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純化指南(原書第二版)
作者:(美)R.R.伯吉斯等編著
開本:16開
ISBN號:770303051
頁碼:660頁
重量:1.6KG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版次: 31
印次: 1
內容介紹
本書為《蛋白質純化指南》(GuidetoProteinPurzjication)第二版的中文譯本。原著由來白於美、德、英、澳等國家大、科研機構或物技術公司的70多位蛋白質科領域知名專家撰寫,對蛋白質純化相關的技術、材料、試劑、設備等進行了詳細介紹。第二版由Elsevier出版集團於200年出版,對10年*版問世以後該領域出現的各種新的技術和方法著重闡述。全書12部分章,包括建立蛋白質純化程序,常用技術,重組蛋白質的表達純化,提取物利亞細胞組分的分離,詳細純化步驟(批量法、層析法、親合法、電泳法),膜蛋白利糖蛋白的純化,純化蛋白質的特。降等內容。
目錄
譯者的話
前言
撰稿人
第1章序言
第1章 為什麼要純化酶?
第1部分 制定純化流程
第2章 蛋白質純化的策略與考慮因素
1.總則
2.蛋白質來源
3.製備提取物
4.大批量純化步驟
5.純化的精純過程
6.結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生物信息學在蛋白質純化設計中的應用
1.氨基酸序列中的重要信息
2.無法從序列中預知的信息
3.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準備純化工作簡表
1.引言
2.腳註的重要性
3.SDS-PAGE對分析主要蛋白質分離組分的價值
4.一些常見的錯誤和問題
第2部分 操作蛋白質和酶的常規方法
第5章 建立一個實驗室
1.配套材料
2.檢測和分析的必要條件
3.蛋白質分級分離的必要條件
第6章 緩衝液:原理和實踐
1.引言
2.理論
3.緩衝液的選擇
4.緩衝液的製備
5.揮發性緩衝液
6.廣譜緩衝液
7.緩衝液儲存液的配方
參考文獻
第7章 酶活性的測定
1.引言
2.催化活性的原理
3.酶活性的檢測
4.反應分析混合物的組成
5.討論
參考文獻
第8章 蛋白質定量
1.引言
2.試劑配製的一般性指導
3.紫外吸收光譜分析
4.基於染料的蛋白質分析方法
5.考馬斯亮藍蛋白質濃度分析法(範圍:1~50mg)
6.鹼性銅還原分析法(範圍:5~100mg)
7.二喹啉酸法(範圍:0.2~50mg)
8.胺衍生法(範圍:0.05~25mg)
9.基於去污劑的熒光檢測(範圍:0.02~2mg)
10.總論
參考文獻
第9章 蛋白質濃縮和溶質的去除
1.層析
2.電泳
3.透析
4.超濾
5.冷凍乾燥
6.沉澱
7.結晶
參考文獻
第10章 蛋白質穩定性的保持
1.蛋白質失活的原因
2.常規處理方法
3.濃縮和溶劑條件
4.穩定性實驗和儲存條件
5.蛋白質水解和蛋白酶抑製劑
6.蛋白質活性丟失
第3部分 重組蛋白的表達與純化
第11章 選擇重組蛋白表達的合適方法
1.引言
2.大腸桿菌
3.畢赤酵母
4.桿狀病毒/昆蟲細胞
5.哺乳動物細胞
6.蛋白質的特性
7.重組蛋白的應用
8.結論
參考文獻
第12章 用於外源蛋白生產的細菌表達系統
1.引言
2.使用大腸桿菌生產外源蛋白
3.設計一個細菌表達方案
4.方案需求的評估
5.目標蛋白質的分析
6.克隆
7.製備T4 DNA聚合酶處理的DNA片段
8.大腸桿菌細胞質中的表達
9.大腸桿菌細胞質中目標蛋白質的表達
10.大腸桿菌中表達的外源蛋白質的分析
11.使用自誘導培養基方案的小量表達培養
12.蛋白質的周質表達
13.大腸桿菌週質腔中目標蛋白質的表達
