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編號:9789574684519
包冊數:1冊
頁數:638頁
作者:邱長春 陳敦甫
書籍開本:大16開
裝幀類型:平裝
西遊記釋義(龍門心傳)是陳敦甫生平所出版的第一本書,也是陳敦甫生平最重要及用力最多的代表作,其對內丹的認識,主要體現在此書當中。 據陳氏自言自語,二十七歲前後遇唐炳和時,唐不僅曾傳授他小說《西遊記》,而且從修丹的角度為其講解《西遊記》。 因此,在陳敦甫的理解及所承師訓中,《西遊記》絕非是一本單純之神魔或滑稽諷世的小說,反之而是一本龍門宗秘傳之修丹寶典;不僅該 書的作者正是龍門宗鼎鼎大名的開山祖師丘處機,而且,丘氏創作此書的主要動機,乃是以唐三藏師徒辛苦至西方取經的過程,暗喻內丹修煉的原理、法訣及整個修行 的次第和內在現象。 《西遊記龍門心法》一書,正是從這樣的觀點出發,來嘗試詮釋及抉發《西遊記》之主要人物及各章背後所隱含的修丹要旨。 該書曾先後印行兩個版本,第一版《西遊記龍門心法》,署名「拙哉」,乃是由拙哉之手寫原稿直接影印出版,助印者為香港之鏡陽子(孫鏡陽) 及奮陽子。 第二版出版時,改名為《西遊記釋義》(又稱《龍門心傳》),係於民國63年(1974),由全真教出版社以印刷體的形式刊行。 相較於前者來說,後者乃是較為完整、較豐富的版本。 其內容,除了在前面增入由陳敦甫及陳志濱師徒二人所撰述之有關“《西遊記》作者為誰”的幾篇論文外,更增添了許多修丹圖文並且附上一百回《 西遊記》全文內容,拙哉對《西遊記》的內丹釋義,即置於每一章之後。 因此,若欲了解陳敦甫之內丹思想及西遊學,自當以後者為主。 前本所有,而後本闕如的內容,只有三陽子及陳志濱二人為《西遊記龍門心法》一書所寫的序言。
總括來說,陳敦甫本人,做為一個龍門派伍柳法脈的後代法裔,一切的學問著述,無不以伍柳仙學為根本依歸,也無不含蘊著實踐及護教的終極意義;其個人 之思想形態及特質,乃是強調實踐、以實踐為主的內丹修行者,而非系統性的學問家。 其所留下的著作,就篇幅來說,並不算太大,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西遊記釋義》一書,該書也是陳敦甫著力最深,也較具原創性及較有影響力 的一本論著。
陳敦甫在《西遊記釋義》一書當中,曾如此說到:「邱長春祖師,為道家出世之學,無完整之書,如《陰符經》三百字、《道德經》五千言, 皆未能盡舉其事,乃作《西遊記》,將道家學說,全真功法,逐步詳細描出。又恐將奪天地造化之機,過於暴露,迫不獲已,委委曲曲隱喻, 間接寓顯於密,盡洩萬古不傳之秘法。因此,龍門派下,成真者頗眾,而在俗人聞道,亦自此始。」(見該書,〈初版序〉,頁37 )在《論道》一書,甚至還有「拙哉所學是全真龍門,龍門之書,粹於《西遊記》」(見該書第10頁)一語之發。 從此二語可知,在陳氏所傳承之法脈,一向肯定《西遊記》一書為丘處機所作,且認為該書隱含金丹大道,可據之修煉以成仙。
以道教及內丹的觀點,來詮釋《西遊記》一書,雖是清末之前的主流,陳士斌之《西遊真見》及劉一明之《西遊原旨》二書,即為其中代表,但民國 以後,受到新學風的影響,如是的觀點,反成批判及否定的對象。 陳敦甫《西遊記釋義》一書的出現,在近現代的學風當中,獨樹一幟,實堪稱是一力抗時下之學術風潮的異數。 在該書中,陳氏及其弟子陳志濱,如唐吉訶德一般,擎起長矛,獨力挑戰如魯迅及胡適等學術權威,力主《西遊記》作者為丘處機之清朝前舊說,且完全 從內丹修煉的角度來詮釋該書。 陳氏此書出版後,確實引發一些討論,贊成及反對皆有之(如,王崗之《《西遊記》─一個完整的道教內丹修鍊過程》【《清華學報》新25卷第一 期,1995.3,第51-86】一文,即附和陳敦甫的觀點,肯定《西遊記》一書,暗藏內丹修煉奧義)。 著名的華裔澳洲學著柳存仁先生,所撰的〈全真教與小說西遊記〉一長文,即是針對陳氏一書的觀點而寫作,文中對於陳敦甫之西遊觀點,有贊成,亦有反對。
