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易經圖典-河圖洛書名家集解+周易概論+周易恆解校箋(共3冊)
NT$ 1990  

易經圖典-河圖洛書名家集解+周易概論+周易恆解校箋(共3冊)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周易恆解》校箋

ISBN13:9787553119779

出版社:巴蜀書社

作者:(清)劉沅; 施維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頁數:精裝/405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內容簡介

劉沅以畢生之力創立槐軒學說,建構了對儒家經典的「恆解」體系,從文本和義理兩個方面糾正了宋儒對儒家元典的篡改和誤解。 《周易恆解》是《槐軒全書》核心著作《十三經恆解》中的一種,定稿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劉沅為教授弟子,博採諸家研易精華,逐漸形成了自己由淺入深,由博反約,廡正大,獨到新穎的解體體系。劉沅以“恆”代指“天地之常經,聖人之軌則”,“恆解”就是對《易》所包含的自然規律與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聖”尊天道以修人道之本義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以恆的探索與解讀。劉沅在撰寫本書時,不持門戶之見,博採歷代易家之長,而不附會其偏失,又融通象數與義理二者的關係,並取其所得,棄其所失,每多精論卓見,常能發前人所未發。 《易恆解》分為「串解」「附解」兩部分。串解對經傳的字、詞、句之義、象、數等分爻、分段進行解說考訂,附解就各卦各《傳》大意及前人易說正誤加以辨別。劉沅對《易》的「恆解...

作者簡介

[清]劉沅 著

劉沅,字止唐,清代大儒,發明先後天學說,創立槐軒學派,所著《槐軒全書》被學界稱為「中華傳統文化尚待開發的寶藏」。

目錄

錫良奏摺 1

國史館本傳 3

易恆解卷首

序 1

義 例 3

圖 說 9

週易恆解卷一

幹 27

坤 43

屯 52

蒙 56

需 60

訟 64

師 68

比 71

小畜 75

履 79

泰 83

否 88

週易恆解卷二

同人 92

大有 96

謙 100

豫 104

隨 108

蠱 112

臨 116

觀 119

噬嗑 124

賁 128

剝 132

複 136

無妄 140

大畜 144

頤 148

大過 151

坎 156

離 160

週易恆解卷三

鹹 166

恆 171

遁 175

大壯 179

晉 182

明夷 187

家人 191

睽 196

蹇 201

解 205

損 209

益 213

夬 217

姤 222

萃 226

升 230

困 234

週易恆解卷四

井 240

革 245

鼎 250

震 255

根 260

漸 265

歸妹 270

豐 275

旅 280

巽 284

兌 288

渙 292

節 297

中孚 301

小過 306

既濟 310

未濟 314

週易恆解卷五

係詞上傳 320

係辭下傳 353

說卦傳 379

序卦傳 397

雜卦傳 402

易經圖典-河圖洛書名家集解

出版社: 巴蜀書社

ISBN:9787553113869

版次:1

商品編碼:13145800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01-01

頁數:548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易圖共1,240餘幅,分別載於宋、元、明、清四代43位易學家的五十種易著當中,基本包括了歷代易圖的精華。以單種易著為單位收編整理易圖,圖下附作者對易圖的闡釋,各書的排列依時代先後為序,使讀者在領略易圖發生髮展的全貌後,能逐步認識到它的價值和真諦。

作者簡介

巴蜀書社首席編輯編審市場策劃創意中心主任師從屈守元、王文才、湯炳正諸先生主研學術文獻、專著策劃出版、傳統文化普及讀物策劃出版策劃出版《百年易學菁華集成》等大型學術文獻30餘種,普及讀物200餘種。

