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9787101152364
版次:1
出版社:中華書局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0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編輯推薦
1. 四大主題——祥瑞、守護、神聖、人文展示古人的心靈世界和日常生活圖景。
從天地人神鬼說到蠃鱗毛羽昆,四大主題涵蓋想像的心靈世界和真實的現實世界,共同構成了古人的生活世界。
龍鳳有什麼祥瑞?牡丹是如何成為花王的?葫蘆是什麼?農民祈禱風調雨順會拜什麼神?讀書人逢考必拜什麼神?福祿壽三仙是星宿變成的?雷神還能懲罰罪惡?財神是怎麼煉成的?除了鬼怪,有哪些人被神聖化了?古代中國有哪些歲時節日及時空想像?
2. 能代表中國的100多個符號,彰顯中華文化共同體的魅力。
老百姓眼中的“中國”是可感可親的,是龍、鳳、貔貅、蝙蝠等祥瑞,是玉皇母娘娘、牛郎織女、董詠七仙女、八仙過海等民間故事,是春節、中秋節等還在延續的傳統節日,是天上、人間、地府的多維空間想像。
知識分子眼中的“中國”是可思可親的,是太極圖、八卦圖、河圖洛書等神奇數術,是孔子、老子、屈原等神聖人物,是琴棋書畫等雅緻生活。
孩子眼中的“中國”是可愛可親的,是葫蘆娃、孫悟空、哪吒等伴隨
童年的趣味故事。這些察的符號能喚醒每個中國人的認同感。
3. 近300幅精美圖片,“按圖索驥”,探尋5000年文化積澱。
讀圖時代,圖像的應用更能直觀地了解古代中國。圖文互證,每一幅圖像也是一個符號,一個個圖注就是一個個小故事、小知識。
近300幅圖片有歷代古畫、考古實物和手繪線圖,內容涵蓋鬼怪、士人風尚、天文曆法、歲時節日、歷史人物、奇花異草、飛禽走獸,等等。閱讀之餘,隨著圖片和圖註一覽符號裡的中國,有識有趣,賞心悅目。
4. 一本書通曉古代博物學。
中西方都有博物學。西方的博物學往含動植物、礦物、天文、地理,主要是自然界的事物;中國的博物學,除了自然界的事物,還有人話傳說。本書賡續古人“博物”傳統,除“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鬼怪、珍寶名物、人類活動,等等,無所,“有圖有”。
5. 呼應大眾的文博旅遊熱與考古熱。
文博旅遊與考古如果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不求甚解地看,只會疲憊不堪,探尋背後的文化則讓人樂此不疲。
敦煌的風伯、雨師、雷神、火神、四大、、菩薩、羅漢等壁畫,三星堆出土的大立人像、黃金面具、金杖、神樹,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帛畫,各地的漢畫像,曲阜孔廟的孔子手勢,等等,都可以在本書找到文化密碼。
6. 發掘高科技、時事、考古等熱點的文化價值。
中國第一個自建的空間站為何命名為“天宮”?中國發射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為何命名為“悟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攜帶的火星車為何命名為“祝融”?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何命名為“北斗”?華為手機操作系統為何命名為“鴻蒙”?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小湯山模式醫院為何命名為“火神山”“雷神山”?三星堆出土的“神鳥—神人—神樹”有何神秘?
讀完本書,熱愛科技、考古,關心時事的你會更有“文化”。
內容簡介
人是“符號的動物”,“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號形式”。古人給我們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富有像徵意味和審美價值的符號。本書選取傳世文獻、考古發掘和民間信仰中最能代表中國的100多個符號,如龍、鳳、鴻蒙、祝融、太極圖、八卦圖、河圖洛書、三星堆“太陽—神鳥—神人—神樹”等,分為祥瑞、守護、神聖、人文四輯,對每個符號的生成過程、發展流變、現今影響、寓意與應用作了細緻的考辨,輔以近300幅彩圖,將文化中國的來龍去脈與核心精神娓娓道來。懂得了符號裡的中國,無論是文化尋根、文博旅遊,還是日常審美,都會是充滿趣味的人文之旅。
作者簡介
趙運濤,筆名趙九九,北京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學院教師、文學系主任。在學校開設了“先秦文獻精講”“中國文學與文化”“《論語》品讀”“傳統文化中的博物學”等課程。其中,“《論語》品讀”“傳統文化中的博物學”被評為校精品課程。著有《符號裡的中國》《點讀唐傳奇》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從“天文”到“人文”/李山
自序
輯一 祥·瑞
龍的信仰:“中國龍”與“龍王”其實並不是一回事?
