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的興亡
作 者:〔日〕杉山正明 著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01日
頁 數:49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9779101
目錄
●I 時代的產物蒙古
1——蒙古國的誕生
黎明之前……被黑暗包圍的高原……遲暮的蒼狼……成吉思汗的追求……淳樸的牧民和壞心的鄰人……蒙古帝國的構成……第一次對金戰爭……向西進軍! ……河中地區的太陽——花剌子模沙……蒙古並未進行“破壞”? ……青草芬芳的帝國
2——征服世界的道路
疑團密布的繼承人選擇……引人注目的第二次伐金戰爭……人口壓力作戰……編撰出的美談……消滅了妨礙者的三頭體制……草原的首都……書記局的實貌……中央與地方……重編華北……世界戰略……蒙古軍隊中的青年部隊……第一次大失敗——闊出南征……羅斯的大地——拔都西征……東來狂風……龐大的朮赤帝國
3——帝國的動搖
混亂的遺產爭奪……老將斡赤斤的野心……孤注一擲的乃馬真皇后……擁王者……物極必反……第二次征服世界的計劃
4——與歐洲的碰撞
祭祀王約翰的傳說……期望與恐怖的東方……馬修?帕里斯的證言……巨人諾森四世……幸運的柏朗嘉賓……貴由的回信……不幸的使節團……聖路易的挫折……魯不魯乞的旅行
II——世界史面貌的改變
1——忽必烈奪權
忽必烈和旭烈兀……劇變之年……不睦……蒙哥暴斃……繼承者的資格……決定命運的賭博……長江之畔……皇帝阿里不哥……負遺產……察合台家族的背叛……靠政變換來的政權
2——旭烈兀的旋返
西征的目的……伊朗與遠方……暗殺教團……厄爾布爾士的雪……巴格達淪陷……命中註定的旋返……未竟的遠征……阿音札魯特的慘敗
3——多極化時代的序幕
訊問……虛幻的忽裡台……蒙古帝國和世界的走向……轉變之時
下冊
III陸地和海洋的巨大帝國
1——世界的改造者
帝國的二重構造……尾大不掉……老皇忽必烈……大統一的計劃……夏冬兩都……忽必烈王朝的“三大王國”和“兩小王國”……世界的帝國之都……海陸征途的起點……大騰格里之國
2——草原世界的緩和
風雲兒八剌……塔拉斯河會盟的真相……窩闊台家族的權力復興……會盟的意義……八剌的夢……阿八哈的陷阱……混亂的中亞……全新的格局
3——向大河之國擴張
郝經的雁書……李璮的“叛亂”……事變的經過……華北的變動……伐宋之戰的方針……襄樊包圍戰……戰爭的系統化……西方傳來的新兵器……呂文煥的選擇……大舉進攻……接收南宋
4——向海洋擴張的征程
向海洋時代進發……半島的悲劇……忽必烈與王典……蒙古的“王政復古”……對“國書”的過分解讀……第一次對日遠征的意義……第二次遠征日本的真相……蒙古徵日的餘波……歐亞大交易圈
IV緩慢的大統一
1——從內陸紛爭到東西和睦
第一次反彈……乃顏舉兵……忽必烈的最後出擊……海都的焦慮……歷史記錄大的蒙古會戰……東西和睦……篤哇篡奪中亞……“皇太后”卜魯罕的陰謀……海山的奪權……“蒙古和平”的到來……王朝出現的陰影
2——帝國的經濟系統
企業家群體……由“斡脫”連結的歐亞大交易圈……白銀循環,世界旋轉……出人預料的文書中心行政……大汗的“總統制”……宴會政治
V蒙古解體與後話
1——天歷之變
昏君也孫鐵木兒之死……海山的遺孤們……兩都內戰……“中都”的兄弟鬩牆……消失的大統一
2——漸漸沉沒的蒙古世界
三大汗國的動盪……順帝妥懽帖睦爾的末代政權……江南決戰的霸者……落日
3——蒙古的後裔們
遺存於亞洲的四大帝國……黑暗的繼承者“大明”帝國……回歸北方的蒙古人……生活在清朝的蒙古人……近現代的風暴……名為歷史的存在
後記
內容簡介
一部全球範圍內歐亞史、蒙古史很好學者——日本京都大學杉山正明教授有關蒙古帝國歷史的精彩鋪陳,杉山關於蒙古帝國興亡歷程的研究精華。
蒙古時代歷史的研究是一項具有相當古老傳統和積澱的領域。近些年來,特別是在日本,新的潮流不斷興起。所謂“新潮流”,就是讓東方的漢文史料和西方的波斯語史料雙劍合璧,跨越多語種史料的壁壘,從人類的統一視角來眺望當時跨越東西範圍的整個“時代”的研究角度。從中得出的結論也接近不同於此前關於蒙古帝國和那個時代的普遍認識。本書也盡量吸收了這些最近的研究成果,也直截了當地敘述了專業論文裡不會提到的一些事實。