目錄

宋劉牧《易數鉤隱圖》

一、太極圖

二、太極生兩儀圖

三、天五圖

四、天地之數十有五圖

五、天一下生地六圖

六、地二上生天七圖

七、天三左生地八圖

八、地四右生天九圖

九、兩儀生四象圖

十、四像生八卦圖

十一、二儀得十成變化圖

十二、天數圖

十三、地數圖

十四、天地之數圖

十五、大衍之數圖

十六、其用四十有九圖

十七、少陽圖

十八、少陰圖

十九、老陽圖

二十、老陰圖

二十一、七八九六合數圖

二十二、乾畫三位圖

二十三、坤畫三位圖

二十四、陽中陰圖

二十五、陰中陽圖

二十六、幹獨陽圖

二十七、坤獨陰圖

二十八、離為火圖

二十九、坎為水圖

三十、震為木圖

三十一、兌為金圖

三十二、天五合地十為土圖

三十三、人禀五行圖

三十四、乾坤生六子圖

三十五、乾下交坤圖

三十六、坤上交乾圖

三十七、震為長男圖

三十八、巽為長女圖

三十九、坎為中男圖

四十、離為中女圖

四十一、根為少男圖

四十二、兌為少女圖

四十三、坎生複卦圖

四十四、離生姤卦圖

四十五、河圖

四十六、河圖天地數

四十七、河圖四象

四十八、河圖八卦

四十九、洛書五行生數

五十、洛書五行成數

五十一、十日生五行並相生圖

宋劉牧《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

一、太皞氏授龍馬負圖

二、重六十四卦推蕩訣竅

三、大衍之數五十圖

四、八卦變六十四卦圖

五、辨陰陽卦圖

六、復見天地之心圖

七、卦終未濟圖

八、蓍數揲法圖

九、陰陽律呂圖

宋佚名輯《週易圖》

一、太極圖

二、周氏太極圖

三、鄭氏太極貫一圖

四、河圖之數圖

五、洛書數圖

六、天地自然十五數圖

七、日月為易圖

八、六位三極圖

九、先後中天總圖

十、先天數圖

十一、先天象圖

十二、六十四卦陰陽倍乘之圖

十三、乾坤六子圖

十四、渾天六位圖

十五、六十四卦生自兩儀圖

十六、先甲後甲圖

十七、八卦納甲圖

十八、八卦本像之圖

十九、乾坤交成六十四卦圖

二十、八卦生六十四卦圖

二十一、李六卦生六十四卦圖

二十二、八卦推六十四卦圖

二十三、帝出震圖

二十四、卦配方圖

二十五、乾坤不居四正位圖

二十六、坎離天地之中圖

二十七、六十四卦大象圖

二十八、乾坤易簡之圖

二十九、屯象圖

三十、蒙養正圖

三十一、需須圖

三十二、訟象圖

三十三、師比禦眾之圖

三十四、大小畜吉兇圖

三十五、履虎尾圖

三十六、否泰往來圖

三十七、同人圖

三十八、大有守位圖

三十九、謙象圖

四十、豫象圖

四十一、隨卦系失圖

四十二、蠱象圖

四十三、臨象圖

四十四、觀光光之圖

四十五、噬嗑身口象圖

四十六、賁天文圖

四十七、剝為陽氣圖

四十八、復七日圖

四十九、無妄本中孚圖

五十、頤靈龜圖

五十一、大過棟隆橈圖

五十二、習坎行險圖

五十三、離繼明圖

五十四、鹹朋從圖

五十五、恆久圖

五十六、遁象圖

五十七、大壯羊藩圖

五十八、晉康侯之象

五十九、明夷箕子圖

六十、家人像圖

六十一、睽卦象圖

六十二、蹇往來圖

六十三、解出坎險圖

六十四、損益用中圖

六十五、夬決之圖

六十六、姤遇圖

六十七、萃聚圖

六十八、升階圖

六十九、困蒺藜葛藟株木圖

七十、井鼎水火二用之圖

七十一、革爐鞴鼓鑄圖

七十二、震動心跡圖

七十三、根背象圖

七十四、鴻漸南北圖

七十五、歸妹君娣袂圖

七十六、豐日見鬥圖

七十七、旅次舍圖

七十八、巽床下圖

七十九、兌象圖

八十、渙躬圖

八十一、節氣圖

八十二、中孚小過卵翼生成圖

八十三、既濟未濟合律之圖

八十四、方以類聚圖

八十五、物以群分圖

八十六、參天兩地圖

八十七、乾坤合律圖

八十八、卦分律呂圖

八十九、四象八卦圖

九十、乾坤大父母圖

九十一、復姤小父母圖

九十二、三變大成圖

九十三、八卦司化圖

九十四、五位相得各有合圖

九十五、十有八變成卦圖

九十六、十三卦取像圖

九十七、陳氏三陳九卦圖

九十八、序卦圖

九十九、雜卦圖

一〇〇、大衍數圖

一〇一、揲蓍法圖

一〇二、邵氏皇極經世之圖

一〇三、太玄準易圖

一〇四、關子明擬玄洞極經圖

一〇五、皇極經世全數圖

一〇六、皇極經世先天數圖

宋·朱震《漢上易傳·卦圖》

一、河圖

二、洛書

三、伏羲八卦圖

四、文王八卦圖

五、太極圖

六、變卦反對圖

七、六十四卦相生圖

八、太玄準易圖

九、乾坤交錯成六十四卦圖

十、律呂起於冬至之氣圖

十一、陽律陰呂合聲圖

十二、十二律相生圖(又稱:十二律十二月訊息卦)

