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新編無機化學(原著第二版)(美)詹姆斯 E 豪斯
NT$ 1690  

新編無機化學(原著第二版)(美)詹姆斯 E 豪斯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439413

作者:(美)詹姆斯E.豪斯

版次: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4-06-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頁數:570

編輯推薦

適讀族群 :本書適合作為大學無機化學或一般化學課程的教科書或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領域教學和科研人員的參考讀物。

1.美國大學近年來廣泛使用的無機化學教材之一。

2.在內容選擇和編排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與傳統的無機化學教材相比有一些明顯不同。

3.在結構及其與性質之間的關係方面著墨較多,並介紹了比較前沿的無機化學相關研究的基礎知識及化學原理的應用。

4.呈現給讀者比較「純粹」而不斷發展的無機化學,反映了無機化學和其他學科交叉滲透而顯現出來的多種特色。

內容簡介

《新編無機化學》是美國大學近年來廣泛使用的無機化學教材之一。全書分為原子和分子結構、凝聚態、酸鹼和溶劑、元素化學、配位化合物化學五大部分。在結構及其與性質之間的關係方面著墨較多,並介紹了比較前沿的無機化學相關研究的基礎知識及化學原理的應用。呈現給讀者比較「純粹」而不斷發展的無機化學,反映了無機化學和其他學科交叉滲透而顯現出來的多種特色。

本書適合作為大學無機化學或普通化學課程的教科書或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領域教學和科研人員的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部分 原子和分子的結構