作者簡介
〔日〕杉山正明 著
杉山正明,1952年出生於靜岡縣。京都大學文學部卒業,同校大學院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任教於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專攻中央歐亞史、蒙古史,他的蒙古研究很有特色,新意迭見。著有《忽必烈的挑戰》《耶律楚材及其時代》《蒙古帝國與元朝》《蒙古帝國的興亡》《大漠:游牧民的世界史》《疾馳的草原征服者》《大蒙古國的世界》等。 2003年獲第六屆司馬遼太郎獎,2007年憑藉《蒙古帝國與元朝》獲日本學士院獎。
蒙古顛覆世界史
作 者:(日)杉山正明 著;周俊宇 譯
出 版 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頁 數:353
裝 幀:精裝
ISBN:9787108055910
目錄
●文庫版前言
●序章吾人身在何處?關注歷史之眼
●一、全球化時代與“九一一”
●二、歷史研究的大改革開始了
●第一章歐亞史的再思考
●一、“世界史”科目是十九世紀的負面遺產
●二、游牧文明另一個世界史
●三、蒙古對伊斯蘭做了些什麼?
●四、“東亞”是近代產物
●五、馬可·波羅真有其人?
●第二章文物與文學照亮大蒙古
●一、元代並非“文化蒙昧時代”
●二、與青花邂逅
●三、《元朝秘史》的世界——牧民的心靈歷史
●第三章超越時空的成吉思汗
●一、成吉思汗家族持續至十七世紀的權威
●二、神聖形像是如何形成的?
●第四章人類目前的“帝國”
●一、美國是“帝國”嗎?
●二、分類“帝國”......
內容簡介
十三到十四世紀的蒙古時代,顛覆了以西方為核心的世界史敘述。挑戰歷史常識的結論,在書中比比皆是。作者杉山正明指出,蒙古,是理解世界史的重要支點。一則因蒙古時代本身乃世界目前游牧文明的頂點;二則蒙古時代是世界史的分水嶺,開啟了通往近代史的門扉;很後,蒙古時代在世界目前的意義,彌補了現有世界史圖像的不足和結構性缺陷。
作者簡介
(日)杉山正明 著;周俊宇 譯
杉山正明,1952年出生於靜岡縣。京都大學文學部卒業,同校大學院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任教於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專攻中央歐亞史、蒙古史,他的蒙古研究很有特色,新意迭見。著有《忽必烈的挑戰》《耶律楚材及其時代》《蒙古帝國與元朝》《蒙古帝國的興亡》《大漠:游牧民的世界史》《疾馳的草原征服者》《大蒙古國的世界》等。 2003年獲第六屆司馬遼太郎獎,2007年憑藉《蒙古帝國與元朝》獲日本學士院獎。
忽必烈的挑戰
書號:9787520106184
作者:[日] 杉山正明 著 周俊宇 譯
頁碼:268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5月出版
內容介紹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猝死在征服南宋的前線上,皇弟忽必烈突然有了爭奪大汗位的機會,同時忽必烈也面臨著威脅與挑戰。他面臨著什麼挑戰?他不只要擊敗競爭者登上大汗之位,還得創造不世之功與巨大財富才能給蒙古共同體帶來繁榮與安定。忽必烈不只要克服地形天險才能在軍事上打敗南宋,還要盡可能減少雙方損傷,才能順利達成接收江南財富的目標。而且,忽必烈面臨如何建構世界國家和經濟體系——地跨歐亞陸上海上的軍事與通商帝國的難題。
杉山正明這部1995年三得利學藝獎獲獎作品,超越了以西歐、中國為主體的觀點,描繪出別開生面的蒙古帝國與世界歷史,將蒙古的“野蠻入侵者”或“軍事破壞者的形象”徹底顛覆;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莫臥兒帝國、明清帝國這幾個在近代西歐列強興起之前的世界強國,在杉山正明看來,也與蒙古帝國有著內在的聯繫。
目錄
第一部 追尋世界史的新面貌
1 蒙古及其時代
2 蒙古是中國文明的破壞者嗎?
