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口訣-道教內丹學修煉秘訣典籍
ISBN:9787802545731
作者:董沛文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8
裝幀:平裝
紙張:膠版紙
頁數:531
字數:1
開本:16開
版次:1
內容介紹
經者,徑也。丹經就是研修丹道之學必須的路徑。 《仙道口訣道教內丹學修煉秘訣典籍》以清末以來近代丹經文獻為主體,進行蒐集整理,精心點校,力求通俗易懂、平實簡易,以作為普通丹道愛好者學習內丹學的入門讀物。 ...
編者介紹
河北灤縣人,1958年7月日出生。全真龍門派第二十六代傳人,道名董崇文,號文道子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唐山玉清觀住持、唐山市周易研究會會長、唐山市僑商會會長。自幼受傳統文化熏陶,經商活動之餘喜讀道家經典,尤其對商祖陶朱公(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范蠡),推崇備至!在經商活動中,自覺運用道家玄妙思想於為人處事中,且有自己的獨到體會!亦好道家養生文化,遍遊道教洞天福地,尋仙訪道,拜師學藝,研習養生術,體悟道教之奧妙精深!荏苒光陰、人生如夢,世間芸芸眾生求財、求祿、求壽、求平安者,如過江之鯽!然其中最難求者就是“壽”!千古一帝秦始皇,權傾天下,富有四海,卻求“壽”無門,望“壽”而歎!而道教之仙學養生文化(內外丹術)中 服食、服藥、闢穀、導引、胎息諸術,恰是養生長壽、長視久生之妙術!遂於經商致富後,出巨資復建唐山玉清觀,整理道教聖典,助印道教經典善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目錄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一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二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三
前言
編大成捷要
第二編龍門秘旨
第三編《地仙玄門秘訣》
第四編覓玄子語錄
第五編伍沖虛
第六編葛仙翁太極衝玄至道心傳
第七編丹經指南
第八編補虧正法秘傳
第九編仙學真詮
第十編黃庭要道
第十一編三承秘密口訣並註
第十二編古本易筋經
附錄”...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29526
版次:1
商品編碼:1256046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180
字數:217000
內容簡介
求神問仙是中國中古時期宗教表達的重要形式,也為道教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一直以來,中古時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繪成一群神秘、隱匿的人。而康儒博在這項開創性研究中的看法則大異其趣。康氏認為,仙並未脫離社會,仙僅僅是諸多社會角色中的一個宗教角色,且在這種映照之下得以成立。 修仙者不是絕世的,他們要在社會環境中尋求治病救人、預測未來、述異志怪的能力。該書融合了多元的理論方法和堅實的中國古代文獻,在此基礎上細緻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會角色和社會互動。它對修仙作為一種社會氛圍的描摹非常新穎,它所提出的研究範式對理解其他社會中的聖人角色也具有創造性。
作者簡介
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范德堡大學亞洲研究和宗教學教授。研究領域為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六世紀的中國宗教史,以及宗教的跨文化比較。除本書(2009)外,還著有《述異:中國中古早期的志怪小說》(1996)、《與天地齊壽:葛洪<神仙傳>翻譯與研究》(2002)、《冥祥:中國中古早期的佛教靈應故事》(2012)等。
精彩書評
《修仙》一書在理論方法上的嚴謹縝密、在研究視野上的廣泛比較、對學術前沿的熟練掌握,使之無疑將會改變中國早期宗教史的研究格局。對中古中國和神秘主義感興趣的學者、學生,都有必要閱讀這本書。
——祁泰履(Terry Kleeman),科羅拉多大學東亞系教授
這本書將中文文獻帶入了更大範圍的宗教研究對話中,它無疑會成為一本經典。
——普鳴(Michael Puett),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
目錄
致謝 1
序 1
第一章 將仙帶回人間 1
解讀仙傳文獻 8
修仙 23
概念、術語和說明 29
第二章 仙的文化總集 41
仙的總集 50
仙界的追尋者和創造奇蹟的僧侶:一段題外話 63
結論 65
第三章 更加深入的總集分析:“斷谷” 66
食用穀物、進行烹調,是文明的關鍵標誌 67
農業控制、祭祀在國家中居於中心地位 72
另一類更加高級的攝食者 75
結論 88
第四章 秘術、展現奇蹟 92
秘奧文化 94
展示秘術的成果 110
展示和隱蔽之間的張力 117
結論 129
第五章 語言的自我展示和聽眾回應 131
修道者的自我敘事 132
自證的評論 144
結論 150
第六章 修道者和他們的社群 151
場景、故事和聽眾 153
治療 158
預言 163
管理當地的神與魔 164
其他類型的幫助 167
交換的經濟 169
贊助人 173
祠廟和供奉 178
結論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