第1章 光、電子與原子核 001

1.1 一些早期的原子物理學實驗 001

1.2 光的本質 004

1.3 玻爾模型 006

1.4 波粒二象性 008

1.5 原子的電子性質 009

1.6 核結合能 013

1.7 核穩定性 014

1.8 核衰變的類型 016

1.9 衰變模型的預測 018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019

習題 020

第2章 基礎量子力學與原子結構 022

2.1 基本假設 022

2.2 氫原子 027

2.3 氦原子 031

2.4 斯萊特波函數 032

2.5 電子組態 033

2.6 光譜態 037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039

習題 040

第3章 雙原子分子的共價鍵 041

3.1 分子軌道方法的基本觀點 041

3.2 H2+和H2分子 046

3.3 第二週期雙原子分子 047

3.4 光電子能譜 052

3.5 異核雙原子分子 053

3.6 電負性 055

3.7 分子的光譜態 057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058

習題 059

第4章 無機結構與鍵的概述 061

4.1 含有單鍵的分子的結構 061

4.2 共振與形式電荷 069

4.3 複雜結構:未來魅力一瞥 078

4.4 缺電子分子 083

4.5 含有不飽和環的結構 085

4.6 鍵能 086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088

習題 088

第5章 對稱性與分子軌道 091

5.1 對稱元素 091

5.2 軌道對稱性 097

5.3 群論簡介 098

5.4 分子軌道的建構 101

5.5 軌道和角度 104

5.6 使用休雷爾方法的簡單計算 106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114

習題 114

第二部分 凝聚態

第6章 偶極矩和分子間作用力 116

6.1 偶極矩 116

6.2 偶極-偶極力 120

6.3 偶極–誘導偶極力 121

6.4 倫敦(色散)力 122

6.5 范德華方程式 124

6.6 氫鍵 126

6.7 內聚能和溶度參數 132

6.8 溶劑化顯色 134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135

習題 136

第7章 離子鍵與固體結構 138

7.1 晶體形成的能量 138

7.2 馬德隆常數 141

7.3 卡普斯欽斯基方程式 143

7.4 離子尺寸與晶體環境 144

7.5 晶體結構 147

7.6 離子化合物的溶解度 151

7.7 質子和電子親和能 154

7.8 金屬結構 156

7.9 晶體缺陷 158

7.10 固體中的相轉化 161

7.11 熱容 162

7.12 固體的硬度 164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166

習題 167

第8章 無機固體中的動力學過程 169

8.1 固態反應的特性 169

8.2 固態反應中的動力學模型 171

8.2.1 一級反應 171

8.2.2 拋物線速率方程式 171

8.2.3 收縮體積速率方程式 172

8.2.4 成核過程的速率方程式 173

8.2.5 兩個固體間的反應 176

8.3 熱分析方法 176

8.4 壓力的影響 177

8.5 一些固體無機化合物中的反應 178

8.6 相轉化 180

8.7 界面反應 182

8.8 固體中的擴散 183

8.9 燒結 184

8.10 漂移和導電性 186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186

習題 187

第三部分 酸鹼和溶劑

第9章 酸鹼化學 189

9.1 阿倫尼烏斯理論 189

9.2 布朗斯特-羅瑞理論 191

9.3 影響酸鹼強度的因素 193

9.4 氧化物的酸鹼性質 196

9.5 質子親和能 198

9.6 路易斯理論 199

9.7 酸鹼催化行為 202

9.8 軟硬作用原理 204

9.8.1 氫鍵 206

9.8.2 鍵結異構體 206

9.8.3 溶解度 207

9.8.4 反應位點傾向 208

9.8.5 晶格的形成 209

9.9 電子極化率 211

9.10 德拉格四參數方程式 212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213

習題 214

第10章 非水溶劑化學 217

10.1 一些常見的非水溶劑 217

10.2 溶劑概念 218

10.3 兩性表現 219

10.4 配位模式 220

10.5 液態氨中的化學 221

10.5.1 氨合反應 221

10.5.2 氨解反應 221

10.5.3 複分解反應 222

10.5.4 酸鹼反應 222

10.5.5 金屬-液態氨 223

10.6 液態氟化氫 224

10.7 液態二氧化硫 226

10.8 超強酸 228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230

習題 230

第四部分 元素化學

第11章 金屬元素化學 233

11.1 金屬元素 233

11.2 能帶理論 234

11.3 第ⅠA 族和第ⅡA 族金屬 236

11.3.1 通性 236

11.3.2 負離子 237

11.3.3 氫化物 238

11.3.4 氧化物和氫氧化物 238

11.3.5 鹵化物 239

11.3.6 硫化物、氮化物、碳化物和磷化物 239

11.3.7 碳酸鹽、硝酸鹽、硫酸鹽和磷酸鹽 241

11.4 津特爾相 241

11.5 鋁和鈹 243

11.6 第一過渡係金屬 244

11.7 第二和第三過渡係金屬 246

11.8 合金 247

11.9 過渡金屬化學 249

11.9.1 過渡金屬氧化物及相關化合物 249

11.9.2 鹵化物和鹵氧化物 252

11.10 鑭係金屬 254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256

習題 257

第12章 主族元素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260

12.1 有機金屬化合物的製備 260

12.1.1 金屬與烷基鹵化物的反應 261

12.1.2 烷基轉移反應 261

12.1.3 格氏試劑與金屬鹵化物的反應 262

12.1.4 烯烴與氫氣與金屬反應 262

12.2 第ⅠA 族金屬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262

12.3 第ⅡA 族金屬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263

12.4 第ⅢA 族金屬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265

12.5 第ⅣA 族金屬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268

12.6 第ⅤA 族元素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269

12.7 Zn、Cd 和Hg 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269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270

