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其成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08093031
頁碼:218頁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內容提要
《太乙金華宗旨》一書,是道家修煉養生的寶典,也是道教仙人呂洞賓長生不老之道的秘笈。道教內丹修煉的一部奇書,不僅闡述了金丹道養生的原理,而且還介紹了金丹道養生的方法。 “太乙”是至高無上的稱謂,即指“太乙真炁”。古人云“太乙含真,天一生水”,人得一則生,失一則死;人無炁則死,魚離水則亡。 “金華”就是“金花”“金光”——金花之中隱藏著光,這個光就是先天太乙真炁,是修煉金丹大道達到的境界的驗證、“宗旨”這裡指修煉的主要目的和根本原則。
目錄
上 篇 太乙金華宗旨
天心 003
天心:煉內丹 玄妙 緊要的關竅
太乙金華:人的先天真炁如同金花之光
迴光:逆向注想天心的方法
第二章 元神識神 016
元神:人的“本來面目”,長生的本源
識神:人生下來後逐漸積累的“知識”
魂魄:元神和識神的體現
第三章 迴光守中 024
迴光:金丹功法的秘旨
守中:意念集中在天心
觀鼻法:實用而簡單的迴光守中之法
第四章 迴光調息 034
調息:克服妄念、繫住心意的好方法
數息法:拴住心猿意馬
聽息法:聽心,防止心念外馳
靜心:調息的目的
第五章 迴光差謬 040
不用心:放不下雜念,放任其自流
多用心:過分克制自己而失其自然
第六章 迴光證驗 043
入靜之初——金華乍吐
入靜之中——金華正放
入靜之深——金華大凝
第七章 迴光活法 048
“隨時隨地隨事”修煉法:迴光修煉的靈活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修煉,不廢棄正業
第八章 逍遙訣 050
無為而為:大道的要領
頓法:高層次的金丹功法
兩眼:煉養的樞機
第九章 百日築基 064
築基:內丹修煉的準備階段
煉己:築基的關鍵
煉己的方法:斷除聲色,使耳目歸於清淨
第十章 性光識光 067
性光:先天之光,修煉迴光功夫的目的
識光:後天之光,需要返還
第十一章 坎離交媾 072
坎離交媾:內丹三關修煉的關
坎離交媾的目的:煉精化氣
坎離交媾的方法:貫通任督二脈,打通小周天
坎離交媾的修煉要求:收回視聽、自然虛空
第十二章 週天 074
小周天:坎離交媾的有為階段
大周天:從乾坤交媾的有為過渡到無為階段
活子時:小周天中一陽隨時而生之時
正子時:大周天中金丹大藥將生之時
第十三章 勸世歌 080
金華大道的理論基礎:《易經》和《老子》
金丹養生的關鍵:忘卻意識
珍惜光陰、堅持不懈,金華大丹自成
下 篇 內丹養生大法
第十四章 萬古丹經王 087
魏伯陽與《周易參同契》:丹經之祖,煉丹修仙大法
煉丹的基本要素:爐鼎、藥物、火候
第十五章 內丹修煉的門派 101
內丹養生學說的形成
鐘呂——內丹學的開山祖師
內丹學的各大門派:“五派”與“三元”
第十六章 內丹修煉的原理 116
性命雙修:從有限的自我返回無限的道體
逆轉陰陽:返本還源“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
致虛守靜:身心合一,逆轉陰陽的途徑
第十七章 內丹修煉的程序 123
百日築基:內丹修煉的準備階段
煉精化氣:小周天,內丹修煉的第二階段
煉氣化神:大周天,內丹修煉的第三階段
煉神還虛:上關,內丹修煉的第四階段
第十八章 內丹修煉的層次 133
法有三成(乘),修持在人,功成隨分
正道、旁門與邪法:自然無為是養生的根本
旁門九品:中國古代養生方法分類大全
第十九章 內丹修煉與止觀雙修 138
附 錄
衛禮賢論金丹養生 143
榮格論金丹養生 151
《周易參同契》原文 165
《太乙金華宗旨》序跋 183
《太乙金華宗旨》闡幽問答 190
柳華陽《慧命經》節選 216
作者介紹
張其成,北京哲學博士,北京藥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國學院兼職教授,北京、清華國學院課程特邀教授、北京中易國學院院長。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子道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藥學會分會主任委員。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北京衛視等有關欄目主講人。
出身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世醫家庭, 其父李濟仁為我國首屆國醫大師,師從易學泰斗朱伯昆。 1992年主編我國部《易學大辭典》;1994年主編我國部《易經應用大百科》;1997年“易道主幹”說,以“易”融貫儒道佛醫;1999年主編《易學文化叢書》;2003年 早在北大為企業家講授國學,研發“修心開智管理系統”;2004年建立個個人國學網站,主編部國家級規劃教材《哲學基礎》,開設期企業家國學修煉營;2005年建立個導師製書院,創建“國學心智管理模式”、“五行識人用人系統”;2006年倡導“國學養生”,創立“三寶五心養生法”;2008年主編部國家級教材《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創建全國的師帶徒式國學院,被譽為“國學修心人”。主要著作:《張其成講讀周易》系列《張其成講讀黃帝內經》《張其成講讀老子》《修心養生》《五行識人》等。
《太乙金華宗旨》一書,是道家修煉養生的寶典,也是道教仙人呂洞賓長生不老之道的秘笈。道教內丹修煉的一部奇書,不
僅闡述了金丹道養生的原理,而且還介紹了金丹道養生的方法。 “太乙”是至高無上的稱謂,即指“太乙真炁”。古人云“
太乙含真,天一生水”,人得一則生,失一則死;人無炁則死,魚離水則亡。“金華”就是“金花”“金光”——金花之中
隱藏著光,這個光就是先天太乙真炁,是修煉金丹大道達到的*境界的驗證、“宗旨”這裡指修煉的主要目的和根本原則。
作 者:張其成 著
出 版 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頁 數:29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8091716
人生怎麼才能圓滿走完自己的“道”?世人知道追求“多”,老子卻告訴我們要追求“少”;世人只知道往上爬,老子卻告訴我們要
往下走;世人只知道要堅強,老子卻告訴我們要柔弱。越“少”才能越快樂,越“下”才能高貴,越“柔”才能強大。讀本書讓你改
變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讓你獲得心靈的從容、安寧、靜美,幫你打開智慧、幸福的大門。
目錄
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
老子姓什麼
老子生在什麼時候
老子是哪里人
老子是個什麼人
老子騎青牛紫氣東來
老子和孔子的關係
《老子》這本書是誰寫的
《老子》的版本
《老子》的注本
老子是暗解《 》,孔子是明解
《 》
《老子》的哲學——“道”
宇宙本原之道
變化規律之道
認識方法之道
《老子》的人生智慧
“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
“復歸嬰兒”的養生之道
“見素抱朴”的為人之道
章 道可道, 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第三章 不尚賢
第四章 道沖不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穀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成身退
第十章 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十六章 致虛J守靜篤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第十九章 聖棄智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第二十九章 聖人三去
第三十章 不以兵強天下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自知之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 欲取先予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
第五十章 出生人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為百穀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寶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