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大學問·張聞玉史學三書:古代天文曆法講座+銅器曆日研究+西周王年論稿(套裝共3冊)
NT$ 1870  

大學問·張聞玉史學三書:古代天文曆法講座+銅器曆日研究+西周王年論稿(套裝共3冊)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34331

版次:3

商品編碼:13083374

包裝:軟精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1-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6

字數: 340000


編輯推薦

哲學家康德在自己的墓碑上鐫刻著“唯有頭頂的星空與內心的道德律,愈是思索,愈是欽佩敬畏”。觀測星空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在數千年的農業時代裡,仰望星空,編制曆法以定年月日時,總結四季寒暑更替,預測旱澇雨雪冰霜 ,幾乎是每個成熟的文明必須掌握的技能。燦爛的中華文化中,立足於古代天文曆法知識者,更是不知凡幾。企望深入中華歷史、中華文化,不可不了解此門學問。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非常發達,很多發明和創造在當時的世界上都是領先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文化和觀念裡仍然滲透著古代天文曆法的影響。

本書的作者是已故古代天文曆法研究領域泰斗張汝舟先生的弟子,是目前國內本領域屈指可數的幾位領軍專家之一。本書是他給學生講課的記錄,詳細解說古代天文曆法的知識,語言通俗易懂;並附有許多有用的圖表,便於讀者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本書不但對正確理解古籍中經常出現的天文和紀時記載有極大的幫助,而且還可作為了解天文曆法知識的基礎讀物和範本。

作者簡介

張聞玉,1941年生,四川巴中人,貴州大學教授,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化書院(北京)導師。 1979年秋至1981年春在滁州師專張汝舟先生門下問學,1985年至1986年在吉林大學向金景芳先生學《易》。著作集結為五卷本《張聞玉文集》(小學卷、天文曆法卷、文學卷、史學卷、經學卷)。

目錄

新版序……湯序波


序……王氣中


前 言


講 為什麼要了解古天文曆法


一、時間與天文曆法


二、天文與曆法


三、天文常識


四、歷的種類


五、古天文學與星占


六、古代天文學在閱讀古籍中的作用


七、怎樣學好古天文曆法


第二講 紀時系統


一、紀年法


二、紀月法


三、紀日法


四、紀時法


第三講 觀像授時


一、地平方位


二、三垣二十八宿


三、《堯典》及四仲中星


四、《禮記·月令》的昏旦中星


五、北極與北斗


六、分野


七、五星運行


八、《詩·七月》的用歷


九、觀像授時要籍對照表


第四講 二十四節氣


一、先民定時令


二、土圭測量


三、冬至點的測定


四、歲差


五、節氣的產生


六、二十四節氣的意義


七、節氣的分類


八、節氣的應用


九、雜節氣


十、七十二候


十一、四季的劃分


十二、平氣與定氣


第五講 四分歷的編制


一、產生四分歷的條件


二、《次度》及其意義


三、四分歷產生的年代


四、四分歷的數據


五、《歷術甲子篇》的編制


六、入蔀年的推算


七、實際天象的推算


八、古代曆法的置閏


九、殷歷朔閏中氣表


第六講 四分歷的應用


一、應用四分歷的原則


二、失閏與失朔


三、甲寅元與乙卯元的關係


四、元光歷譜之研究


五、疑年的答案及其他


第七講 曆法上的幾個問題


一、太初改歷


二、八十一分法


三、關於劉歆的三統歷


四、後漢四分歷


五、古歷辨惑


六、歲星紀年


七、關於“月相四分”的討論


附 錄?