14.小規模滲透休克法
15.用於外源蛋白質生產的其他細菌系統
16.其他載體和誘導條件
17.生產規模
參考文獻
第13章 畢赤酵母中的表達
1.引言
2.其他真菌表達系統
3.培養基和微生物操作技術
4.遺傳株的構建
5.基因製備和載體選擇
6.電穿孔轉化法
7.DNA的製備
8.重組蛋白表達菌株的鑑定
9.分析方法的建立——酵母印跡法
10.重組蛋白的翻譯後修飾(蛋白酶和糖基化)
11.挑選具有多拷貝表達框的克隆
參考文獻
第14章 桿狀病毒-昆蟲細胞表達系統
1.引言
2.桿狀病毒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簡要回顧
3.桿狀病毒表達載體
4.桿狀病毒表達載體技術——早期
5.桿狀病毒表達載體技術——改進
6.桿狀病毒轉移質粒的改進
7.親代桿狀病毒基因組的改進
8.桿狀病毒-昆蟲細胞系統的另一半
9.桿狀病毒表達載體的新一代昆蟲細胞宿主
10.桿狀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案
參考文獻
第15章 哺乳動物細胞瞬時基因轉移法製備重組蛋白
1.引言
2.TGE方法中常用的HEK293和CHO細胞系
3.用於HEK293和CHO細胞的表達載體
4.HEK293和CHO細胞系的懸浮培養
5.轉染方法
6.結論
參考文獻
第16章 用於蛋白質表達的標籤
1.引言
2.設計具有標籤的蛋白質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3.蛋白質親和標籤
4.可溶性標籤
5.標籤的去除
6.結論
參考文獻
第17章 包涵體蛋白溶解後的重折疊
1.引言
2.重折疊時通常需要考慮的因素
3.常規流程
4.常規操作方案
5.對該常規操作流程的評論
6.蛋白質重折疊條件的篩選實驗
7.其他的重折疊流程
8.重折疊數據庫:REFOLD
9.提高可溶性蛋白比例的策略
10.結論
參考文獻
第4部分 提取物和亞細胞組分的製備
第18章 蛋白質純化所需的生物提取物製備的研究進展
1.引言
2.化學法和酶法細胞裂解
3.機械法裂解細胞
4.結束語
5.細胞裂解的流程、試劑和技巧
參考文獻
第19章 亞細胞器及亞細胞結構的分離
1.引言
2.亞蛋白質組的提取和初步分離
參考文獻
第5部分 純化程序:量產法
第20章 蛋白質沉澱技術
1.引言
2.AS沉澱
3.PEI沉澱
4.其他方法
5.沉澱分離蛋白質的常規操作
參考文獻
第21章 用於去除核酸的Affi-Gel BLUE和核苷酸結合蛋白質的初步富集
1.典型的方案
參考文獻
第6部分 純化程序:層析方法
第22章 離子交換層析
1.引言
2.原理
3.固定相
4.結合條件
5.洗脫條件
6.離子交換層析柱的操作
7.實例:複雜蛋白質混合物的分離
8.實例:採用整體柱進行高分辨率的分離
參考文獻
第23章 凝膠過濾
1.原理
2.操作
第24章 羥基磷灰石柱用於蛋白質層析
1.引言
2.機制
3.化學特性
4.純化操作規程的開發
5.實驗室規模層析柱的填裝
6.生產規模層析柱的填裝
7.應用
參考文獻
第25章 疏水作用層析在蛋白質純化中的理論及應用
1.原理
2.HIC吸附劑的*新技術
3.HIC吸附劑的使用方法
參考文獻
第7部分 純化程序:親和法
第26章 親和層析:常規方法
1.引言
2.親和介質的選擇
3.配基的選擇
4.化學吸附作用
5.純化方法
參考文獻
第27章 固定化金屬親和層析:綜述
1.IMAC配基和固相離子的概況
2.IMAC的應用
3.結論
參考文獻
第28章 多羥基反應單克隆抗體的鑑定、生產和使用——用於免疫親和層析
1.引言
2.多羥基反應單克隆抗體
3.結論
參考文獻
第8部分 純化方法:電泳法