鳳凰意象:鳳凰如何由“雄鳳雌凰”變成女性符號的?
龍生九子:龍真的只有九個兒子嗎?
四靈:由天象“導航”演化出來的四方神獸
貔貅:有口無肛的招財神獸,本來是戰神?
獅子:為什麼大門口要擺兩個石獅子?
金蟾:三條腿的“蛤蟆”是如何形成的?
蝙蝠:為什麼和珅的恭王府到處都是蝙蝠的紋飾?
十二生肖:你的“守護神”與哪位古人一樣?
歲寒三友:士大夫崇拜與民間俗信
花仙子:牡丹是如何成為花王的?
蓮:民間吉花與 聖花
神奇的葫蘆:為什麼好多神仙的法器都是葫蘆?
神秘三星堆:原始信仰中的動植物符號
畫中有話:動植物組合圖式的吉祥寓意
輯二 守·護
雨師風伯:靠天吃飯,祈禱風調雨順
雷神:懲罰罪惡的正義之神
火神:那麼多火神,為何只有“祝融”命名火星車 合適?
河神與海神:河伯信仰的消失,媽祖信仰的興起
城隍爺、土地公與灶王爺:地域守護神
福祿壽三星:為何沒有合併成一個福祿壽神?
財神: 的財神是怎樣煉成的?
門神:名字與畫像為何能“召喚”神?
魁星與文昌帝君:讀書人逢考必拜的神
輯三 神·聖
鴻蒙初闢:原始信仰與上古古神
解密“太公在此”:姜太公給自己封神了嗎?
從道家到 :老子是如何變成太上老君的?
超凡入聖:孔子的神聖化與歷代孔子像
由人而神:關羽的成聖之路
仙界“拉郎配”: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真是夫妻嗎?
八仙過海:“八仙”各顯哪些神通?
由神獸而神人:真武大帝的身世之謎
齊天大聖:孫悟空是“進口猴”還是“本土猴”?
觀音、彌勒佛與羅漢: 造像的本土化
四大 :中國古代的“變形金剛”?
十殿閻羅:不斷擴招的地府官員
天宮之城:神仙們坐鎮何方?
輯四 人·文
春節:曆法與神秘“禁忌”的破解
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習俗是如何轉移到清明節的?
端午節:歷 真的有屈原嗎?
七夕:牛郎與織女,董永與七仙女,你能分清嗎?
中元節:“鬼節”與“鬼符”
中秋節:嫦娥與后羿、吳剛究竟是什麼關係?
重陽節:為什麼九月初九叫重陽節?
太極圖:從“無”到“有”推演萬物
週天方位:八卦圖是按照什麼順序把八個卦組合起來的?
大地基石:失落的河圖洛書, 被誰找到了?
讖語圖像:預測千古的《推背圖》中的圖像符號與語言符號
後記
......
