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袂蹁躚 中國傳統服裝襟邊緣飾
作 者:魏娜,孔凡棟 著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頁 數:252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8076987
內容簡介
本書以江南大學傳習館藏品為基礎,對中國歷代漢族服裝的襟邊緣飾做了詳細深入的梳理與研究,包括如服飾文化、形制、色彩、圖案、工藝以及在現代服裝上的應用等方面,對於研究中國歷代服裝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魏娜,孔凡棟 著
魏娜,女,青島大學講師。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訪問學者。服裝設計師協會成員。研究方向側重傳統民間服飾、服裝品牌與營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課題和教育部產學結合項目等省部級課題。在中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8篇,參編相關專業書籍。
目錄
●第一章中國傳統服裝緣飾發展
一、古代傳統服裝緣飾演變
(一)先秦時期服飾與緣飾
(二)秦漢時期服飾與緣飾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與緣飾
(四)唐代服飾與緣飾
(五)宋代服飾與緣飾
(六)明代服飾與緣飾
(七)清代服飾與緣飾
二、近代傳統服裝緣飾演變
(一)清晚期服裝緣飾
(二)民國時期服裝緣飾變化
三、傳統緣飾材質小結
第二章中國傳統服裝緣飾裝飾形式
一、布料鑲緄
(一)鑲邊
(二)緄邊
(三)嵌線與盪條
二、花邊
(一)蕾絲花邊
(二)網繡花邊
(三)組帶與織帶
(四)絛邊
三、鈕扣
(一)天然材質
(二)金屬材質
(三)布料材質
(四)其它材質
第三章中國傳統服裝緣邊工藝表現手法
一、彩繪與印花(金)
(一)印金
(二)貼金印花
二、刺繡
(一)直針系列
(二)鎖針系列
(三)打籽系列
(四)盤金釘線系列
(五)編織針系列
(六)貼佈系列
(七)挖雲工藝
三、裝飾性針法
(一)結飾(流蘇)
(二)釘片(銅泡)
(三)珠繡
(四)絨球
四、緙絲(毛)
第四章中國傳統服裝襟邊緣飾紋樣與色彩
一、傳統服裝緣邊紋樣裝飾藝術表現
(一)抽象形式——幾何紋樣
(二)具象形式——植物紋樣
(三)意象形式——動物紋樣(禽鳥類)
二、服裝緣飾紋樣的文化意蘊
(一)紋樣符號與象徵意義
(二)衣邊裝飾線
(三)中國傳統服裝緣飾色彩
(四)歷代緣飾色彩藝術
(五)色彩搭配
第五章中國傳統服裝緣飾造物思想
一、服裝緣飾與造物
(一)服飾與文化
(二)傳統服飾與造物
二、服緣飾造物與人
(一)審曲面勢造物思想
(二)美善相樂與文質彬彬造物思想
三、服裝緣飾體現的人與社會關係
(一)天人合一思想
(二)社會角色的體現——階級性
(三)“合禮”的體現
(四)模件化思維
第六章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旖旎錦繡
作 者:孫曄,胡霄睿 著 崔榮榮 編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頁 數:212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8076505
內容簡介
《旖旎錦繡》為“漢族民間服飾譜系”之一。本書依托江南大學服飾傳習館的館藏,結合其他博物館、機構以及私人收藏的漢族民間紡織品實物,對散落在民間的織、染、繡工藝進行調研與記錄,將民間紡織用品的織造、印染、刺繡技藝以及民間紡織品圖案的內容、形式進行全面的梳理,並從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以期能夠引起廣大讀者對傳統織、染、繡技藝的更廣泛關注與興趣,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復興與傳承傳統技藝的工作中來,守護漢族民間服飾中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服飾文化的理論價值,促進傳統文化產業開發,彰顯古代勞動人民精神智慧。
目錄
●第一章 漢族民間紡織概述
第一節 紡織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 紡織的文化內容
第二章 漢族民間紡織技術與紡織品
第一節 紡紗工藝與手工機器
第二節 織機與織物組織
第三節 民間絲織物
第四節 民間棉、麻、毛織物
第三章 漢族民間紡織品的染色與印花
第一節 傳統染色工藝
第二節 傳統印花工藝
第三節 民間現存手工印染技藝
第四章 漢族民間紡織品刺繡技藝
第一節 民間刺繡的概述
第二節 民間刺繡的工具與材料
第三節 民間刺繡的常見針法
第四節 其他刺繡工藝
第五章 漢族民間紡織品紋樣
第一節 民間紡織品裝飾紋樣的題材
第二節 民間紡織品裝飾紋樣的作用
第三節 民間紡織品裝飾紋樣的藝術表現手法
第四節 民間紡織品紋樣的構成秩序
第五節 民間紡織品紋樣的色彩
第六節 民間紡織品紋樣的文化根源
第六章 漢族民間傳統印染織繡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第一節 民間傳統印染織繡技藝的傳承
第二節 民間傳統印染織繡技藝的生存現狀
第三節 民間傳統印染織繡技藝的發展空間
附錄 重量染織類非遺名錄
五彩香荷
作 者:崔榮榮,盧杰,夏婷婷 著 崔榮榮 編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頁 數:232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8074990
內容簡介
面對“寫在身上的歷史”——漢族民間服裝,作者堅持以虔誠的態度與求實求證的工作宗旨,廣泛研習傳統紡織印染技法、服裝製作技藝、裝飾工藝、民俗內涵等,注重對於造型、紋樣、配飾等設計藝術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並將其與服裝所蘊涵的歷史、社會、心理、美學等文化內涵交叉融合,選取代表性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上衣下裳、足服、荷包以及織造、印染、製作、裝飾等技藝,構建而成“漢族民間服飾譜系”叢書,以期能夠展現豐富多彩的漢民族服飾藝術與深厚的民族服飾思想。
