本。粵雅堂本雖校讎精審,然刪去書中“解”、“注”兩目,僅存“集解”一目,題為“孫氏周易集解”,已非孫氏原貌,亦違蒐集之初衷也。岱南閣本屬家刻初刊。一九三六年,商務印書館所刊《叢書集成》即據岱南閣本排印。後有中華書局出版《叢書集成》十冊本(一九八五年)、上海書店出版影印兩冊本(一九八八年),然皆以“、”“·”符號斷句。
此次點校《孫氏周易集解》,以商務印書館排印本為底本,以《粵雅堂叢書》本、《四庫全書》本李鼎祚《周易集解》、李衡《周易義海撮要》、史徵《周易口訣義》、阮刻《十三經註疏·周易注疏》、《四部備要》本等為參校本,互校對勘,擇善而從,施以標點,並作校記。凡例簡述如次:
凡底本引書所注出處,皆保留原貌,仍用六角號〔〕標示,置於文後。所立“解”、“注”、“集解”三目,原用六角號〔〕,今改用實心魚尾號【】標示。
凡孫氏徵引之書,力求一一覆按原書。因刻本難尋,則採用他本,如史徵《周易口訣義》,用徐芹庭疏證本。
凡經文標點皆按孫氏所採經註之意酌定,或與通行本有所不同。
凡孫氏所引諸家之注,不加引號,如有雜於他說且容易致混者,則酌加引號,以清眉目。
參考書目,詳不具錄,置於書前,聊供覆按。
限於才力及學識,錯謬疏漏,所在多有,尚期博雅君子惠而教之。
曲阜黃冕識於三借四當齋之南窗下
二○一五年歲次乙未陽月上浣
周易集解(易學典籍選刊)
作者:(唐)李鼎祚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01113822
字數:442000
頁碼:68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內容提要
唐李鼎祚所撰《周易集解》是唐前易學研究集大成式的作品,該書收錄了子夏、孟喜、京房、馬融、荀爽、鄭玄等30餘家易學方面的學說,保存了大量漢魏古注,《四庫提要》稱“蓋王學既盛,漢易遂亡,千百年後學者得考見畫卦之本旨者,惟賴此書之存矣。是真可寶之古笈也”。書末附有23篇序跋等資料。
此次整理,以明嘉靖三十六年朱睦?所刻聚樂堂本為底本,以汲古閣重刻《津逮秘書》本、雅雨堂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及周氏枕經樓本為校本,何楷、陸心源、惠棟、陳鱣、張惠言、阮元、孫星衍、李道平、李富孫、曹元弼等校勘名家的校勘成果,也盡可能吸收進來。
本書收入《易學典籍選刊》。中華書局此系列已出品種有(按出版先後排):
周易述(附易漢學、易例),(清)惠棟撰,鄭萬耕整理:
易圖明辨,(清)胡渭撰,鄭萬耕整理;
周易函書,(清)胡煦撰,程林整理;
周易原旨 易源奧義,(元)保巴撰,陳少彤整理;
六十四卦經解,(清)朱駿聲撰;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廖名春整理;
毛奇齡易著四種,(清)毛奇齡撰,鄭萬耕整理;
易學像數論(外二種),(清)黃宗羲撰,鄭萬耕整理;
周易程氏傳,(宋)程頤撰,王孝魚整理;
周易注(附周易略例),(魏)王弼撰,樓宇烈整理;
易象正,(明)黃道周撰,翟奎鳳整理;
三易洞璣,(明)黃道周撰,翟奎鳳整理;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王豐先整理。
目錄
前言
潘恭定公序
周易集解序
周易集解原序
周易集解卷第一
乾
周易集解卷第二
坤 屯 蒙 需
……
計用章後序
附錄一 序跋
一、胡震亨秘策彙函本李氏易解附鄭氏注序
二、沈士龍秘策彙函本易解題辭
三、朱彝尊李氏周易集解跋
四、盧見曾雅雨堂本題詞
五、張海鵬照曠閣本跋
六、陸心源影宋本周易集解跋
七、陳鱣宋本周易集解跋
八、劉毓崧周易集解跋上下篇
九、李富孫周易集解跋
十、譚宗浚重刻周易集解序
附錄二 書目解題
一、中興書目
二、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三、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
四、俞琰讀易舉要
五、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
六、四庫全書易類提要
七、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
九、莫友芝宋元舊本書經眼錄
附錄三
一、宋馮椅厚齋易學附錄
二、周廣業周易集解
三、臧庸惠定宇私改周易集解
四、林慶炳辨周易集解
周易經傳校異--易學典籍選刊
作者: 楊軍撰
發布日期:2018-10-26
版次:1-1
開本:32開
裝幀:平裝
版式:繁體豎排
千字數:403 千字
總頁數:631 頁
ISBN號: 9787101133929
叢書名:易學典籍選刊
本書旨在對《周易》經傳不同版本之間的文字異同加以釐定,以便能夠在了解古文《易》用字基礎上,準確理解經文本義。所據文獻主要是清代五位學者的校異成果,分別為李富孫《易經異文釋》、王甗《周易校字》、翟均廉《周易章句證異》、宋翔鳳《周易考異》、王樹柟《費氏古易訂文》。作者在參酌五家註釋成果基礎上,釐清文字演變源流,判斷異同是非,構思新穎,有很大的學術參考價值。
周易注(附周易略例)--易學典籍選刊
作者:(魏)王弼 撰,樓宇烈 校釋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0107821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內容提要
王弼的《周易注》掃象闡理,既是魏晉玄學的代表作,也是易學的名著。它跳出漢代以像數解易的窠臼,開闢了後世以義理解易的先河。 《周易略例》則概述其解易方法,集中反映了他的易學思想與理念。本書對王弼的上述易學著作進行詳細校釋,並附有韓康伯對《繫辭傳》以下各傳的註解,是研究易學的參考書。
目錄
校釋說明
周易注
上經
乾
坤
電
蒙
需
訟
師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謙
豫
隨
蠱
臨
觀
噬嗑
……
溫馨提示
下訂後客服會隱藏訂單信息,(詐騙份子會通過手機號查詢到訂單信息,然後發送詐騙包裹),如需查詢訂單信息可以聯繫客服LINE(最底部掃碼即可聯繫客服,為您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可以發送郵件至 jackwin140@gmail.com 查詢訂單。
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祝您購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