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庵詩話新箋證 增訂本(全3冊)
作 者:[明]楊慎,王大厚
出 版 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頁 數:1280
裝 幀:平裝
文字:繁體中文豎排
ISBN:9787101149487
內容簡介
楊慎(1488-1559),字用修,別號升庵,四川新都人。著作之富,為明一代冠。升庵以一代學者,兼為詩人。其於詩學,有裨後世,可稱述者約有三事:其一,探究源流,以明詩史。其二,精研李、杜大家,漸成專門之學。其三,於詩之文字、語辭校正,考證疏釋,用力勤,收穫獨多。 《升庵詩話》不僅為其詩學之重要著作,也是中國古代詩學領域里之重要著作。
《升庵詩話新箋證(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增訂本·平裝·繁體豎排·全3冊)》以《升庵外集》十二卷為主,以《函海》本《升庵詩話》及有關《詩話》各本參校,今斟酌去取,共得五百九十六條。新箋本在作者父親王仲鏞教授原有箋證之基礎上重加新箋,首先著重於搜求升庵之所引據,於原箋所未及或已箋而未盡者,皆盡力窮探其本源,註明其出處。進而考核其異同,查檢其疏誤。其或記憶失誤,或考論偶疏,或乃有意改竄,或乃強為牽合,皆酌加分辨,略為說明。凡有眾議紛紜,而與升庵之說可互為參詳者,則略舉其要,並稍疏己意,以明是非。或有奧辭僻典,不注不足以明昇庵之意者,亦稍加註明,以利讀者。另將詩話之外書中輯出詩話資料,共得三百九條。及各書序跋、年譜、志傳、逸事等,並附書末。
作者簡介
[明]楊慎,王大厚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録》。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事件被罰受廷杖,謫戍雲南永昌衛,後終老雲南。楊慎博學多才,不僅精通經、史、詩、文、詞曲、音韻、金石、書畫等,而且在天文、地理、生物、醫學方面的論古考證之作範圍也頗廣。明史曰:“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爲。”其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廿一史彈詞》爲楊慎謫戍雲南時所作,原名《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被譽......
王大厚,王仲鏞(1915—1997)之子。在其父王仲鏞先生所著《升庵詩話箋證》基礎上,重箋楊慎《升庵詩話》,著重於搜求升庵之所引據,於原箋所未及或已輯而未盡者,皆盡力窮探其本源,註明出處,考核異同,查檢疏誤,成《升庵詩話新箋證》。全書收詩話六百二十三條,又補輯丁福保本增輯及《歷代詩話續編》所錄者計一百四十六條,附錄“升庵詩話新輯”三百九條,及“升庵論詩序跋錄要”,書末並附楊慎年譜、志傳、逸事等,以便參閱。
目錄
前言
凡例
升庵詩話新箋證卷一
古詩二言至十二日
四言詩
雉噫
白渠歌
探情以華
鴻篆
七經詩集句之始
四言詩自然句
上巳詩
雪贊書紈扇
孫思邈詩
袁崧山川記
南裔志
六言詩始
荔枝六言
咄喑歌
麥含金
狄香
古歌銅雀詞
曹孟德樂府
曹子建遣詩
甄後塘上行
升庵詩話新箋證卷二
橫浦論詩
王粲用劉歆賦語
劉文房詩
連綿字
陸士衡詩
趙李
湖陰曲題誤
寄梅事
苻堅詩
傅玄雜詩
粘天
慧遠詩
帛道猷詩
古詩用古韻
凝笳疊鼓
謝靈運逸詩
牽線
串
謝靈運逸句
晚見朝日。
顏謝詩評
陶淵明九月九日
東坡評陶詩
驅雁
後山詩話
平楚
謝詩
古今樂綠
掛胡床
夏侯湛補亡詩
石城樂
估客樂
魏收挾瑟歌
魏收贈裴伯茂詩
王融詩
長河既已縈
梁武白紆辭
瑟居
梁簡文詠楓葉詩
梁簡文和蕭侍中子顯春別
灘
梁簡文帝詠螢詩
韋應物螢火詩
梁元帝陽雲館柳詩
攀兀帝登百花亭懷荊楚
落星遠戍
蕭子顯春別
蕭紀巫峽詩
無名氏六言詩
弦超贈神女詩
三句詩
晉沈琉前溪歌
樂曲名解
認作奮
掘柘訶
白苧舞
慢字為樂曲名
哀曼
吳趨趨非平聲
妖浮
甘泉歌
卿雲歌
天馬歌
連臂啊地
鐃歌曲
朱鷺
魚魚雅雅
井公六博
李陵詩
蘇李五言詩
古詩
叉
古詩十九首拾遣
漢古詩逸句
佛經似詩句
子書傳記語似詩者
┅┅
升庵詩話新箋證中冊
升庵詩話新箋證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