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譯者: 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14/10/3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371955
規格:平裝 / 304頁/ 25k正/ 14.8 x 21 x 1.52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心理學> 經典學派/大師思想
內容簡介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與佛洛依德、榮格齊名,並稱「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除了是心理學發展承先啟後之人,更堪稱自我啟發之父!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
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
這個世界明明復雜混亂,哪裡單純了?
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
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
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哲學家。 1956年生於京都,居於京都。高中開始以哲學為志向,進入大學後,經常成為老師家中的不速之客,不時與老師展開唇槍舌戰。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積極從事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著述、演講,並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年輕人」心理諮商,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
古賀史健
自由撰稿人。 1973年生。專門以聽寫記錄的方式從事書籍撰寫,參與過許多暢銷的商業書刊,以及非小說類書籍的出版。所撰寫的訪談稿,向來以臨場感及節奏感十足而頗受好評。
譯者簡介
葉小燕
日語教學與翻譯工作是我快樂的泉源。目前為兼職譯者、日語教師、台灣高等法院特約通譯。
目錄
楔子
第一夜 否定心理創傷
不為人知的「第三巨頭」/為什麼「人是可以改變的」?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不受過去支配的生活方式/蘇格拉底與阿德勒/你「甘於現狀」嗎? /你的不幸,是自己「選」的/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你的人生決定於「當下」
第二夜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為什麼討厭自己?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當成藉口的自卑情結/自傲的人,同時也感到自卑/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從權力鬥爭到復仇/認錯不等於「承認失敗」/如何跨越迎面而來的「人生任務」/紅線與頑強的鎖鏈/不要漠視「人生的謊言」/從擁有的心理學到使用的心理學
第三夜 割捨別人的課題
否定「認同的需求」/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什麼是「課題的分離」? /割捨別人的課題/一舉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斬斷難題/認同的需求讓你不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人際關係的王牌由「我」掌握
第四夜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個體心理學與整體論/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為什麼只關心「我」? /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不能責罵,也不能稱讚/「鼓勵」的方式/為了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只要存在,就有價值/人無法靈活運用「我」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過多的自我意識,反而牽制自我/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 /工作的本質在於對他人的貢獻/年輕人要超越成年人/工作狂是人生的謊言/由這一瞬間開始變得幸福/想成為「特別的存在」的人有兩條路/甘於平凡的勇氣/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舞動的人生/為「此時、此刻」點上最閃亮的聚光燈吧/人生中最大的謊言/為無意義的人生增添「意義」
後記 跨出那一步的勇氣古賀史健
後記 從這個瞬間開始變得幸福吧!岸見一郎
內容簡介
《被討厭的勇氣》正宗續集 + 完結篇,再度讓人生為之一變!
兩位作者特別撰寫〈致台灣地區讀者序〉!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若說《被討厭的勇氣》是了解阿德勒思想的「地圖」,本書就是帶領你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之路的「指南針」!
《被討厭的勇氣》日韓均破百萬冊,台灣地區連續100週高踞排行榜,熱銷40萬冊以上;雙書全亞洲熱銷破350萬冊,紀錄持續更新中!
實踐阿德勒心理學,讓人生再度為之一變!
◆人人都誤解了阿德勒。
◆所謂的自立,就是「擺脫以自我為中心」。
◆愛,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決定。
◆平凡無奇的日子,就是考驗。
勇敢去愛吧!
去愛的勇氣,就是讓自己變得幸福的勇氣!
唯有藉著去愛他人,才能擺脫以自我為中心;
唯有透過去愛他人,才能促成自立;
也因著去愛人,才終於能得到幸福。
無論任何人,從這一瞬間開始就能獲得幸福。
只不過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
睽違三年,辭去大學圖書館工作、成為國中老師的年輕人再度來到哲學家的書房。
這些年,他在教育現場實踐阿德勒理論,卻備受挫折,如今正為是否該放棄而苦惱不已:
「阿德勒的思想是一場大騙局,甚至是會帶來毒害的危險思想!」
「阿德勒的思想在現實社會中根本派不上用場,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阿德勒的思想根本是不經用的論點、流於空泛的理想論!」
對於年輕人的控訴,哲學家表示:「是你誤解了阿德勒。」
日常生活中究竟該如何實踐阿德勒心理學?要如何才能步上幸福之路?而阿德勒所歸納的結論──為了幸福,人人都必須做出「人生中*重大的抉擇」,究竟又是什麼?
