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秘本叢書:蘭亭續考
作 者 : (宋) 俞松輯
ISBN 號 : 9787514927535
出 版 社 : 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21-05-01
版 次 : 1
印刷日期 : 2021-05-01
印 次 : 1
頁 數 : 106
裝 幀 : 精裝
開 本 : 16開
內容介紹
《蘭亭續考》二卷,宋俞松輯,宋淳佑刻本,其中卷二配勞健抄本,有勞健跋。
俞松,字壽翁,自署昊山(今浙江杭州西南)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南宋理宗時期(一二二五-一二六四)。仕履無考,有史料稱其為承議郎。
東晉永和九年(三五三)三月三日,王羲之與朋友於會稽山山陰(今浙江紹興)之蘭亭聚會,行修禊之事。詩歌唱答,表情言志。事後又將這些詩篇彙為一集,由王羲之親筆寫序,後稱《蘭亭宴集序》或《蘭亭集序》《臨河序》《楔序》《禊帖》。此序書體為行書,為王羲之的代表作。其傳本共有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據傳說其真跡曾為唐太宗李世民所得,並曾命趟模等鈎摹數本,分贈親貴近臣。太宗崩,傳說以《蘭亭序》真跡殉葬。今傳諸本皆唐摹本,以神龍本為非常著名,石刻拓本則首推定武本。 《蘭亭序》既為王羲之書法代表作,傳本又多,故書法愛好者爭相購藏,頻加品題。品題既多,遂彙編成書,便成為有關《蘭亭序》的專著。
昊山為春秋時昊國的南界,故名昊山,亦名胥山,其上有伍子胥祠。左帶大江,右瞰西湖,峰巒相屬,有瑞石山、寶月山、峨眉山、淺山、金地山、竹山、七寶山諸名,總稱昊山。俞松所居昊山與王羲之作《蘭亭序》的紹興僅一水之隔。或為地線關係,俞松大量蒐集《蘭亭》諸本,時人李心傳稱之“家有此帖數十,多渡江以前中山摹拓之舊”。豐富的收藏,奠定其研究基礎。後編成《蘭亭續考》。
宋元秘本叢書:宋刊龍龕手鑑
作 者 : (遼) 釋行均撰
ISBN 號 : 9787514927498
出 版 社 : 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21-05-01
版 次 : 1
印刷日期 : 2021-05-01
印 次 : 1
頁 數 : 414
裝 幀 : 精裝
開 本 : 16開
內容介紹
《龍龕手鑑》,四卷,(遼)釋行均撰,宋刻本。
釋行均,遼代僧人,生平不詳。據《績資治通鑑長編》記載,行均“字廣濟,北地於氏子。博學多聞,淹貫群書,能詩文,尤精文字音韻,士夫多就之學”。其祖籍青齊(今山東一帶),在燕、晉(今河北、山西一帶)為僧,實則是活動於今河北、山東、北京一帶的比丘。然此地時為遼國所管轄,故稱之為遼釋行均、遼幽州高僧。
《龍龕手鑑》為釋行均所撰,字體頗類《九成官》,歐字風韻甚濃,整體風格似為浙江地區刻本。此本首有遼統和十五年(九九七)丁酉七月一日癸亥燕台憫忠寺沙門智光所寫《新修龍寵手鑑序》,序文曰當時佛經“流傳歲久,抄寫時訛,寡聞則莫曉是非,博古則徒懷惋嘆,不逢敏達,孰為編修”,可知編撰此書的背景和目的,意在助人了解文字的正誤、古今、通俗之體。其序又曰“矧以新音遍於龍盒,猶手持於鸞鏡,形容斯鑑,妍醜是分,故目之曰《龍盒手鑑》”,知其書名之含義。正文輯錄大量俗體字和異體字,並依照寫本經卷中所收俗字、異體的偏旁歸部,且在每字下均詳列正體、俗體、古體、今字以及或體,並作簡要的音義註釋。部首及各部所收之字,均按平、上、去、入四聲為序排列。所錄二萬六千四百三十三字,註一十六萬三千一百七十七字。肉容為解釋佛教經論中的文字,是研究佛經尤其是六朝至唐代寫本的重要參考書。
宋刊書苑菁華(上下)(精)
ISBN 號 : 9787514927542
出 版 社 : 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21-05-01
版 次 : 1
印刷日期 : 2021-05-01
印 次 : 1
頁 數 : 622
裝 幀 : 精裝
開 本 : 16開
內容介紹
《書苑菁華》,宋陳思輯,宋刻本。每半頁十一行,行一一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
陳思,臨安人,生卒年不詳。所著有《小字錄》一卷,前有結銜稱“成忠郎緝熙殿國史實錄院秘書省搜訪”,則思曾為殿院採書人。又有《海棠譜》三卷,其《海棠譜自序》題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則可知其為宋理宗(一二二五-一二六四)時人。編撰除此書外尚有《書小史》十卷、
