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73689
版次: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碼:348
文字:繁體豎排
內容簡介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不著撰人名氏。清宣統元年(一九〇九)葉氏郎園影刻明本。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顧名思義,是一部關於儒、釋、道三教聖賢及眾神的故事圖像集。撰者不詳。書凡七卷,收神像插圖一百二十五幅,以道教仙真夥。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每張圖像後錄其姓名、爵裡、謐號、神靈事蹟等。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是研究中國民間宗教諸神的重要參考資料。卷一首述儒氏源流、釋氏源流、道教源流,次收玉皇上帝、東華帝君、西靈王母、後土皇地祗、梓潼帝君、三元大帝、東岳、南嶽等,有像十六幅。卷二收西嶽、北岳、中岳、許真君、寶志禪師、盧六祖、普庵禪師等,有像十六幅。卷三收昭靈侯、義勇武安王、蠶女、趙元帥、鐘馗等,有像十八幅。卷四收神茶鬱壘、司命灶神、福神、紫姑、南華莊生、觀音菩薩、天妃娘娘等,有像十九幅。卷五收黨元帥、盤瓠、太歲殷元帥、慧遠禪師、鳩摩羅什禪師等,有像十八幅。卷六收玄奘禪師、一行禪師、金剛智禪師、西域僧禪師等,有像十六幅。卷七收本螢禪師、地藏王菩薩、青衣神、張天師、五雷神、電母神、風伯神、雨師神、門神二將軍、天王等,有像二十三幅。
前言/序言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不著撰人名氏。清宣統元年(一九〇九)葉氏郎園影刻明本。此書顧名思義,是一部關於儒、釋、道三教聖賢及眾神的故事圖像集。撰者不詳。書凡七卷,收神像插圖一百二十五幅,以道教仙真最夥。每張圖像後錄其姓名、爵裡、謐號、神靈事蹟等。該書是研究中國民間宗教諸神的重要參考資料。卷一首述儒氏源流、釋氏源流、道教源流,次收玉皇上帝、東華帝君、西靈王母、後土皇地祗、梓潼帝君、三元大帝、東岳、南嶽等,有像十六幅。卷二收西嶽、北岳、中岳、許真君、寶志禪師、盧六祖、普庵禪師等,有像十六幅。卷三收昭靈侯、義勇武安王、蠶女、趙元帥、鐘馗等,有像十八幅。卷四收神茶鬱壘、司命灶神、福神、紫姑、南華莊生、觀音菩薩、天妃娘娘等,有像十九幅。卷五收黨元帥、盤瓠、太歲殷元帥、慧遠禪師、鳩摩羅什禪師等,有像十八幅。卷六收玄奘禪師、一行禪師、金剛智禪師、西域僧禪師等,有像十六幅。卷七收本螢禪師、地藏王菩薩、青衣神、張天師、五雷神、電母神、風伯神、雨師神、門神二將軍、天王等,有像二十三幅。
刻本卷首、末有刻書者葉德輝撰序和後序,概述刊刻之經過及此書內容、源流。葉德輝(一八六四-一九二七),字奐彬,號直山,別號郎園,湖南湘潭人。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進士。著名學者、藏書家、刻書家。著有《書林清話》《六書古微》等,彙編校刻有《郎園叢書》《觀古堂匯刻書》《雙梅景合叢書》等。葉德輝認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系「明人以元板畫像《搜神廣記》增益繙刻」。 (後序)根據賈二強等人的研究,葉氏所言「元板」即《新編連相搜神廣記》前後集,題「淮海秦子晉編」。計文字五十七條,插圖三十九幅。民國間鄭振鐸曾購得一本,稱「此元刊本《搜神廣記》,為後來嘉靖、萬歷諸刊本之祖。…不僅是中國神話之最古的結集,亦元代版畫之鉅作也」。比勘兩書,《搜神大全》不僅前五十七條的神名、內容、編次與《搜神廣記》完全相同,即書中的「聖朝至元六年」「聖朝大德四年」之類元人語氣亦一仍《搜神廣記》之舊。故《搜神大全》當出自《搜神廣記》無疑。葉德輝序稱其於光緒間曾見元板畫像《搜神廣記》,因議價未諧,為他人購去。後與繆荃孫論及是書,繆氏言所藏明刻繪圖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即元板畫像《搜神廣記》之異名。後葉氏相借影寫刊行。葉氏刻本影摹原本極真,序言稱「於字之顯然訥繆者,悉依文義校改;圖像則一再細勘,無累黍之失」。其在致繆荃孫信中亦頗得意,言「刻己將竣,愈刻愈精,頗覺有興」。
列仙全傳(全二冊)
ISBN13:9787501054688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明)王世真
出版日:2018/06/01
裝訂/頁數:精裝/644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本數:2
版次:一版
文字:繁體豎排
編輯推薦
版本珍稀,係明萬歷間汪雲鵬玩虎軒刻本。
係清乾隆帝舊藏,有「天祿琳瑯」鎢印。
版畫錒刻精美,人物衣帶飄飄,充滿了神仙氣質。舉凡雲彩、火焰、仙鶴、龍諸物都刻畫的細密而有韻致,是明代版畫的領袖之作。
內容簡介
《列仙全傳(套裝上下冊)》九卷,以時序為綱,敘述了五百八十一位仙人的故事,起自老子、木公、西王母,終於明代道士周思德。每個人物都有一幅木刻版畫,大多以幻化或行布**的面貌出現,充滿想像力。
