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謙集(共4冊)(精)
作者: (清)趙之謙 著;戴家妙 整理 著作著
ISBN號: 9787554005170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語種:中文繁體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版次:1
頁數:1284頁
編輯推薦
《趙之謙集》是趙之謙所有文字著作的總結集,收錄了《悲盦居士詩剩》、《悲盦居士文存》、《悲盦居士四書文》、《補寰宇訪碑錄》、《勇盧間詰》、《章安雜說》《張忠烈公年譜》等十餘種著作,並輯錄了大量集外詩文,其中書札一千餘篇。此書搜羅全面,具有很高價值。
作者簡介
趙之謙(1829年-1884年),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漢族,浙江紹興人。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對後世影響深遠。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都從他處受惠良多。
在晚清藝術目前,趙之謙無疑是*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在繪畫上,他是“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其以書、印入畫所開創的“金石畫風”,對近代寫意花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書法上,他是清代碑學理論的*有力實踐者,其魏碑體書風的形成,實得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趨向完善,從而成為有清一代**位在正、行、篆、隸諸體上真正全面學碑的典範;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廣為取法,融會貫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創造性地繼承了鄧石如以來“印從書......
目錄
悲盦居士詩剩
悲盦居士文存
悲盦居士四書文
悲盦序跋集存
悲盦文補遺
悲盦書札集存
服子慎左傳注輯佚稿
國服漢學師承續記
漢學師承續記鈔搓本
趙薇叔先生贛省通志遺稿
張忠烈公年譜
補環宇訪碑錄
勇盧閒詰
稱舉通釋鈔撮本
新調一文錢全傳
閩遊日記殘稿
附錄一 傳記資料
附錄二 序跋題辭
書名:楊維楨集(共4冊)(精)/浙江文叢
作者:(元)楊維楨|校注:鄒志方
出版社:浙江古籍
出版日期:2017-12-00
ISBN:9787554007730
頁碼: 1349
語種:中文繁體
裝幀: 精裝
商品標識:418068L4806111682
楊維楨(1296年-1370年),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紹興路諸暨州楓橋全堂(今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全堂村)人。元末明初詩人、文學家、書畫家。
楊維楨自幼聰穎,其父楊宏對他寄予厚望。泰定四年(1327年)中進士,放天台縣尹,因懲治作惡縣吏,遭姦吏報復免官。後任職錢清鹽場,因請求減輕鹽稅被斥為忤上,以至十年不調。後官至建德路總管府推官,繼升江西儒學提舉。元末避亂居富春山,後遷居錢塘(今杭州)。張士誠居浙西時屢召不赴,後徙松江,從此遨遊山水,以聲色自娛,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求教不絕。
楊維楨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他著述等身,行於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題著說》《史義拾遺》《東維子文集》《鐵崖古樂府》《麗則遺音》《復古詩集》等近二十種。
書法以行草最工,筆勢岩開,有“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牖,例載而歸”之勢,傳世作品有楷書《週上卿墓誌銘》,行書《張氏通波阡表》《真鏡庵募緣疏卷》《鬻字窩銘》《城南唱和詩卷》《元夕與婦飲詩》、草書《夢游海棠城詩卷》《竹西草堂記卷》《致理齋尺牘》《晚節堂詩》《沈生樂府序》等,其餘墨跡則多見於書札及書畫題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