《實刻叢編》二十卷等。葉德輝《書林清話》卷二“南宋臨安陳氏刻書之一”條對陳氏考證甚詳,可參考。
《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四著錄此書,稱“臨安書肆陳思者集”。是編集漢晉以後古人論書之語,與其《書小史》相輔而並行。集前有宋魏了翁序一篇,此序亦收入其《鶴山全集》卷六十五。序後有目錄,共分二十卷,卷一、卷二曰書法,卷三曰書勢、書狀、書體、書旨,卷四曰書品,卷五曰書評、書議、書估,卷六曰書斷,卷七曰書錄,卷八曰書譜、書名,卷九、卷十曰書賦,卷十一、卷十二曰書論,卷十三曰書記,卷十四曰書表、書啟,卷十五曰書箋、書判,卷十六曰書、書序,卷十七曰書歌、書詩,卷十八曰書銘、書贊、書敘、書傅,卷十九曰書訣、書意、書志,卷二十曰雜著,所收凡一百六十餘篇,共三十二門。卷端署“錢塘陳思纂次”。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其“以意主閎博,故編次叢雜,不免疏舛”“然自唐以來,唯張彥遠《法書要錄》、韋續《墨藪》兼採群言,而篇帙無多,未為賅備。其裒録諸家緒言,菅萃編排,以資考訂,實始於是編。《欽定佩文齋書畫譜》中“論書”一門,多采用之,雖思書規模草創,萬不及後來之精密,而大轄肇自椎輪,層冰成於積水,其造始之功,固亦未可泯焉”。葉德輝《書林清話》稱,《書苑菁華》鶴山序雖不題年月,以《鶴山文集》中《書鶴山書院始末》考之,書院建於寧宗開禧二年(一二〇六),丁本生父憂之時,自後遂稱鶴山,則此序作於臨安,應在理宗寶慶初年(一二二五)還朝後。據此,則是書在二一二五年以前已成書。此本之刊刻已至南宋末葉,故書中避諱不甚謹嚴。
每冊首尾均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天祿琳瑯”“天祿繼監”“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實”等印記,知其曾為清官秘藏之物,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目錄
上冊
鶴山翁序
書苑菁華目錄
書苑菁華卷第一
書法上
秦漠魏四朝用筆法
晉街夫人筆陣圖
王右軍題街夫人筆陣圖後
王羲之筆勢圖
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并序
唐虞世南筆髓論
書苑菁華卷第二
書法下
敘筆法
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
永字八法
唐張懷罐論用筆十法
翰林禁經九生法
唐歐陽詢八法
書苑菁華卷第三
書苑菁華卷第四
書苑菁華卷第五
書苑菁華卷第六
書苑菁華卷第七
書苑菁華卷第八
書苑菁華卷第九
書苑菁華卷第十
書苑菁華卷第十一
……
下冊
書苑菁華卷第十二
宋元秘本叢書:宋刊嘯堂集古錄
作 者 : (宋) 王俅撰
ISBN 號 : 9787514927504
出 版 社 : 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21-05-01
版 次 : 1
印刷日期 : 2021-05-01
印 次 : 1
頁 數 : 219
裝 幀 : 精裝
開 本 : 16開
內容介紹
《嘯堂集古錄》是宋代金石學著作,全二卷,宋王俅撰。 《嘯堂集古錄》對商、週、秦、漢以來的鼎、尊、彝、卣、壺、爵、斝、觚、巵、解、角、敦、籃、簋、豆、鋪、甗、錠、盤、帶鈎、匝、洗、鍋、桿、鐸、鐘鎿、鑑、盤、甬、權等三百多件青銅器物進行著錄,並對銘文加以釋讀。上卷為銘文摹本,下卷為釋文。因摹刻較精,故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王俅,字子弁。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人。精於古器物鑑賞,尤善行草。為南宋初著名金石學家。
很早著錄《嘯堂集古錄》的是宋人陳振孫。陳氏《直齋書錄解題》雲:“《嘯堂集古錄》二卷。王俅子弁撰。李邴漢老序之。稱故人長孺之子,未詳何王氏也。皆錄古彝器款識,自商迄秦,凡數百章,以今文釋之,疑者闕焉。”給予《嘯堂集古錄》較高評價。
潘宗周《寶禮堂宋本書錄》曰:“書凡二卷,鐫印絕精,在宋槧中堪稱上乘。卷未有元人書宋人跋,又元人跋,各一通,書摹松雪的系元人手跡。北平儀真在百餘年前已嘖嘖稱道不置,況留貽以至今日耶!”