神仙信仰是純粹中國化的信仰,以個人的修煉為基準,只要方法得當,就能飛升成仙。從漢代劉向撰《列仙傳》開始,相關作品非常豐富。明代神仙類書很多,較為著名的有《月旦堂仙佛奇蹤合刻》《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廣列仙傳》等等。其中以《奎文萃珍·列仙全傳(套裝上下冊)》收錄豐富,自上古止於明弘治末年,是現存同類作品中刻畫傳神的一種。
作者簡介
王世貞(1526-1590年),字符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進士,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王世貞與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宗臣、謝榛、吳國倫合稱「後七子」。為明代文壇宗匠,領文壇二十年,著有《巹州山人四部稿》《巹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藝苑卮言》《覬不覬錄》等。
前言/序言
明王世貞撰,明汪雲鵬補。萬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玩虎軒刻本。王世貞(一五二六-一五九〇)字符美,號鳳洲,又號弁州山人,明代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少年得志,十七歲中秀才,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二歲中進士,先後任職大理寺左寺、刑部員外郎和郎中、山東按察副使青州兵備使、浙江左參政、山西按察使,萬曆時期出任過湖廣按察使、廣西右布政使,鄙陽巡撫,後因惡張居正被罷歸故裡,張居正死後,王世貞起復為應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王世貞與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宗臣、謝榛、昊國倫合稱「後七子」。著有《弁州山人四稿》《弁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覬錄》等。汪雲鵬字光華,安徽歙縣人,萬曆間在金陵開設玩虎軒,以出版刻工精細、插圖精美的繡像戲曲小說著稱。
《列仙全傳》(又名《有像列仙全傳》《有像列仙全傳》《繪圖列仙全傳》等),共九卷,是以時序為綱,以人物傳記與版刻圖畫形式講述神仙故事的子部道家類著作,“共事五百八十一人,而有像則二百二十二人”,收錄自上古時期老子、西王母至明中期道士周思德共五八一位得道之士的神仙故事,圖文並茂。而他們中許多人並不是仙人,只是會幻術或得到皇帝封號的道士,亦皆列傳,可見此書收錄範圍之廣,在現存的此類書籍中,內容最為豐富。是明代流傳最廣的神仙傳記。此本為明萬歷年間汪雲鵬玩虎軒刻本。為白棉紙初印本,卷首有汪雲鵬書、李攀龍序,書口間有「玩虎軒」字樣。每卷人物傳記與神仙畫像穿插,共有列仙版畫兩百多幅,為徽刻名家黃一木刻。圖像綫條刊刻精準,人物神情活躍,鄭振鐸先生曾稱其是「典型的最上乘的徽派版刻插圖作品」。其以版畫形式為諸仙造像,為萬歷時期版刻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此本「玄」字均不避清諱,是為明刻。書後有萬歷二十八年汪雲鵬所作《列仙全傳後序》,介紹了刊刻緣起,曰「劉為《列仙傳》自西漢而止;陶為《續列仙傳》,未竟六朝而止。二傳文理淵宏,靈林共推,無容譟譽。形神。此本亦為《有像列仙全傳》現存最早版本。對於神仙的信仰是完全中國化的信仰,是從道教中分化出來的一支,它體現出了中國人對現世生命的留戀和對於人生慾望的肯定。那種只要獨步天下的,都可以被列入仙班的包容性,體現出中國特有的仙道即人道的特質。
佛祖道影(全2冊)
ISBN13:9787501074709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清)釋守一增編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頁數:精裝/533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本數:2
版次:一版
文字:繁體豎排
內容介紹
《佛祖道影》為清末僧人守一空成編製,它是配有傳記、讚語的祖師畫像集,是佛教人物木刻版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不少經典祖師畫像皆出自這本畫像集中。其收錄自釋迦牟尼佛、西天初祖摩訶迦葉尊者,直至清代蓮宗九祖梵天省庵共240尊佛祖道影,並以圖文相配的方式簡明直觀地展現了歷代祖師大德的生平事蹟和精神風貌。書分為四卷,卷一收佛祖正宗三十九人,並附錄旁支、牛頭支。卷二收南嶽道六十八人,列舉臨濟宗、溈仰脈。卷三收青原正宗八十五人,曹洞脈、雲門脈、法眼脈。卷四收教律連宗四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