陳敦甫的西遊學,主要體現在其《西遊記釋義》一書,誠如前文所說,該書也是陳敦甫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一本書。 在該書起始,即可看到陳敦甫及其弟子陳志濱的幾篇文章,文章的核心主題,便是在論證龍門宗的丘長春祖師正是《西遊記》一書的原始作者,而非胡適 等人所認為的吳承恩,以及《西遊記》乃是一部如假包換的道家內煉經典。 陳氏如是的主張,顯係承傳自其師唐炳和及其所屬的龍門宗伍柳法脈,但在這幾篇文章當中,二陳亦列舉出如下幾項重要證據,來支持自己的 主張:1、古本《西遊記》,前有一元代文人虞集的序文,該序說到,《西遊記》乃元朝開國時人邱處機所作。 2.「心猿意馬」之說,最早見於五代之《鍾呂傳道集》一書,孫悟空即是心猿的象徵,且該書正是《西遊記》一書之根源,因此,《西遊記》乃 是道家典籍。 3.明初永樂時人朱玄育,在其著作當中,即曾提及,「邱祖說,吾作《西遊記》,凡有九竅者,皆可修真。」文中之「凡有九竅者, 皆可修真」一語,同見於《西遊記》第三回末。 4.約與吳承恩同時代之伍沖虛,在其《天仙正理直論》《煉己直論》當中,有「邱真人西遊雪山而作《西遊記》以明心曰心猿」。 5.明成祖敕令編輯的《永樂大典》當中,早已存在著「魏徵夢斬涇河龍王」的故事。 以上諸證,柳存仁在〈全真教與小說西遊記〉一文當中,認為並非全無價值,且曾就其觀點深入加以討論,比如,他曾指出,龍門宗道士朱玄育,其生存年代,應當是 清初,而非拙哉所說的明初。 而虞集之序文,則未見於其文集當中,該文之真假,仍有待商榷。 總而言之,柳存仁並不贊同丘處機是《西遊記》一書之原始作者的說法,但肯定在最早之金陵世德堂百回本《西遊記》之前,已存在一全真教版本的《西遊記》 ,而且,百回本之《西遊記》當中,的確充斥著道教內丹修煉術語,和全真教的關係十分密切。 筆者基本上接受柳存仁的看法,認為丘處機應當不是《西遊記》的作者,但《西遊記》一書,絕非一本單純的神怪或諷世小說,在奇偉瑰怪、曲折離奇的情節背後, 的確隱含著道教內丹修行的秘義。 以下,即來看看陳敦甫如何以內丹修煉的觀點,來詮釋《西遊記》一書。
在百回本《西遊記》的第23及第31回開始,即可見到如下的二首詩詞及文字:
「奉法西來道路賒,秋風淅淅落霜花。乖猿牢鎖繩休解,劣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黃婆赤子本無差。 咬開鐵彈真消息,般若波羅到彼家。
這回書,蓋言取經之道,不離了一身務本之道。 」
「義結孔懷,法歸本性。金順木馴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共登極樂世界,同來不二法門。經乃修行之總徑,佛配自己之元神。兄和弟 會成三契,妖與魔色應五行。剪除六門趣,即赴大雷音。」
