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00444404
版次:2
包裝:平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76
套裝數量:2
字數:1190000
內容簡介
《社科院文庫:中國民間宗教史(套裝上下冊)》為我國第1部有關民間宗教的通史。中國民間宗教資料浩如煙海,且因民間教派多自編自造詞彙,語義晦澀,素稱難治。
《社科院文庫:中國民間宗教史(套裝上下冊)》作者探幽索隱,整理爬梳,寫出了這部體系龐大、結構完整、線索清晰的宏篇巨著,填補了國內外研究的空白。 1992年出版後,在國內外學術界帶來極大反響,並獲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獎項。
作者簡介
馬西沙,1943年生於陝西延安。 1964-196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69-1979年任中學及北京語言大學教師,1979-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82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1985-2003年任該所道教研究室主任,1992年任正研究員,同年榮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後任博士生指導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片研究員評審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家與道教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1991-1992年任德國漢諾威大學客座教授。 2011年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主要著作有:《清代八卦教》、《民間宗教誌》、《中國民間宗教簡史》、《古代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及社會運動》、《中國道教史》(合著),《中國民間宗教史》(兩人合著)、Popular Religions Movoment and Heterodox Secs in Chinese History(合著),編者:《民間宗教卷》、《中華珍本寶卷》(30冊)等。
主要論文有:《清前期八卦教初探》、《略論民間宗教的兩種發展趨勢》、《從羅教到青幫》(二人合撰)、《林兆恩三教合一思想與三一教》 (兩人合撰)、《黃天教源流測驗》,《*早期寶卷的研究》等。
韓秉方,北京人,1937年4月生。中學就讀於北京二中和北京四中,1958年至1963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 1979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中國民間宗教及道教研究。 1994年被評為研究員。撰有專書《道教與民俗》、《中國民間宗教史》(兩人合著)、《中國道教史》(合著)以及學術論文若干篇。
目錄
上
第三版前言
新版前言
序言
第一章 漢末民間道教及其形態的演變
第二章 彌勒救世思想的歷史淵流
第三章 摩尼教在中國的流播
第四章 佛教淨土信仰的演進與白蓮教
第五章 羅教與五部經典
第六章 羅教與青幫
第七章 江南齋教的傳播與演變
第八章 外佛內道的黃天教
第九章 弘陽教的淵源與變遷
第十章 從聞香教到清茶門教
第十一章 西大乘教-一個以佛教寺廟為基地的民間教派
第十二章 龍天教與《家譜寶卷》
下
第十三章 林兆恩與三一教
第十四章 明清時代的圓頓教
第十五章 一炷香教:世俗化道教派
第十六章 八卦教(一)-世襲傳教家族的興衰
第十七章 八卦教(二)-清水教起義與“癸酉之變”
第十八章 一貫道的源流與變遷
第十九章 雞足山大乘教
第二十章 廖帝聘與真空教
第二十一章 收元教、混元教的傳承與演變
第二十二章 太谷學派與黃崖教
第二十三章 劉門教與濟幽救陽
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前言/序言
《中國民間宗教史》於199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為第一版。此著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優秀成果獎,及199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優秀成果獎。 200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再次出版,是為第二版,此版分上、下兩冊,共119萬字。此書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大量引證及嘉許,也遭到某些人大小不等的剽竊。時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準備出版第三版。此書被出版社及相關學術部門認為是最具出版價值的著作。但作者知道這部著作的缺失,如摩尼教與相關宗教的關係,元代末年農民戰爭,以及明代羅祖教經卷教義的分析等等都值得修改。為了對學術及讀者負責。我此後所寫的《民間宗教誌》(1999年出版)、《中國民間宗教簡史》(2004年出版)對上述問題都盡可能作了新的考證和分析。 2003年我發表了《歷史上的彌勒教與摩尼教的融合》-文(此文收入我的文集《古代中國民眾的精神世界及社會運動》(2013年出版)。
《中國民間宗教史》試圖以新的方法及新視角、新史料向世人展現一片史學新天地。與民間宗教共生的封建帝制時代早已不復存在,但民間宗教的生命力更強,它存在著,活在民間社會,並與時俱進。
今日的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力,超邁著漢、唐,宋、元,以及康、幹盛世。新的中國已進入一覽眾山小的時代。
這個時代以其闊闊的胸懷,真正實現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三代可期的世界。今天的每一位民眾,應將自己融人其中,則小康可至,大同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