如猛藥般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哲學問答,再度揭幕!
名人推薦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陳志恆(輔導教師、《此人進廠維修中!》作者)、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勇氣再推薦
《被討厭的勇氣》是為了讓讀者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綜觀阿德勒思想,也就是宛如「地圖」般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本書則是為了能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意即讓我們知道如何朝著前作所提示的目標前進,也可說是行動方針。 ──岸見一郎
《被討厭的勇氣》論及人生中的多項課題,其核心的關鍵提問可說是:「該怎麼做,人才能獲得自由?」相對於此,本書所要探究的問題則是:「該怎麼做,人才能變得幸福?」──古賀史健
讀者好評:果然是名著!
◆*戳中我痛處的,是完全否定「命運」這回事。 「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開創的」,讀過這本書之後,應該沒有人的人生仍絲毫不為所動吧?
◆從根本來說,本書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人際關係,都是有如猛藥般的書。
◆在內容上,本書對於前作《被討厭的勇氣》中所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學重點之一──人生任務和社會意識有更深的探討,對於工作的目的,也讓我豁然開朗,不但很合理,更讓我對工作的態度有了改變。
◆本書的關鍵詞是「教育」和「愛」。所謂的教育,並不是由教導的一方去鞭策,而是教學雙方互相學習、共同育成。個人也是一樣,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尊重個人才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整個社會都會大大地往好的方向改變。
◆已經購買前作的人,務必再續讀本書;還未讀前作的人,也請務必連前作一起讀。本書有許多和教育相關的內容,特別推薦教師們閱讀。
作者: 岸見一郎
譯者:黃美蓉
出版社: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408189
叢書系列:心視野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被討厭的勇氣》人際關係行動版
阿德勒說:「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是時候,下決心根治長期困擾自己的人際痛症:
戒掉委曲求全、向情緒勒索說不、勇敢為自己發言……
你想改變哪一個?
★作品銷量突破155萬本!
★真正解決生活困境,「改變人生」的經典書,終於誕生!
★NHK《早安日本》專題播放,引起廣大日本觀眾熱烈迴響!
★日本亞馬遜暢銷榜書!
困擾我們、阻礙我們人生的,都是生活中的細瑣小事!
百萬日本人高喊:請直接告訴我,我的煩惱該怎麼解決!
「日本自我啟發之父」岸見一郎,
將許多讀者反應有讀沒有懂的「被討厭的勇氣」,
轉化為一看就懂的常理,
教導你如何活用阿德勒心理學,一一破解生活中的大小煩惱。
本書收錄橫跨十歲~八十歲各年齡層、各種工作位階的88個人生提問,
關於沒自信、同儕排擠、工作不順、嫁不出去、老公無能、生不出小孩、婆媳糾葛……
生活中所有的煩惱,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解答。
你的人生當中,是否發生過以下困擾?
沒自信是一種病嗎?
◎老是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而變得不敢說真話,岸見一郎提醒你:
你並不是沒自信、擔心別人怎麼看,所以不敢說真話。而是以「沒自信、擔心別人怎麼看」為理由,然後「不說出真心話」。只要有一位可以說真心話的朋友就好,你完全不需要對所有的人說真心話。而且,根本就不可能對所有人說真心話。雖然不說話就不會引起風波及產生摩擦,但什麼都不說,對人際關係的長期發展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讓人摸不著頭緒的人,會令人害怕,並漸漸避而遠之。
流言好可怕
◎好朋友在背後說我壞話,我受到打擊而有了交友傷痕,岸見一郎教你:
實際上你並不知道,朋友有沒有說壞話。如果你想要繼續這段友誼,可以當面問他。你會難過,恐怕是,早在你聽到那些話之前,心中對那位朋友的感覺早已出現變化。請記住,會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只是少數。不要將自己的遭遇視作普遍情形。因為你不想再遭遇一次這樣的事情,所以認為只要逃避人際關係,就可以不再遇到,真的好的人際關係是,反而你要更加積*投入人群,才能正面的、真正的解決問題。
職場好傷人
◎我的主管動不動就罵人,好想離職,不想工作了,岸見一郎這麼解:
職場是工作的場所,如果在意與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人際關係,反而本末倒置。長官會無理斥責下屬的理由是,必須藉由這樣的方式,守住自己的權威。藉由斥責下屬,以獲得優越感,是長官想要的認同渴望,下屬不需要滿足長官的認同渴望。假如長官說了不對的事情,只要針對那一點進行反駁即可。假如這樣做仍無法好好努力下去、不想去工作的話,與其說是因為長官的言行太過無禮,不如說是為了逃避工作而將其作為藉口。
不討厭別人的勇氣
◎不管到哪裡工作,職場裡總會出現討厭的人,岸見一郎教你:
討厭的人必定存在,在職場上,確實會出現別人對我們做了討厭的事情,或是被說了討厭的話等情況。如果工作順利,即使討厭某人,也不會持續介意。雖然也會有需要和討厭的人一起工作的情況,但並不是要和那個人成為朋友。有可能是,你想要將工作無法順利進展的理由,推到那種人的存在。如果工作可以順利進行的話,漸漸地就不介意了。
愛情這門學問好難
◎因為我沒有固定的工作,無法跟女友結婚讓她幸福,岸見一郎這麼說:
不是你要讓女朋友幸福,而是兩人同心協力一起變得幸福。結婚,不是幸福的結局,只是開始。如果認為對方是「和這個人在一起,即使發生任何狀況,都可以擺脫」的人,結不結婚都沒關係。所謂還沒有固定工作,而當作是婚姻猶豫不決的理由。其實只是為了將不結婚正當化,而拿固定工作當理由。
婚姻是幸福還是墳墓?