習題 271

第13章 非金屬元素化學Ⅰ-氫、硼、氧和碳 273

13.1 氫 273

13.1.1 氫氣的製備 274

13.1.2 氫化物 275

13.2 硼 278

13.2.1 單質硼 278

13.2.2 硼化合物中的鍵 279

13.2.3 硼化物 279

13.2.4 鹵化硼 279

13.2.5 氫化硼 280

13.2.6 多面體硼烷 281

13.2.7 氮化硼 284

13.3 氧 286

13.3.1 單質氧 286

13.3.2 臭氧 287

13.3.3 氧氣的製備 288

13.3.4 氧的二元化合物 289

13.3.5 共價氧化物 290

13.3.6 兩性氧化物 291

13.3.7 過氧化物 291

13.3.8 氧正離子 292

13.4 碳 292

13.4.1 單質 293

13.4.2 工業碳 295

13.4.3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296

13.4.4 碳化物 296

13.4.5 一氧化碳 297

13.4.6 二氧化碳和碳酸鹽 298

13.4.7 二氧化三碳 300

13.4.8 鹵化碳 300

13.4.9 氮化碳 301

13.4.10 硫化碳 302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303

習題 304

第14章 非金屬元素化學Ⅱ-第ⅣA、第ⅤA 族 306

14.1 第ⅣA 族元素 306

14.1.1 第ⅣA 族元素的氫化物 307

14.1.2 第ⅣA 族元素的氧化物 308

14.1.3 玻璃 309

14.1.4 矽酸鹽 310

14.1.5 沸石 312

14.1.6 第ⅣA 族元素的鹵化物 313

14.1.7 有機化合物 315

14.1.8 其他化合物 316

14.2 氮 318

14.2.1 氮元素 318

14.2.2 氮化物 318

14.2.3 氨和水的化合物 319

14.2.4 氫化合物 319

14.2.5 鹵化氮 322

14.2.6 鹵氧化物 323

14.2.7 氧化氮 323

14.2.8 氮的含氧酸 326

14.3 磷、砷、銻和鉍 328

14.3.1 存在 328

14.3.2 單質的製備與性質 329

14.3.3 氫化物 329

14.3.4 氧化物 331

14.3.5 硫化物 332

14.3.6 鹵化物 333

14.3.7 膦嗪化合物 337

14.3.8 酸和鹽 339

14.3.9 磷酸和磷酸鹽 341

14.3.10 肥料生產 343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344

習題 345

第15章 非金屬元素化學Ⅲ-第ⅥA 到第ⅧA 族 348

15.1 硫、硒和碲 348

15.1.1 元素的存在形式 348

15.1.2 硫、硒和碲單質 349

15.1.3 氫化合物 350

15.1.4 多原子物質 351

15.1.5 硫、硒和碲的氧化物 352

15.1.6 鹵化物 353

15.1.7 硫和硒的鹵氧化物 355

15.1.8 氮化合物 357

15.1.9 硫的含氧酸 359

15.1.10 亞硫酸和亞硫酸鹽 359

15.1.11 連二亞硫酸和連二亞硫酸鹽 360

15.1.12 連二硫酸和連二硫酸鹽 360

15.1.13 過氧二硫酸和過氧單硫酸 361

15.1.14 硒和碲的含氧酸 361

15.1.15 硫酸 362

15.2 鹵素 364

15.2.1 存在 364

15.2.2 單質 364

15.2.3 鹵間化合物分子和離子 365

15.2.4 鹵化氫 371

15.2.5 鹵素氧化物 372

15.2.6 鹵氧化物 374

15.2.7 次鹵酸和次鹵酸鹽 374

15.2.8 亞鹵酸和亞鹵酸鹽 375

15.2.9 鹵酸和鹵酸鹽 375

15.2.10 高鹵酸和高鹵酸鹽 375

15.3 稀有氣體 377

15.3.1 單質 377

15.3.2 氟化氙 378

15.3.3 氟化氙和氟氧化物的反應 380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383

習題 383

第五部分 配位化合物化學

第16章 配位化學導論 386

16.1 配位化合物的結構 386

16.2 金屬-配體鍵 389

16.3 配合物的命名 391

16.4 異構現象 392

16.4.1 幾何異構 392

16.4.2 旋光異構 393

16.4.3 鍵結異構 396

16.4.4 電離異構 397

16.4.5 配位異構 397

16.4.6 水合異構 397

16.4.7 聚合異構 397

16.5 配位鍵的簡單價鍵理論描述 397

16.6 磁性 400

16.7 第一系列過渡金屬配合物概述 401

16.8 第二、第三過渡係金屬的配合物 403

16.9 18 電子規則 403

16.10 回饋作用 405

16.11 雙氮、雙氧和雙氫配合物 409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411

習題 412

第17章 配體場與分子軌道 415

17.1 八面體場中d 軌道的分裂 415

17.2 其他對稱性場中的d 軌道分裂 417

17.3 影響分裂能的因素 420

17.4 晶體場分裂的影響 422

17.5 薑-泰勒畸變 423