第29章 單向凝膠電泳
1.背景
2.聚丙烯酰胺凝膠
3.方法原理
4.步驟
5.凝膠中蛋白質的檢測
6.蛋白質分子質量標準
7.分子質量測定
8.製備型電泳
參考文獻
第30章 等電聚焦和二維凝膠電泳
1.引言
2.材料
3.方法
參考文獻
第31章 蛋白質凝膠染色法:介紹與概述
1.介紹
2.常規考慮
3.儀器:檢測和記錄
4.總蛋白質的檢測
5.磷蛋白的檢測
6.糖蛋白的檢測
參考文獻
第32章 凝膠中蛋白質的洗脫
1.引言
2.通過擴散來洗脫凝膠中的蛋白質
3.用反相HPLC代替SDS凝膠電泳法
4.電泳洗脫
5.總結
參考文獻
第33章 Western Blot的過程與優化,著重於化學發光檢測
1.蛋白質印跡法
2.蛋白質印跡法的種類
3.檢測方法
4.化學發光信號
5.常見問題及其原因
6.使用化學發光底物的印跡法和操作規程的優化
參考文獻
第9部分 膜蛋白和糖蛋白的純化程序
第34章 去污劑:綜述
1.引言
2.去污劑結構
3.溶液中去污劑的性質
4.利用去污劑的物理化學參數進行膜蛋白的純化
5.去污劑的去除及置換
6.選擇合適的去污劑
7.結論
參考文獻
第35章 膜蛋白的純化
1.引言
2.膜的製備
3.天然膜蛋白的增溶
4.膜蛋白的純化
5.去污劑的去除和置換
6.重組整合膜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參考文獻
第36章 重組G蛋白偶聯受體的純化
1.引言
2.蛋白質增溶的一般注意事項
3.蛋白質純化的一般注意事項
4.增溶和純化重組神經降壓肽受體NTS1
5.純化的NTS1分析
6.總結
參考文獻
第37章 整合膜蛋白在單室脂質體中的無細胞翻譯
1.引言
2.無細胞翻譯系統概述
3.表達載體
4.基因克隆
5.PCR產物純化
6.Flexi載體和PCR產物酶切反應
7.連接反應
8.轉化反應
9.質粒DNA的純化
10.mRNA製備
11.脂質體的製備
12.小麥胚芽翻譯反應
13.密度梯度超速離心純化
14.脂蛋白體的性質
15.規模化的注意事項
16.同位素標記進行結構研究
17.總結
參考文獻
第10部分 純化蛋白質的特性
第38章 蛋白質純度測定
1.蛋白質的組成和活性分析
2.電泳法
3.色譜法
4.沉降速率測定法
5.質譜法
6.光散射法
參考文獻
第39章 蛋白質亞基的存在及其大小和分子質量的測定
1.引言
2.化學方法
3.傳輸方法
4.散射方法
5.蛋白質亞基的存在
參考文獻
第40章 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的定性和定量
1.引言
2.用於鑑定PTM的富集技術
3.蛋白質的硝化修飾
4.甲基化和乙酰化
5.質譜分析
6.CID、ECD和ETD的對比
7.PTM 的定量分析
8.展望
參考文獻
第11部分 其他技術
第41章 表達與純化的平行方法
1.引言
2.基於*終用途的策略
3.用於構建表達構建體的平行克隆策略
4.小規模表達篩選以鑑定合適的構建體
5.用於選擇的蛋白質的分析測試
6.大規模平行表達
7.總結
參考文獻
第42章 氧敏感蛋白的分離技術:以[4Fe-4S]-FNR為例
1.引言
2.4Fe-FNR的厭氧分離
3.含FNR的[4Fe-4S] 2+族蛋白質的特徵
4.總結
參考文獻
第12部分 結束語
第43章 純化程序的再思考
1.介紹
第44章 蛋白質生物化學中重要的卻鮮為人知(或易被忽略)的幾點
1.引言
2.SDS凝膠電泳樣品的製備
3.緩衝液
4.色譜
5.過濾過程中的蛋白質吸收
6.塑料製品中的化學物浸出
7.尿素中的氰酸鹽
參考文獻
索引
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