◎我很後悔早婚,婚後才發現真命天子,好想重新來過,岸見一郎這麼說:
人生無法重新來過,也沒有所謂的「真命天子」。但是,想要一起走人生道路的人,就有可能成為真命天子。雖然妳婚後才遇到真命天子,而讓妳想要人生重新來過,其實是因為妳的婚姻出現問題,所以將那位男性當作理由。只要妳還是認為結婚是一種束縛,不管跟誰,相同狀況一定會再度發生。因為只要活在可能性之中,就不需要面對現實。
家庭這種病
◎我的父母什麼事都要管,實在很煩,岸見一郎這麼說:
父母擔心孩子是父母的善意,但對孩子來說,便是乾涉。不論孩子幾歲了,父母還是當作小孩對待。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因為干涉別人的課題或是被干涉而引起。親子關係也不例外。只要父母感受不到小孩已經長大的事實,就會干涉。在拒絕父母干涉時,請不用「嚴厲話語」。只要平穩地說「沒關係我可以自己來」就好。如果可以說的話,試著說聲「謝謝您的擔心」!
婆媳一定會糾結嗎?
◎我有一個愛命令別人、插手家事的婆婆。岸見一郎這麼說:
妳婆婆不知道自己會讓妳不舒服,只是她做的事沒有被認可就提不起勁,對於這種特別需要被認可的人,不是要滿足她的認同渴望,而是要協助她具備貢獻感。那些被褒揚方式養育長大的人,會希望藉由自己所做之事獲得認同,如果對方沒注意到,就會不惜做些讓人討厭的事情以獲得認同。請藉由關注婆婆行為的恰當面向,忽視該行為的不恰當面向。我們無法改變過去的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當婆婆幫忙做家事時,試著說出「謝謝」、「有婆婆真是得救了」。反而可以引導婆婆做妳希望她為妳做的事情。
老年的意義
◎我明年就退休了,很怕自己變成無用的老人,岸見一郎這麼說:
感受到自己歸屬於某個共同體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離開佔了大半人生的職場,會讓很多人感到不安。即使沒辦法這個那個都做,也不代表自己沒有價值。即使拚命讓周遭的人知道,自己可以與年輕人一樣,在證明的時候,就已經做得太過火了。不要在可以達成什麼這件事上,找出自己的價值,要認為自己存在著的這件事,本身正是價值所在,並在此基礎上做些可以做到的事情。請試著想想,自己想為自己做些什麼。
關於本書
本書分為三部,由個人出發,再由年齡區分,談及人生各階段的困擾。
一部由個人的煩惱開始,慢慢擴展與朋友的相處問題。二部依年齡層區分,首先點出青年的煩惱,在歷經求學、求職、戀愛等人生課題。 三部壯年的煩惱:婚姻問題、子女教養、婆媳關係等。後進入老年階段,老年人面臨退休後的不安、對孫子的教養等問題。
作者站在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一一點出困擾我們人生的生活瑣事中的癥結點,並提供改善的方法,點亮讀者面對人生的勇氣。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周慕姿 心理諮商師/作家
張德芬 身心靈作家
張 作家
黃子佼 多媒體跨*王
貴婦奈奈 諮商心理師
螺螄拜恩 暢銷書人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