《五彩香荷》概述歷代荷包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以近代傳世實物為參考,探討近代荷包的造型、製作特徵及每種荷包獨特的使用功能,進而展開對荷包裝飾藝術、實用價值及民俗情感。
作者簡介
崔榮榮,盧杰,夏婷婷 著 崔榮榮 編
崔榮榮,1971年4月生,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第五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中青年領軍人才,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服裝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主持“江蘇省非物質遺產研究基地”,主要從事服裝設計理論的教學和民間服飾文化藝術的保護和研究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等縱、橫向項目多項,出版著作十餘部,發表論文近百篇。
目錄
●第一章古代荷包起源及歷史沿革1
第一節荷包的起源2
第二節秦漢、魏晉南北朝荷包3
第三節隋唐五代荷包8
第四節宋元荷包13
第五節明清荷包16
第二章近代漢族民間荷包形制23
第一節荷包形制的分類24
第二節圍腰荷包形制27
第三節方荷包形制43
第四節腰圓荷包形制51
第五節褡褳荷包形制54
第六節香荷包形制58
第七節煙荷包形制65
第八節扇套、眼鏡套及鑰匙套等形制69
第九節名片夾、靴掖及書信插形制76
第十節其他荷包形制81
第十一節漢族民間荷包的形制特徵及規律83
第三章漢族民間荷包製作技藝89
第一節圍腰荷包製作技藝90
第二節方荷包製作技藝97
第三節褡褳荷包製作技藝102
第四節抽繩荷包製作技藝106
第五節香荷包製作技藝109
第六節套類製作技藝110
第四章漢族民間荷包裝飾藝術113
第一節漢族民間荷包的裝飾技藝114
第二節漢族民間荷包的裝飾紋樣139
第三節漢族民間荷包裝飾藝術的表現特徵160
第五章漢族民間荷包實用價值及民俗情感169
第一節荷包的實用功能170
第二節荷包與民俗活動187
第三節荷包中訴諸的情感198
生輝霞履
作 者:崔榮榮,王志成 著 崔榮榮 編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頁 數:208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8076796
內容簡介
面對“寫在身上的歷史”——漢族民間服裝,作者堅持以虔誠的態度與求實求證的工作宗旨,廣泛研習傳統紡織印染技法、服裝製作技藝、裝飾工藝、民俗內涵等,注重對於造型、紋樣、配飾等設計藝術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並將其與服裝所蘊涵的歷史、社會、心理、美學等文化內涵交叉融合,選取代表性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上衣下裳、足服、荷包以及織造、印染、製作、裝飾等技藝,構建而成“漢族民間服飾譜系”叢書,以期能夠展現豐富多彩的漢民族服飾藝術與深厚的民族服飾思想。
《生輝霞履》圍繞歷代鞋履的造型演變展開,著重探索近代以來纏足鞋、放足鞋和天足鞋的造型、裝飾、製作特徵,進而討論鞋履文化的地域特徵及其與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崔榮榮,王志成 著 崔榮榮 編
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服裝設計教學和民間服飾文化藝術的搶救和研究工作。籌建了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獲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參與重量特色專業建設,主持《時裝畫技法》精品課程建設。主持獲得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09年教育部社科規劃基金、2007年江蘇省等社科基金項目4項,以及與知名服裝企業恒源祥等合作橫向項目8項,作為第二完成人獲得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等3項,論著《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09年“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在中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
目錄
●第一章傳統漢族民間足服史略1
第一節遠古時代足服2
第二節先秦漢族民間足服5
第三節秦漢魏晉南北朝漢族民間足服7
第四節隋唐五代漢族民間足服11
第五節宋元漢族民間足服13
第六節明清漢族民間足服15
第七節近代漢族民間足服(1840~1949年)19
第二章近代漢族民間足服分類及構造25
第一節漢族民間足服的分類26
第二節漢族民間足服的構造——足服研究新視角30
第三節婦女主流足服——弓鞋的構造32
第四節清末民國足服的過渡——放足鞋的構造60
第五節回歸天然的足服——天足鞋的構造65
第六節漢族民間其他足服的構造84
第三章漢族民間足服的裝飾藝術95
第一節民間足服的裝飾技藝96
第二節民間足服的裝飾造型藝術104
第三節民間足服的裝飾紋樣藝術110
第四節民間足服的裝飾色彩藝術129
第四章漢族民間足服的社會文化意涵141
第一節民間足服的實用功能142
第二節民間足服裡的民俗情感內涵150
第三節地域視野下的民間足服文化162
第四節傳統女性纏足文化的符號思辨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