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畧五十家註》硬殼精裝 繁體豎排
作者:吳考磐
ISBN編號9787506784740
出版社:千公頃堂書局
開本:16開
裝幀:硬殼精裝
頁碼:791頁
文字:繁體豎排
內容簡介
《金匮要畧五十家註》是由吳考槃輯錄的24卷中醫典籍,成書於民國時期。 吳考槃1923年畢業於江蘇海門中興醫學校,長期從事中醫文獻研究。 該書匯集趙以德、徐忠可、沈明宗等53家註釋精要,與黃竹齋《金匱要略方論集注》、丹波元簡《金匱玉函要略輯》等同為近代重要《金匱要略》集註本 [4-5]。 全書調整《金匱要略》原書編次,刪除"雜療方"等三篇及附錄方劑,末附《素靈藥義》一卷。
本書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為卷一,而將《傷寒論》最後二篇「霍亂病脈絡並治」、「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並治」改次於「痙攣濕暍病證照第二」後,作為卷三、卷四,以「百合狐氏圖卡門」以「百合狐氏圖。餘者編次依舊,然「雜療方」及「禽獸魚蟲禁忌並治」、「果菜谷禁忌並治」等三篇刪未錄。另附「素靈藥義」一卷於卷末。 《金匱要略》方後加減法與篇後附方,吳氏以為係後人所增,亦刪去不錄。是書上自陶弘景,近止曹藹如,博採五十三家精當之言,詳注《金匱》原文,使學者開捲了然,玩索有得。
作者介紹
吳考槃(1903-1993),名隱亭,字考槃,號保神。江蘇海門人,著名中醫文獻研究專家,1923年畢業於海門中興醫學校,畢業後從事中醫教育事業及中醫經典著作的研究工作,頗著聲譽。尤其對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注家註釋有深入的研究,早在1924年即編寫出版了《百大家合注傷寒論》,1931年至1936年吸收後完成《金匱要略五十家注》、《本經集義》、《難經集義》、《素靈粹輯》等著作。受到國內外醫家的重視。 1976年後,升任南京中醫學院教授,以主要精力從事中醫古典醫藥文獻《諸病源候論》和《難經》的研究。
吳老作為中醫文獻學科的奠基人,中醫藥文獻重點學科的前帶頭人,數十年來,編撰與主審20多部著作,發表了大量具有指導意義和學術價值的論文,在中醫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譽,被讚譽為著名經典藥籍醫學研究大師、中醫界的“活字典”、中宗、中宗的一代文學師。
《增廣傷寒卒病論》硬殼精裝 繁體橫排
作 者:常立、蘇方達、徐鳳凱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6月20日
頁 數:385 頁
開本:16開
裝幀:硬殼精裝
文字:繁體橫排
內容介紹
《增廣傷寒卒病論》是由常立、蘇方達、徐鳳凱合著的中醫古籍整理著作,2016年6月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全書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為基礎,系統輯錄漢代至唐代21種經方典籍及出土文獻,參校宋元善本等古籍,旨在復原漢唐醫學原貌並補正後世脫誤。
全書共三十卷,沿用張仲景原典框架,分設平脈辨證、本草藥錄、傷寒金匱辨治等模組,整合《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典籍精華,收錄漢唐時期臨床方劑與脈象辨證體系。編纂團隊歷時十年,採用趙開美本《傷寒論》、宋版《證類本草》為底本,透過考據文獻源流與校勘殘卷,形成包含基礎理論與臨床應用的醫學整合文本,為經方研究提供系統化古籍參考。
本書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爲核心,萃取唐以前諸家經方,撰用古醫籍善本及出土文獻二十一種。一冊之中,悉述古聖經緯。咫卷之內,盡收漢唐良方。諸說附列,而發幽微之意。羽翼並行,以正脫誤之殃。其色脈診察可謂完備,本草輯録亦稱精詳,堪爲目前深入研究經方的極佳文本。 常立者,洛南人也。宿習方術,尤擅經方,溫良恭儉,訥言敏行,年未而立,術實老成,每起沈痾,常獲奇效。 好奇書,每得善本,讀之唯恐不精,愛之唯恐不及,睹之自喜,撫之若玉,出行隨身,形影不離,晝捧讀,夜枕眠,若至會意處,則又手舞足蹈,樂不可支,其癡狂也如是。又喜壯遊,古蹟名勝,歷數如珍。曾於冬日同遊漢城遺址,枯草萋萋,略無所見,立為指點故城佈局,歷歷如在目前,縱談秦漢興衰,大有撫古懷幽之慨。夕陽西下,雲霞滿天,薄暮冥冥,寒風颯颯,猶自盤桓,若有所失,情有所不禁,神有所不通,蓋其所感者深,所思者遠也,其癡狂也如是。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唯恐弗及,術業本有專攻,家藏醫書滿架,案頭常置數十,手不釋卷,吟詠不輟學,傷寒、金匱、千金、外台,朝誦夕讀,略皆上口,脈經、本草、肘後、小品,韋編三絕,爛於心,腹內隱於心,腹內隱。浸之既久,入...(展開全部) 常立者,洛南人也。宿習方術,尤擅經方,溫良恭儉,訥言敏行,年未而立,術實老成,每起沈痾,常獲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