17.6 光譜帶 424

17.7 配合物中的分子軌道 426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432

習題 433

第18章 光譜解析 435

18.1 光譜態的分裂 435

18.2 俄歇圖 438

18.3 拉卡參數和定量方法 440

18.4 電子雲擴展效應 442

18.5 田邊-菅野圖 444

18.6 利威爾方法 448

18.7 約根森方法 450

18.8 電荷轉移吸收 450

18.9 溶致變色 451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453

習題 454

第19章 配合物的組成與穩定性 455

19.1 溶液中配合物的組成 455

19.2 喬布連續變化法 456

19.3 配位平衡 458

19.4 分佈圖 461

19.5 影響配合物穩定性的因素 463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468

習題 469

第20章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與反應 471

20.1 配位化合物合成 471

20.1.1 金屬鹽與配體的反應 471

20.1.2 配體取代反應 472

20.1.3 兩種金屬化合物的反應 472

20.1.4 氧化還原反應 473

20.1.5 部分分解 473

20.1.6 應用軟硬作用原理的沉澱 473

20.1.7 金屬化合物與胺鹽的反應 474

20.2 八面體配合物的取代反應 475

20.2.1 取代反應的機制 476

20.2.2 影響取代反應的一些因素 478

20.3 配體場效應 479

20.4 酸催化的配合物反應 482

20.5 鹼催化的配合物反應 483

20.6 補償效應 484

20.7 鍵合異構化 485

20.8 平面四邊形配合物的取代反應 486

20.9 反位效應 488

20.10 電子轉移反應 491

20.11 固態配位化合物的反應 493

20.11.1 陰離子配體化反應 493

20.11.2 外消旋化反應 495

20.11.3 幾何異構化反應 496

20.11.4 鍵結異構化反應 496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498

習題 499

第21章 含有金屬-碳和金屬-金屬鍵的配合物 501

21.1 二元金屬羰合物 501

21.2 金屬羰合物的結構 504

21.3 一氧化碳與金屬的成鍵 504

21.4 金屬羰合物的製備 506

21.4.1 金屬與一氧化碳的反應 506

21.4.2 還原羰基化 507

21.4.3 取代反應 507

21.4.4 光化學反應 507

21.5 金屬羰合物的反應 507

21.5.1 取代反應 507

21.5.2 與鹵素的反應 508

21.5.3 與NO 的反應 508

21.5.4 歧化反應 509

21.5.5 羰合陰離子 509

21.5.6 羰基氫合物 509

21.6 金屬-烯烴配合物的結構與成鍵 511

21.7 金屬-烯烴配合物的製備 515

21.7.1 醇和金屬鹵化物的反應 515

21.7.2 金屬鹵化物與烯烴在非水溶劑中的反應 515

21.7.3 氣相烯烴與金屬鹵化物溶液的反應 516

21.7.4 烯烴取代反應 516

21.7.5 金屬羰合物與烯烴的反應 516

21.7.6 金屬化合物與格氏試劑的反應 516

21.8 環戊二烯基及其相關配合物的化學 516

21.9 二茂鐵中的成鍵 519

21.10 二茂鐵和其他金屬茂的反應 521

21.11 苯和相關芳香環的配合物 523

21.12 含有金屬-金屬鍵的化合物 524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527

習題 528

第22章 催化配合物 530

22.1 催化過程中的基元步驟 531

22.1.1 配體取代 531

22.1.2 氧化加成 531

22.1.3 氧化加成反應的機制考量 533

22.1.4 還原消除 536

22.1.5 插入反應 537

22.2 均相催化 540

22.2.1 加氫反應 540

22.2.2 烯烴的異構化 543

22.2.3 烯烴的聚合(齊格勒-納塔過程) 543

22.2.4 氫甲醯化反應 544

22.2.5 瓦克反應 545

22.2.6 孟山都反應 545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546

習題 547

第23章 生物無機化學 549

23.1 一些生物體系中金屬的作用 549

23.1.1 酵素中金屬的作用 549

23.1.2 金屬和毒性 551

23.1.3 光合作用 551

23.1.4 氧傳遞 553

23.1.5 鈷胺素和維生素B12 555

23.2 一些金屬化合物的細胞毒性 556

23.2.1 鉑配合物 556

23.2.2 其他金屬的配合物 558

23.3 抗瘧疾金屬藥物 561

拓展學習的參考文獻 562

習題 563

附錄 564

一、電離能 564

二、部分點群的特徵標表 567



新編無機化學(原著第二版)(美)詹姆斯 E 豪斯
NT$169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