西周金文“初吉”之研究


再談金文之“初吉”


再談吳虎鼎


彔簋及穆王年


伯呂父盨的王年


關於成鐘


關於士山盤


穆天子西征年月日考證


——週穆王西遊三千年祭


從觀像授時到四分曆法


——張汝舟與古代天文曆法學說


附表一 觀像授時要籍對照表


附表二 殷歷朔閏中氣表


附表三 術語表


主要徵引書目


後 記


精彩書評

這部書為一般讀者大眾介紹一些天文曆法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簡明的推步方法。讀者可以通過這部書對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的體系獲得初步的理解,對於古書中有關天文曆法的問題作出確切的解釋。這是一部有用的值得一讀的關於我國古代曆法的好書。

——王氣中(南京大學教授)



王氣中

古代天文曆法是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鬥爭中偉大的發現和創造,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水平,是古代文明的標誌。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天文曆法的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祖先被稱為“全世界最堅毅、最精明的天文觀測者”。遠在四五千年以前,我國歷史進入有文字記載的初期,我們的祖先已經知道觀測天象,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轉和氣候的變化以及草木的榮枯和鳥獸的生滅,創造了曆法。在現存的古代典籍中保存下來的關於古代天文曆法的文獻資料,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我國古代,由於生產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分工,天文曆法的管理和編訂很早就設有專職人員。到了階級社會,這些專職管理天文曆法的人員逐漸成為統治者的附庸和臣僕,所謂“文史星曆”,不得不聽從最高統治者的指揮命令,因此觀像授時成為國家權力的一部分,改正朔,頒布曆法,成為權力的象徵。加以古人對於自然現象的觀察和理解都還不夠精明,在很長的時間內古代天文曆法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往往和封建迷信糾纏在一起。後之學者在傳注古代典籍的時候,因為受到這種影響和局限,不能作出正確的解釋。歷代相傳,以訛傳訛,成為閱讀古書的障礙。一直到現在,我們雖然已經對於我國古代天文曆法有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由於不能突破前人的束縛,許多重要的問題,尤其漢代以前的曆法,仍然得不到確切的解答。

已故貴州大學張汝舟教授為讀通古書,對我國載籍中涉及天文曆法的部分,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運用深湛的古漢語專業知識和精密的考據方法,結合現代天文科學的成就和地下出土的文物資料,對過去學者的研究成果作了細緻的分析研究,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建立了古代天文曆法的科學體系。根據他的體係來解釋漢以前的古代典籍,大都能夠破除迷障,貫通大義,一掃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研究中的重重霧障,為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的研究開拓一個新的局面。如他認為西周時代並不是用所謂“周正”,而是仍然用殷歷,以建醜為正。因此,對於《詩經》中的《豳風·七月》、《大戴記》中的《夏小正》以及《禮記》裡面的《月令》等篇都能得到符合實際的解釋。如他認為王國維的“月相四分說”是想當然的誤解,並沒有科學的根據,批判根據王氏“月相四分說”而建立起來的當代古歷研究中的種種錯誤。如他對於日本天文史學者新城新藏定周武王克商之年在公元前1066年的錯誤,從多方面給以論證,指斥我國現代一些書刊仍然沿襲新城氏之說的謬誤。如他對於劉歆的“三統歷”,我國相傳的“三正論”、“歲星紀年”、二十八宿分“四象”,以及古代相傳的積年術和占卜法等等,都據理分析批判,指出它們在古代天文曆法研究中的有害影響。所有這些,都是張汝舟先生對於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研究的巨大貢獻。

聞玉同志受業於張汝舟先生,親承教言。根據師說,發揮他的心得體會,曾寫了《古代天文曆法淺釋》,先後在南京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兩校中文系、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為碩士研究生作過專題講演,深受同學們的歡迎。這部《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是他在講析的基礎上,參證古籍,考釋出土文物並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補充修訂寫成的。

天文曆法是一門專科的學術。我國古代天文曆法又有自己的特殊體系和習慣用語,只有運用我國傳統的體系的推步方法,許多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張汝舟先生《二毋室古代天文曆法論叢》是一部學術專著,雖然力求淺顯易懂,但不能同時兼顧古代天文曆法基礎知識的解說。因此,初學的人或對古代典籍涉獵不多的讀者,閱讀他的《論叢》仍然感到困難。這部《講座》可以說是張先生《論叢》的衍義。