古人的生活世界(彩圖修訂版)(精)
作者:王宏超
責編:黃飛立
ISBN號:9787101154535
出版社:中華書局
版印次:2版 2次
開本:32開
裝幀:精裝
頁數:400
出版時間:2022-01
印刷時間:2022-01
內容介紹
古代也有反季蔬果和溫室種植?古人怎麼看待自己的肚子和身材?身上癢了怎麼撓?近視了怎麼辦?古人怎麼養寵物?如何度過酷暑?如何午睡? ……本書涉及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舉凡衣、食、住、行、玩、用,作者均作了全方位的掃描和呈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對其中細節和引發現代人普遍興趣話題的挖掘,使得歷史變得活色生香起來。古代也有反季蔬果和溫室種植?古人怎麼看待自己的肚子和身材?身上癢了怎麼撓?近視了怎麼辦?古人怎麼養寵物?如何度過酷暑?如何午睡? ……本書涉及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舉凡衣、食、住、行、玩、用,作者均作了全方位的掃描和呈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對其中細節和引發現代人普遍興趣話題的挖掘,使得歷史變得活色生香起來。
編輯推薦
1.歷史不冰冷,不只宏大,也是鮮活的,可愛的,與今天的我們割不斷,理還亂,了解古人生活世界的點滴,感受我們自己的生活,日常之美就在其中。
2.作者以古人日常生活的立體圖景,引導我們穿越於不同時空,經歷不一樣的人生,收穫別樣的況味。
3.本書曾於2020年8月出版,讀者反應熱烈,很快售罄。但由於是黑白印製,圖片給讀者的直觀感受終歸欠佳。此次利用再版之機,除了改為全彩印製、精修原圖、調整位置之外,更增補了多幅與正文相關的圖片,以圖釋文效果更佳;重新調整段落和佈局,使全書脈絡更加清晰,提升讀者閱讀體驗;由平裝小開本改為精裝大開本,充分體現生活美學宗旨。
目錄
飲食:五穀、肉食與蔬果
一 青菘綠韭古嘉蔬:中國人的飲食追求
二 烹羊宰牛且為樂:主副食、餐館及其他
三 青蒿黃韭試春盤:歲時飲饌
四 桑下春蔬綠滿畦:古代的蔬菜
五 一騎紅塵妃子笑:古代的水果
六 二月中旬已進瓜:黃瓜及反季果蔬
七 何家籠餅須十字:市肆中的食品
逸興:品茗、飲酒與抽煙
一 與君剪燭夜烹茶:古人茶生活
二 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人酒生活
三 水村山郭酒旗風:古代的酒肆
四 卻餐一炷淡巴菰:抽煙
姿態:形體、感覺與時尚
一 短長肥瘦各有態:古代的身體美學
二 楚腰纖細掌中輕:肚子的審美
三 似倩麻姑癢處搔:蝨子、搔癢及其雅緻化
四 溫泉水滑洗凝脂:古人的沐浴
五 靉靆斜窺紅粉妝:古代的眼鏡
娛樂:運動、遊戲與休閒
一 翻身向天仰射雲:射箭與投壺
二 名園蹴鞠稱春遊:球類運動
三 力拔山兮氣蓋世:角力類運動
四 夢中猶記水鞦韆:水上與冰上運動
五 棋罷不知人世換:棋類游戲
六 六博爭雄好彩來:賭博類游戲
七 樂意相關禽對語:古人生活中的寵物
遊逸:交通、旅行與遊樂
一 春風得意馬蹄疾:古代的交通方式
二 一生好入名山遊:古人的旅遊
三 畫舫尋春載酒行:遊船與逸樂
四 旅館寒燈獨不眠:古代的賓館
身份:文人、女性與兒童
一 幸有良朋同雅集:文人的休閒與交遊
二 長安水邊多麗人:古代女性的出遊
三 挑燈閒看《牡丹亭》:女性的娛樂與文化生活
四 忙趁東風放紙鳶:古代兒童的玩具
時間:假日、歲時與節慶
一 九日馳驅一日閒:古代的放休假制度
二 四時佳興與人同:四季與古人的生活
三 不知人間有塵暑:古人的消夏
四 一派笙歌夜未央:夜間的歡愉
五 煉藥燃燈清晝同:花燈與煙火
六 花竹幽窗午夢長:睡眠及午睡
空間:自然、鄉村與城市
一 山水之中足可娛:山水與自然
二 莫將城市比山林:城市與鄉村
三 竹籬茅屋真吾家:居住空間與生活理想
四 簫管迎龍水廟前:廟會與集市
五 北陌東阡看戲場:看戲與戲台
附錄 現代:西潮、都市與摩登
一 申江自是繁華地:現代都市與日常生活
二 竿燈千盞路西東:城市中的照明
三 歌樓舞館銷魂地:舞廳與城市娛樂
四 海上風行請大餐:西餐廳與咖啡館
五 鬼工拍照妙入神:電影、照相及視覺娛樂
後記
彩圖修訂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