目錄
翁方綱題跋
李邴序
嘯堂集古錄上
嘯堂集古錄下
曾機跋
翁方綱題識阮元款識
幹文傅跋
翁方綱跋
端方跋
黃紹箕題記鄭孝胥款
朱文鈞題款
宋元秘本叢書:元鈔本翠微先生北征錄
作 者 : (宋) 華嶽撰
ISBN 號 : 9787514927528
出 版 社 : 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21-05-01
版 次 : 1
印刷日期 : 2021-05-01
印 次 : 1
頁 數 : 234
裝 幀 : 精裝
開 本 : 16開
內容介紹
《翠微先生北征錄》,十二卷,宋華嶽撰,元鈔本。半頁十一行,行二十字,無格。清顧廣圻跋。
華嶽(?-一二二一),字子西,號翠微,貴池(今屬安徽)人。武學生,輕財好俠。開禧元年(一二〇五),華嶽上疏奏參當國者韓促冑等人,被貶建寧。俠冑被誅後,華嶽歸朝,登嘉定武科首位,為殿前司官屬,因謀去丞相史彌遠,事發下獄,杖死東市。 《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忠義傳十”中詳細記載了他的生平。除《北征錄》外,華嶽還撰有《南征錄》,係其詩文剔集。
此本無序跋,前有目錄,殘存一頁。內容以兵事為主,分為十二卷,包括卷一平戎十策、卷二治安藥石、卷三軍國大計、卷四邊防要務、卷五破敵長技、卷六將帥小數、卷七至八治安藥石、卷九採探之法、卷十戒飭將帥之道、卷十一守邊待敵之策、卷十二足兵便民之策。
華嶽《北征錄》一書此前未見諸家書目著錄,不知是否已有刊刻。清乾隆時《四庫全書總目》中收錄《南征錄》,但是沒有提及《北征錄》。乾嘉之時,盧文昭刊刻《群書校補》,其中收錄的黃稷虞《宋史藝文志補》方才著錄此書。光緒二十六年(一九〇〇),鄉人劉世珩據元鈔本首次加以刊刻行世。
目錄
翠微先生北征錄篇目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一
平戎十策
再上皇帝書
取士
招軍
禦騎
陷騎
得地
守地
恩威
利害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二
治安藥石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三
軍國大計
和議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四
邊防要務
……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五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六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七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八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九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十
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之十一
宋元秘本叢書:元刊五服圖解
作 者 : (元) 龔端禮撰
ISBN 號 : 9787514927511
出 版 社 : 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21-05-01
版 次 : 1
印刷日期 : 2021-05-01
印 次 : 1
頁 數 : 93
裝 幀 : 精裝
開 本 : 16開
內容介紹
《五服圖解》,元龔端禮撰,元泰定元年(三三四)杭州路儒學刻本。每半頁十四行,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雙邊。一冊,有插圖,書中有殘頁。
龔端禮(生卒年不詳),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未收書目提要》記,端禮,字仁夫,嘉興(今浙江嘉興)人。端禮之祖名頤正,字養正,據《建炎以來朝野雜記》雲,龔頤正原名龔敦頤,少年不第,曾為洪邁門客,後因宋光宗趙惇受禪,為避其諱而改名“頤正”。曾擢兼資堂小學教授,逶樞密院編修官。嘉泰元年(一二〇一)秋,賜進士出身,兼實錄檢討官。龔頤正曾著《服圖》,即《五服圖》,故端禮此服圖之學承自其祖。此事見錄於《五服圖解》中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所作《進服書文》,雲端禮之《服圖》非自著,而是承自先祖龔頤正家傳《服圖》。龔端禮一直成長於“家箕裘紹業,詩學傳家”的環境之中,時人稱其“識見老成,鄉黨稱善”。然龔端禮布衣終身,坎壈一生。 《讀書敏求記》中記,端禮於元至順年間以布衣上書皇帝,誠有心當世之士而沉淪不遇,殊為可惜。據《文淵合書目》記,龔端禮另著有《五服書》一部一冊,惜不傳。
目錄
序(龔端禮)
序(葉知本)
上萬言書
進服書文
準刻書文牒
圖原
服例
五服標目
五服八圖
五服義解
黃丕烈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