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史
作者:劉綱紀
出版社名稱:東方出版中心
ISBN編號:9787547316917
開本:32
頁碼:1416頁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
中國美學是在源遠流長、博大深厚的中國歷史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本書分為上下卷,整體梳理了中國美學發展歷史階段(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上的重要思想、代表人物等。上卷為先秦兩漢編,依據人的社會實踐是美產生的根源這一基本觀點,論述中國美學的基本特徵和發展線索,確立中國美學史的對象、任務和方法,認為在禪宗誕生之前,中國美學以儒、道、楚騷美學思想為三大主題;下卷為魏晉南北朝編,全面地分析論述了魏晉南北朝的玄學、佛學、文論、書論、畫論、樂論、人物品評中所包含的美學思想和美學理論。
目錄
中國美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
中國美學史的對象和任務/26
中國美學史的研究方法/32
中國美學思想的基本特徵/42
中國美學的發展過程/55
先秦美學思想
第一章先秦美學概觀
第一節先秦美學產生的歷史條件/77
第二節先秦美學的發展過程/9t)
第二章孔子以前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關於美的思想/94
第二節關於“樂”與“詩”的思想/122
第三章孔子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孔子美學思想的基礎——仁學/128
第二節孔子以仁學為基礎的藝術觀——“成於樂”和“遊
於藝” /131
第三節 子L子論藝術的作用——“業”“觀”“群”“怨”
/ 136
第四節孔子文、質統一的審美觀及其美學批評的尺度——
中庸/148
第五節孔子美學的歷史地位/163
第四章墨子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墨子“非樂”的實質/172
第二節墨子美學在當時和後世的影響/181
第五章孟子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 孟子對個體人格美的認識和高揚/184
第二節 孟子論美感的普遍性和審美活動的社會性/195
第三節 孟子對藝術作品特徵的認識/2f)0
第四節孟子美學對後世的影響/2()5
第六章老子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老子美學的特徵/2【)9
第二節老子對審美與藝術活動的基本態度/214
第三節老子論美/218
第四節老子哲學中與審美相關的言論/227
第五節老子美學對後世的影響/23()
第七章莊子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 莊子的美學和他的哲學/234
第二節莊子論美/248
第三節 莊子論審美感受/266
第四節莊子論藝術/275
第五節莊子美學的歷史地位/282 #
第八章 《周易》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 《周易》與中國美學/288
第二節 《周易》中若干具有美學意義的範疇/3()(1
第九章苟子的美學思想 ’
第一節 荀子美學的特徵/317
第二節 苟子論美感的實質和藝術的社會功能/32(】
第三節苟子論“美”與“偽” /328
第四節 苟子美學與孔孟、老莊美學的比較/332
第十章 《樂記》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 《樂記》同苟子學派的關係/338
第二節 《樂記》論藝術的本質/344
第三節 《樂記》論藝術的社會功能/348
第四節 《樂記》對藝術欣賞創造中對象與主體的關係的
認識/354 .
第五節 《樂記》在美學史上的地位/359
第十一章屈原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 屈原美學思想的特徵/36()
第九章葛洪《抱朴子》中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葛洪的生平與思想/874
第二節葛洪論“文”與“德” /878
第三節 葛洪論藝術的鑑賞/886
第十章東晉佛學與美學
第一節東晉玄學清談與佛學的合流/893
第二節 東晉佛學對美學的影響/898
第十一章陶淵明的美學傾向
第一節陶淵明的生平與思想/941
第二節陶淵明所創造的藝術境界/952
第十二章魏晉書論中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魏晉書法的發展j 962
第二節魏晉書法論著略考 965
第三節 魏晉書論美學的特點/u86
第十三章魏晉畫論中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魏晉繪畫的發展/…)1
第二節魏至東晉顧愷之之前的畫論/1005
第三節顧愷之的生平、思想和著作/1111
第四節顧愷之的畫論/1026
第十四章宗炳的《畫山水序》
第一節宗炳的生平和思想/1049
第二節魏晉以來對自然山水美的認識/1055
第三節 《畫山水序》詮釋/1063
第四節 《畫山水序》的美學意義/1070
第十五章王微的《敘畫》
第一節王微的生平與思想/1075
第二節 《敘畫》詮釋/1078 ,
第三節 《敘畫》的美學意義/1085
第十六章齊梁文藝與美學
第一節 齊梁思想的變遷/1089
第二節 齊梁文藝的特徵/1098
第三節蕭統、蕭綱、蕭繹的美學傾i~/1110
第十七章劉勰的《文心雕龍》
第一節劉勰的生平與思想/1128
第二節 《文心雕龍》與齊梁文壇的古今新舊之爭/1 148
第三節 《文心雕龍》的“折衷”思想/1155
第四節 《文心雕龍》的思想淵源/1169
第五節 《文心雕龍》美學思想的理論結構/1199
第六節釋《原道》 /1202
第七節釋《神思》 /1244
第八節釋《風骨》 /1261
第九節釋《情採》 /1284
第十節 《文心雕龍》的歷史地位/1 295
第十八章鐘蠑的《詩品》
第一節鍾嶸的生平、思想及《詩品》的寫成/13()4
第二節詩的本質/1310
第三節論興、比、賦/1322
第四節 “直尋”“自然英旨”與“真美” /1326
第五節關於“昧”的問題/1331
第六節總論鍾嶸的美學/1337
第十九章謝赫的《畫品》與姚《續畫品》
第一節謝赫的生平和思想傾向/1342
第二節 “六法”及其標點問題/1348
第三節釋“氣韻生動” /1355
第四節釋“骨法用筆” /1370
第五節姚《續畫品》 /1375
第二十章齊梁書論中的美學思想
第一節王僧虔的書論/1378
第二節袁昂的《古今書評》 /1383
第三節蕭衍的書論/1384
第四節庾肩吾的《書品》 /1386
《中國美學史》第一、二卷修訂本後記
溫馨提示
下訂後客服會隱藏訂單信息,(詐騙份子會通過手機號查詢到訂單信息,然後發送詐騙包裹),如需查詢訂單信息可以聯繫客服LINE(最底部掃碼即可聯繫客服,為您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可以發送郵件至 jackwin140@gmail.com 查詢訂單。
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祝您購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