這兩段文字,是陳敦甫在詮釋《西遊記》一書時,常引用來做為自己之詮釋觀點的重要理論依據。 在他的理解當中,從這兩段文字,便可見出,《西遊記》一書之所述,實完全離不開自己身體內在,玄奘師徒四人到西方取經的故事,其實正隱 寓著,道教內丹所講述的,修煉自己的元精、元氣、元神,終而至於返本還源,回復自己之真實本性的過程。 其中,觀音所代表的,是內丹修煉中最重要之「觀」、及「神」的作用;江流唐僧,代表人之虛幻肉身;孫悟空代表「人心」,即「心猿」,由於 屬火之心在五行生剋當中能剋當中能剋制屬金之肺,是故又稱之為「金公」;豬八戒悟能,「在人身為腎,乃藏精之所,在易卦為坎,為 次男,為豕。在五行為水,腎為肝之母,故稱木母」;沙悟淨者,「指沙為姓,言其潔白無瑕,在五行為土,又名內黃婆,金 木間隔,須得土以和之,在五臟屬脾”;唐僧之坐騎龍馬,喻寓「真意」,「與心猿為表裡,心未動是性,已動是意」;至於紅孩兒 、黃袍怪、黑河妖等在取經過程當中所遭逢的種種妖魔,正如上引文所說的「妖魔色應五行」,實暗寓著內丹修煉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各種心魔及五行之 魔。 其他如金箍棒、覬鬥雲及九齒泌金鈀等等,亦各有其隱寓之對象。 是以,在陳敦甫的理解當中,「《西遊記》以唐僧、悟空、悟能、悟淨、龍馬、觀音菩薩為全書之主要人物,而觀音、龍馬、悟空皆神與性也。總而言之,只有 精氣神、色身為四相,所謂和合四象而修之,其餘一百回所敘述,皆形容如何修此四相也。」以上所述,實為陳拙哉對於《西遊記》一書 之主要的詮釋架構及原則,依此架構,拙哉再針對各章回,一一進行較細部的解釋。 儘管拙哉有關《西遊記》的全部詮釋內容,其中實不乏錯誤及比附的地方,筆者並非完全贊同,但對於他的基本詮釋架構,卻覺頗能符應本節開始所引出之《西遊記》 二詩詞的內涵,因此實有其合理可信之處。 其他類似的情況,實不勝枚舉,柳存仁的〈全真教與小說西遊記〉一文,亦已詳細列舉出《西遊記》各回當中之與馬丹陽及張伯端等全真內丹家之詩詞的關係 。 是以,若欲真正了解《西遊記》一書,若完全拋開道教的內丹術,實不可能。 陳敦甫西遊學之有其獨特價值,其故亦在於此。
全真脊梁--丘處機大傳
作者:常大群
責編:楊登保
ISBN號:9787802543867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版印次:1版 3次
開本:32開
裝幀:平裝
頁數:315
出版時間2011-05
印刷時間2023-02
編輯推薦
這本傳記既是學術研究成果,也為宗教界和社會修持者提供一本參考書,也是社會一般讀者了解丘祖一生的通俗讀物。
這本傳記非常忠於當時的歷史事實,丘祖的言行思想也是根據可信的歷史資料寫成,通俗易懂。
內容介紹
丘處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偉大的道教大家,他對道教的發展,對中國神仙修煉文化的發展,對當時社會歷史的發展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國歷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
本書為丘祖立傳,再現了他完整的一生。 作者的筆墨時時處處貫穿了一個「道」字,隨著丘處機的一言一行,把修道的關要用通俗明了的語言告訴讀者。
目錄
總序
前言 金蓮獨步頌高歌
*章 孤貧樂道 拜師寧海
一、少年離家,身前往昆嵛山
二、重陽出世,東邁山東度金蓮
三、遇師人道,師徒同修煙霞洞
四、隨師傳教,三教五會演全真
五、重陽歸隱,丘劉譚馬還終南
第二章 洞居磻溪 山潛龍門
一、苦修磻溪長春洞
二、龍門山居中得道
三、終南祖庭的傳道與受詔
第三章 東歸棲霞闡述九流
一、西海慘淡,長春東歸故裡
二、建濱都宮,廣結善緣闡述玄風
三、談笑之間,撫平叛亂震天下
第四章 西行萬裡雪山論道
一、聖旨*,成吉思汗請長春
二、萬里西行,嚐盡旅途多少苦
三、一言止殺,保全民族建奇功
四、獨步四海,全真極盛
