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蘇東坡傳
作者:林語堂
頁碼: 368 頁
裝幀: 精裝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書名: 蘇軾詞全集
作者:譚新紅
頁碼: 480頁
裝幀: 硬殼精裝
出版社: 崇文書局
用紙:膠版紙
目錄
甲編 知密州前的詞作
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
華清引(平時十月幸蓮湯)
一斛珠(洛城春晚)
南歌子(紺綰雙蟠髻)
南歌子(琥珀裝腰佩)
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減字木蘭花(雲鬟傾倒)
荷華媚(霞苞電荷碧)
行香子(一葉舟輕)
祝英台近(掛輕帆)
江神子(鳳凰山下雨初晴)
瑞鷓鴣(城頭月落尚啼烏)
菩薩蠻(繡簾高卷傾城出)
瑞鷓鴣(碧山影裡小紅旗)
臨江仙(四大從來都遍滿)
江神子(玉人家在鳳凰山)
天仙子(走馬探花花發未)
行香子(攜手江村)
浣溪沙(門外東風雪灑裾)
昭君怨(誰作桓伊三弄)
少年遊(去年相送)
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醉落魄(輕雲微月)
減字木蘭花(曉來風細)
蝶戀花(雨後春容清更麗)
浣溪沙(畫隼橫江喜再遊)
菩薩蠻(玉童西迓浮丘伯)
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
訴衷情(錢塘風景古來奇)
醉落魄(分攜如昨)
江神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菩薩蠻(秋風湖上蕭蕭雨)
菩薩蠻(娟娟缺月西南落)
鵲橋仙(緱山仙子)
清平樂(清淮濁汴)
南鄉子(回首亂山橫)
訴衷情(小蓮初上琵琶弦)
南鄉子(寒雀滿疏籬)
漁家傲(送客歸來燈火盡)
南鄉子(東武望餘杭)
浣溪沙(縹緲危樓紫翠間)
浣溪沙(白雪清詞出坐間)
勸金船(無情流水多情客)
南鄉子(裙帶石榴紅)
……
乙編 知密、徐、湖至貶黃州之前的詞作
丙編 貶居黃州時的詞作
丁編 離開黃州之後的詞作
戊編 作年不詳詞及殘句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蘇軾詞全集》:
(題解)
傅藻《東坡紀年錄》:“熙寧七年甲寅,送述古迓元素作《訴衷情》。”王文誥《蘇詩總案》謂甲寅七月“楊繪自應天來代,作《訴衷情》詞”。孔《譜》、薛本、鄒王本均編於熙寧七年(1074)七月,作於杭州。
(註釋)
①元素:《乾道臨安志》卷三:“熙寧七年六月己巳,以知應天府、翰林侍讀學士、尚書禮部侍郎楊繪知杭州。”《宋史》卷三二二“楊繪傳”:楊繪字元素,綿竹人。少而奇警,讀書五行俱下,名聞西州。進士上第,通判荊南。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擢翰林學士,為御史中丞。時安石用事,行免役法,繪陳十害,遂罷為侍讀學士、知毫州,歷應天府、杭州,年六十二,卒。有集八十卷。
②太守例能詩:傅注:“白樂天為杭州太守,以詩名。初樂天為蘇守,劉禹錫以詩寄樂天雲:‘蘇州太守例能詩,西掖吟來替左司。”’
③負弩:《漢書》卷五十七下“司馬相如傳”:“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至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
④孟棨《本事詩·情感DY》:“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謂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B人權豪之家,斯永絕矣。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鏡,人執其半,約曰:‘他日B以正月望日賣於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於都市。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仍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聞者無不感嘆。乃與德言、陳氏偕飲,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新官,楊繪。舊官,陳襄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在蘇東坡這些方面,其他詩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這些品質之薈萃於一身,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不可多見的。而蘇東坡正是此等人! ——林語堂
要了解一個已經死去一千年的人,並不困難。試想,通常要了解與我們同住在一個城市的居民,或是了解一位市長的生活,實在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個古人,不是有時反倒容易嗎?姑就一端而論,現今仍然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結,一旦遇有危機來臨,誰也不知道他會如何行動。醉漢會戒酒自新;教會中的聖人會墮落;牧師會和唱詩班的少女私奔……活著的人總會有好多可能的改變。還有,活著的人總有些秘密,他那些秘密之中最精彩的,往往在他死了好久之後才會洩露出來。這就是何以評論與我們自己同時代的人是一件難事,因為他的生活離我們太近了。論一個已然去世的詩人如蘇東坡,情形便不同了。我讀過他的札記、他的七百首詩,還有他的八百通私人書簡。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愛他。喜愛哪個詩人,完全是出於一種癖好。我想李白更為崇高,而杜甫更為偉大——在他偉大的詩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憫人的情感方面更為偉大。但是不必表示什麼歉意,恕我直言,我偏愛的詩人是蘇東坡。
本書是一部傳記,講述了蘇東坡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性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從各個方面講述了蘇東坡的全部。本書內容詳實,圖文並茂,值得讀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