3 中亞、伊朗被破壞了嗎?
4 俄羅斯的不幸是真的嗎?
5 元代中國是悲慘的嗎?
6 責難與稱讚
7 世界史與蒙古時代
第二部 世界史的大轉向
8 改變世界史的那一年
9 忽必烈營帳
10 忽必烈與他的策士
11 奪權的過程
第三部 忽必烈的軍事與通商帝國
12 大建設的時代
13 系統化的戰爭
14 一躍成為海上帝國
15 重商主義與自由經濟
16 為何未盡全功?
後記
學術文庫版後記
書摘:後記
歷史上有許多頗難證明的事物。這不是虛構所致,正因為那是真正發生過的事物,所以反而才很難證明。
微小的事物、老套的模式,或者只在某些時候才稍有不同的事物,這些都是容易證明的。然而,只要時間或空間的規模很大,就很難證明。因為僅憑一人之力很難簡單地應對。
對當時人們來講太大而不易察覺的情況不多。當然,由這些人們記述的文獻或著作中,以近乎全體樣貌來書寫的很稀少。因此,對於要靠這些記錄或遺物的“史料”,研究過去發生事物的後世人們而言,要看到實際面貌或規模是非常難的。
然而,只要仔細比較之前與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就會發現有明顯的不同。那到底是什麼?疑問形成旋渦湧上來。於是,當我們看到極為微小事象的一端,那旋渦就越來越大。一個問題的解決會引發更多的謎題。
蒙古和蒙古時代,以及其為世界與人類進程所帶來的變化不也是這樣嗎?
歷史研究作為近代學術在歐洲已經有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了。其間,以領導了亞洲歷史研究的俄國學者巴托爾德(Vasily Bartold)、法國學者伯希和(Paul Pelliot)為首的,被稱為“巨匠”的歷史學者們,致力於蒙古帝國與其時代的歷史研究。其研究的深厚與傳統是出類拔萃的,不過,所獲仍然極少。
蒙古時代的研究還處於“少年時代”。許多部分仍飄在夢裡。滿懷氣魄的研究者跨越年齡、世代、國境,埋首龐大的多語言文獻堆中。若是可能,希望我也是其中的一個。
有關此一領域,日本的研究成果與貢獻在世界上一直是一流的,近年還要迎來新的一波浪潮。不只局限於漢文文獻這一個日本東洋史學的“優點”,還出現要邁向更廣泛多樣的原典史料大海的動向。視野正豁然開朗。作為研究者,生逢這一浪潮,是很幸運的。
很久以前我就受到邀約,被問及要不要寫一點關於忽必烈與其國家的東西。那時我曾盡微薄之力參與編輯的NHK特別節目“大蒙古”(大モンゴル)意外受到好評,自己也感覺到在我腦海中部分只是假設的知識透過影像逐漸“常識化”的恐怖。大約在同一時期發行的拙著《大蒙古世界》(大モンゴルの世界,角川選書)也是如此,在後半段有關忽必烈國家的部分,我從友人、知己等諸多人士那裡得到寫得太過草率而不滿意的意見,令我感到很慚愧。因此,我非常感謝此次撰稿的邀約。
但是,我和一般人一樣總拿“很忙”等不成藉口的藉口當理由,一直磨磨蹭蹭沒有開始。然而,在這忙碌之間,真的會陸陸續續出現許多該做的事。我還曾有過“今年真的是犯太歲嗎”這種不合自己身份的想法。就算是好不容易潦草寫完,還是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途中赴美也是其中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