第五章 全真法脈龍門傳承
一、明朝全真道的沉伏
二、清代的龍門中興
三、近現代龍門派的持續發展
第六章 長春真人的著述及其內丹思想
一、《蟠溪集》的修道養生藝術世界
二、《大丹直指》的丹法體系
三、《攝生消息論》的養生思想
四、《丘祖內功週天火候歌訣》的火候秘訣
五、《丘祖寶詰》的虔誠傳誦
第七章 金蓮正宗今猶在
一、全真道三大祖庭
二、陝西全真道聖跡
三、山東半島全真道聖跡
四、香港蓬瀛仙館和青松觀
五、其他供奉丘祖的道觀
第八章 文藝作品與民間習俗中的丘祖
一、河南墜子與山東快書的始祖
二、玉器業的祖師
三、丘祖與北京燕九節
四、不同時代文藝作品中的丘祖
第九章 民間傳說中的丘祖
一、昆嵛山尋師記
二、拜師
三、摸錢岩
四、神仙與長春仙井
五、仙井與木井
六、丘處機智勝西王母
七、丘處機的故事
附錄:丘處機年譜
精彩文摘
*章 孤貧樂道 拜師寧海
一、少年離家,身前往昆嵛山
在今日的山東半島有一座史稱「海上仙山之祖」的昆嵛山。 它像一隻萬年老龜從東海爬上岸來,躺在半島東段、煙台牟平與威海文登的交界處。 那隆起的老龜背脊,群峰聳立,延綿百里。 一座座峰頭又像無數巨人,肩並肩地眺望大海。 而這隻老龜的三隻腳還在海裡,那就是昆嵛山嚮北延伸至海的三大仙山:蓬萊、方丈和瀛洲。
昆嵛山不愧是一座仙山。 當年秦始皇為求長生,曾走到昆嵛山的山頭,遙望著黃海與渤海的分界處。 希望仙山上的神仙能在海上出現。 來到文登的時候,秦始皇還召天下賢人文士登上一座小山,吟詩作賦,為他歌功頌德,「文登」市由此得名。 至今,在文登市區北邊山上還有「召文台」遺址。 秦始皇進入昆嵛山的時候,修了一條進山的官道。 現在,昆嵛山北麓仍有兩個稱為「官道南」、「官道北」的村莊。
昆嵛山有七十二峰,層巒疊嶂。 其中,紫金峰奇松怪石,地勢巍峨,山峰秀麗,全真派北五祖之首王玄甫曾在此修煉,至今還存有東華洞、玉皇閣等遺跡。 王玄甫得太上之道,隱居昆嵛,後來到五台山修練。 在終南山凝陽洞. 王玄甫傳道於鍾離權。 鍾離權傳於呂洞賓,呂洞賓傳劉海蟾,劉海蟾傳王重陽,也就是世稱的北五祖。 王玄甫從山東傳道到陝西,而王重陽又從陝西到昆嵛山傳道,這真是一個歷史的循環。
昆嵛山上還有麻姑的遺跡。 麻姑是古代的著名女仙,葛洪《神仙傳》稱其為王方平之妹,東漢時在昆嵛山東麓修煉,至今還存有麻姑塚和墓碑。 據《重修坡裡廟碑記》,政和六年(1116),宋徽宗敕封麻姑為“虛妙真人”,並立碑於山下。 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是麻姑昇仙日。 這一天,上山祭拜麻姑的信眾漫山遍野。 據稱,祈福求子很是靈驗。
在昆嵛山寂靜而秀美的山路上,走來了一位稚氣未脫的少年。 他雖然衣著破舊,但眼光中透出十分的靈氣,帶著企盼。 他是日後英名天下的全真道一代宗師-丘處機。
當時丘處機還沒有名字,因為出生於丘家,鄉親叫他丘哥。 丘處機生於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正月十九日,山東棲霞濱都里人。 該地在金代屬山東東路的登州。 家中世代為農,出身貧寒。
傳說丘處機出生時,紅光滿天。 不幸父母早亡,丘哥成了孤兒。 他在後來寫的《滿庭芳》一詞中說:「幼稚拋家,孤貧樂道,縱心物外飄蓬。」①由於貧窮,丘處機從小並未讀過多少書。 那麼,丘處機為什麼自幼慕道,敬仰玄風呢? 這與山東半島的神仙文化環境不無關係,可以說,正是他家鄉的昆嵛山,正是山東半島沿海地區的神仙文化氛圍和歷史累積造就了丘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