《講座》分章對張先生《論叢》作系統的說明。它為一般讀者大眾說法,補充介紹一些天文曆法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簡明的推步方法。讀者可以通過這部書對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的體系獲得初步的理解,對於古書中有關天文曆法的問題作出確切的解釋。如果進一步深入下去,讀張汝舟先生的《論叢》就會更容易理解,對於我國古代曆法的探索和研究,也會取得入門的途徑。

這部書的特色和價值,讀者會自己去體會印證,無待煩言。但可以肯定地說,它是一部有用的、值得一讀的關於我國古代曆法的好書。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於南京大學



銅器曆日研究


作  者:張聞玉 著


出 版 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9月01日


頁  數:43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59851093


主編推薦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之前西周社會的王序與王年,到底是怎樣的?西周青銅器上王年、月序、月相、日干支俱全的銘文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銅器銘文上的曆日就是銅器鑄造的年份嗎?武王伐紂到底在哪一年?西周中期的各王排序是共、懿、孝、夷,還是共、孝、懿、夷?厲王在位到底多少年?漢劉歆《三統歷》、王國維《生霸死霸考》給後世的銅器曆日研究造成怎樣的誤導?小盂鼎、虎簋蓋、晉侯蘇鍾、善夫山鼎、師虎簋、曶鼎、士山盤、成鐘、吳虎鼎、鮮簋、虞侯政壺、子犯和鍾、王子午鼎、?簋、畯簋、伯呂父盨、乘盨……對這些銅器銘文的曆日,......


目錄

●我所了解的張聞玉先生(新版代序)/劉國忠... 001

序一 /王宇信 ... 005

序二 /常金倉 ... 009

關於書名的說明 ... 015

前 言 ... 019

緒論 ... 001

第一編 銅器曆日研究的有關問題 ... 003

一、說推步 ... 004

二、求天象 ... 009

三、釋月相 ... 016

四、考建正 ... 023

第二編 銅器曆日研究條例 ... 027

一、辰為朔日例 ... 029

二、兩器同年例 ... 034

三、似誤不誤例 ... 036

四、兩器矛盾例 ... 037

五、上下貫通例 ... 040

六、再失閏例 ... 042

七、器銘自誤例 ... 044

八、既生霸為既死霸例 ... 046

九、丁亥為亥日例 ... 048

十、庚寅為寅日例 ... 051

第三編 銅器曆日的具體討論 ... 055

一、關於 進方鼎 ... 056

二、關於小盂鼎 ... 066

三、關於虎簋蓋 ... 075

四、關於晉侯蘇鍾 ... 081

五、關於善夫山鼎 ... 102

六、關於師虎簋 ... 105

七、關於曶鼎 ... 113

八、關於士山盤 ... 134

九、關於成鐘 ... 142

十、關於吳虎鼎 ... 147

十一、再談吳虎鼎 ... 157

十二、關於鮮簋 ... 163

十三、關於虞侯政壺 ... 170

十四、關於子犯和鍾 ... 174

十五、關於王子午鼎 ... 188

第四編 銅器曆日與西周王年 ... 193

一、西周銅器曆日中的斷代問題 ... 194

二、西周金文“初吉”之研究 ... 219

三、再談金文之“初吉” ... 232

四、西周七銅器曆日的推算及斷代 ... 238

五、?簋及穆王年代 ... 254

六、共孝懿夷王序、王年考 ... 262

七、畯簋與西周王年 ... 286

八、伯呂父盨的王年 ... 304

九、《乘盨》曆日與厲王紀年 ... 308

十、眉縣新出銅器與宣王紀年 ... 334

第五編 西周王年足徵 ... 345


附 錄

西周年代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評張聞玉教授《銅器曆日研究》 /張新民 ... 381