十三、六十律相生圖

十四、十二律通五行八正之氣圖

十五、天文圖

十六、天道以節氣相交圖

十七、鬥建乾坤終始圖

十八、日行十二位圖

十九、日行二十八舍圖

二十、北辰左行圖

二十一、乾坤六位圖

二十二、震坎根六位圖

二十三、巽離兌六位圖

二十四、訊息卦圖

二十五、納甲圖

二十六、天壬地癸會於北方圖

二十七、乾甲圖

二十八、震庚圖

二十九、天之運行圖

三十、月之盈虛圖

三十一、日之出入圖

三十二、虞氏易圖

三十三、乾六爻圖

三十四、坤初六圖

三十五、坤上六天地玄黃圖

三十六、乾用九坤用六圖

三十七、坎離天地之中圖

三十八、臨八月有兇圖

三十九、復七日來複圖

四十、爻數圖

四十一、卦數圖

四十二、五行數圖

四十三、十日數圖

四十四、十二辰數圖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

一、河圖洛書九疇八卦大衍總會圖

二、六十四卦立成圖

宋·朱熹《週易本義》

一、河圖

二、洛書

三、伏羲八卦次序

四、伏羲八卦方位

五、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六、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七、文王八卦次序

八、文王八卦方位

九、卦變圖

宋朱熹《易學啟蒙》

一、河圖

二、洛書

三、太極圖

四、兩儀圖

五、四象圖

六、八卦圖

七、八卦之上各生一奇一偶圖

八、四畫之上各生一奇一偶圖

九、五畫之上各生一奇一偶圖

十、伏羲八卦圖

十一、伏羲六十四卦圖

十二、文王八卦圖

宋王湜《易學》

一、無名圖

二、六卦變八卦圖

三、三十六卦變六十四卦圖

四、先天圖

五、八卦數圖

六、河圖數圖

七、伏羲八卦圖

八、文王八卦圖

宋林至《易裨傳》

一、易有太極圖

二、太極生兩儀圖

三、兩儀生四象圖

四、四像生八卦圖

五、八卦重而為六十四卦圖

六、伏羲氏先天八卦圖

周易概論

出版社: 巴蜀書社

ISBN:9787553113678

版次:1

商品編碼:13145832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01-01

頁數:368

內容簡介

《周易概論》(增訂本)出版後已多次再版,為了應讀者之需,為了各地易學教學教材之需求,本次出版對原書版式、圖譜、文字都再一次進行了修訂處理,使本版本成為《易概論》的很好版本,滿足了愛好者收藏版本之需。

編輯推薦

易概論》出版以來,被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視為學習、研究《易》的推薦閱讀書,在海內外易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張文智教授翻譯的《易概論》英文本2017年在美國出版),是一本經受了時間考驗的經典而又嚴謹、準確、系統解析《易》的權威之作。  2016年,為了紀念《周易概論》出版30週年,也為了滿足讀者和各地易學教學教材之需,巴蜀書社《周易概論》精裝紀念版出版。本次出版,對原書文字、圖譜再一次進行了修訂、調換和重繪,對原書版式進行了優化。 《易概論》精裝紀念版出版以後,反應強烈,從2016年...

作者簡介

劉大鈞(1943-),山東鄒平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靠前有名易學家,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周易研究》學刊創始人、主編。

目錄

易》泛說 (1)

關於《易大傳》 (7)

關於《易》象 (24)

關於卦變 (43)

關於佔筮 (58)

《左傳》《國語》筮例 (68)

變佔探討 (85)

歷代易學研究概論(上) (89)

歷代易學研究概論(下) (116)

疑難卦爻辭辨析(上經) (144)

疑難卦爻辭辨析(下經) (175)

帛《易》初探 (199)

帛《易》源流辨析 (215)

「卦氣」溯源 (224)

今帛本卦序、先天方圖及「卦氣」說的再探索 (238)

今、古文易學流變述略-兼論《子夏易傳》真偽 (254)

閱讀帛書《繆和》篇 (264)

附錄一

《周易》六十四卦原文全譯 (289)

目錄 (291)

易》上經 (293)

易》下經 (318)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349)

齊魯版後記 (351)

齊魯版再版後記 (352)

巴蜀版前言 (353)

《易學要籍叢書》總序 (355)

易經圖典-河圖洛書名家集解+周易概論+周易恆解校箋(共3冊)
NT$199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