我與張聞玉教授 / 韓祖倫 ... 393

後 記 ... 398

新版後記 ... 402


內容簡介

張聞玉先生採用“三證合一”的論證方法,將文獻記載、青銅器銘文與實際天象三者緊密結合,整理、分析數十件王年、月序、月相、日干支俱全的西周銅器銘文,利用十項“銅器曆日研究條例”規則,以“月相定點”為核心理論,一一落實這些銅器記載的絕對紀年。針對自西漢劉歆以來及至“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種種結論,作者指出“二重證據法”的不足及“月相四分”的失誤,在強調“月相定點”的基礎上,考證出西周的王序和王年,對考古界和歷史研究界的斷代既有補充,也有糾正。

西周王年論稿


作  者:張聞玉 著


出 版 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1月01日


頁  數:456


裝  幀:軟精裝


ISBN:9787559855374


主編推薦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之前西周社會的王序與王年,到底是怎樣的?西周一共有多少年?西周青銅器上王年、月、月相、日干支俱全的銘文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武王伐紂到底在哪一年?西周中期的各王排序是共、懿、孝、夷,還是共、孝、懿、夷?昭王在位到底多少年?王國維《生霸死霸考》給後世的西周年代學研究造成怎樣的誤導? “月相定點”對研究西周王年有何意義? ……本書將一一揭曉答案,如傳統的觀點認為武王克商是在公元前1046年,而作者考證是在公元前1106年;又如,傳統觀點認為西周中期的各王排序是共、懿、孝、夷,而作者......


目錄

●三代興衰係於斯(新版序)/張聞玉張金寶(執筆)001

序一/李學勤005

序二/楊昇南009

前言013

上編理論與方法

西周年代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002

再談西周王年016

《魯世家》與西周王年034

王國維《生霸死霸考》志誤058

兩周昭穆制與王序“共、孝、懿、夷”082

試論金文對號與西周紀年諸問題

——評何幼琦先生《金文對號法述評》092

關於《武成》的幾個問題

——兼評《釋〈武成〉與金文月相》114

誰揭開了“兩度日出”之謎138

中編西周王年考

帝辛、文王年代考142

關於周文王的紀年152

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06年165

關於成王的紀年192

昭王在位年數考206

穆天子西征年月日考證

——週穆王西遊三千年祭216

共孝懿夷王序、王年考233

宣王紀年有兩個體系258

下編西周王年概覽

西周王年足徵264

西周朔閏表299

附錄

西周紀年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

——讀《西周紀年研究》/楊昇南404

追回逝去的歲月

——讀《西周王年論稿》/常金倉416

西周年代研究的新貢獻

——讀《西周王年論稿》/湯序波420

西周歷史年代學的扛鼎之作

——我讀《西周紀年研究》/張金寶423

新版後記427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堅持以“月相必須定點”為指導,採用文獻、天象、銅器銘文“三證合一”的研究方法,釐清西周紀年問題,為紛亂的西周王年排序定位,揭示武王克商準確年代、宣王紀年有兩個體係等重要問題,整理出西周諸王年表、西周諸王事略以及製作出西周朔閏表。本書還從方法論的角度出發,歸納研究西周紀年應該注意的諸多問題。書中集中展現了張聞玉先生在西周年代學研究上的成果,是西周紀年研究學術領域內難得的佳作。 “張聞玉史學三書”:《古代天文曆法講座》《銅器曆日研究》《西周王年論稿》論證各有重點,引述材料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了作者獨具特色的史學研究體系。 《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是基礎,《銅器曆日研究》和《西周王年論稿》是對天文曆法知識的具體應用和實踐,立體展現天文曆法知識對西周歷史研究的突出貢獻,驗證了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的科學性。 “史學三書”是進一步研究古代天文曆法、西周青銅器、西周歷史的極好參考和工具,乃至對夏商周三代史......

大學問·張聞玉史學三書:古代天文曆法講座+銅器曆日研究+西周王年論稿(套裝共3冊)
NT$187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