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高級肌筋膜技術 (1)肩膀.骨盆.腿和足+(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全2冊 )
NT$ 1500  

高級肌筋膜技術 (1)肩膀.骨盆.腿和足+(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全2冊 )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高級肌筋膜技術(1):肩膀、骨盆、腿和足》

 

作者:Til Luchau

譯者:林俊良,王亭雁,林子茹,張珉瑄,吳佳儒,陳冠婷,胡方晴,楊宜芳,龍怡君

出版社:合記圖書

裝訂:平裝

ISBN:9789863682967

規格:25cm*25.1cm*1.2cm

版次:1

出版日期:2019/06/01

頁數:204頁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 > 葯物及治療 > 其他

(頁面參數僅供參考,具體以實物為准)

 內容簡介

本書是物理治療領域的專業用書,適合物理治療師、醫師及其他相關的從業人員閱讀。內容從筋膜的理論架構開始談起,帶領讀者回顧重要的研究結果,循序漸進地對「肩膀、骨盆、腰和腳」徒手治療的原理、目的、技巧提供詳細說明,書中除了記述專業知識之外,亦彙整了各項治療技術在臨床上常用的指導語,提供相關從業人員作為參考。書內所提及的每一項治療手法,皆輔以完整的圖文解說、QR code示範影片連結及「關鍵點」整理表格,均有助於讀者掌握整體脈絡。最後在各章末附有練習題,可供讀者作為複習指引。

 目錄

前言(Foreword) iv

序言(Preface) vii

致謝(Acknowledgements) xi

審稿者(Reviewers) xiii

線上資源(Online Resources) xiv

 第一部分 要點(Essentials)

1 骨骼(Bone) 3

2 筋膜,第1部分:了解筋膜的變化(Fascia, Part 1: Understanding Fascial Change) 13

3 筋膜,第2部分:筋膜的工具和技術(Fascia, Part 2: Fascial Tools and Techniques) 25

 第二部分 下肢(Lower Limb)

4 類型1踝關節限制和足底筋膜炎(Type 1 Ankle Restrictions and Plantar Fasciitis) 39

5 類型2限制和踝關節(Type 2 Restrictions and the Ankle Mortise) 47

6 腓骨與踝關節損傷的關係(Ankle Injuries and the Fibula) 55

7 錘狀趾(Hammertoes) 65

8 鞋子的足弓(The Shoe-Bound Arch) 79

9 膕旁肌群損傷(Hamstring Injuries) 89

 第三部分 骨盆帶(Pelvic Girdle)

10 髖關節活動度(Hip Mobility) 99

11 坐骨神經痛(Sciatic Pain) 107

12 薦骨結節韌帶(The Sacrotuberous Ligament) 127

13 薦髂關節(The Sacroiliac Joints) 135

14 髂骨(The Ilia) 145

 第四部分 上肢(Upper Limb)

15 手腕與腕骨(The Wrist and Carpal Bones) 155

16 大拇指魚際肌群(The Thenar Eminence) 163

17 冰凍肩,第1部分:盂肱關節(Frozen Shoulder, Part 1: The Glenohumeral Joint) 171

18 冰凍肩,第2部分:旋轉袖肌群(Frozen Shoulder, Part 2: The Rotator Cuff) 179

索引(Index) 187

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基本信息:

書號:9789863683285

書名:高級肌筋膜技術: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作者:Til Luchau

出版社:合記圖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1/1


簡介:


《高級肌筋膜技術(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 是繼第1冊上市以來受到熱烈的歡迎,第2冊提供解決頭部、頸部、下巴、脊椎、腹部以及胸部等常見問題及相關的徒手治療技術,並詳細介紹實用的多樣化工具來解決這些部位的問題。透過清楚的步驟說明和精緻的插圖具體呈現出「恢復功能」、「找回本體覺」以及「減少疼痛」為編撰方向,並彙整重點治療目標、注意事項以及相關考量,以清晰明確的寫作風格提供徒手治療人員實用參考,非常適合物理治療師、運動治療師、運動指導員和教練、皮拉提斯和瑜伽教練等身體工作者閱讀。

前言(Foreword)

對於本書作者Til Luchau的di一印像是在20多年前,雖然以之前的印象當作本書的引言是不太公平,但是我對他當年授課時低沉且輕描淡寫的聲音但卻流露出對於教學的熱忱仍然記憶猶新,之後和他的研究交流中,你會感受到作者雖然以溫和報告模式,但包含著對於教學內容執著又充滿精力的思想探究更多原理,有著文藝復新時代的思想一般。

從他清澈淡綠的眼睛中,散發出在探究對於人體醫學詳細的評估精神,秉持對於替代醫學療法的開放思想,但卻不願意妥協於不完整的科學證據,願意把更多時間花在臨床經驗中去獲得完整詳細的資料。

Til Luchau的優點在於他總是把自己當作實驗對象,就像動物實驗中迷你豬一樣,用自己的身體去探究不同的療法與效果,在這本書中作者親身試驗深層瑜珈運動與棍棒雜耍特技,作者結合心靈與肢體去測試身體在這些活動中可以達到最完美的柔軟度與協調度,書中也詳述這些運動的啟動、動作分化與整合過程,讓動作可以更流暢的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本身就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並有一雙與生俱來適合徒手治療的手,我將一整個系列的課程交給他來訓練更多的學員,經過這些年的不間斷的磨練與各種不同的學習機會,他技巧變得更純熟,這本書所呈現的內容就是最好的證據,裡面有最詳盡可以解答當今徒手治療的許多問題與盲點。

在這一系列的書籍中,Til透過廣大的網際通路去探究一些目前文獻中,對於人體解剖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書中的照片包含不只是可以應用於個案的徒手治療技巧,更是針對不同個案的骨骼系統有不同的建議手法,而書中提供病歷、病情摘要與指導守則更能增加臨床中階或資深徒手治療師對於治療個案身體狀況的瞭解。

我非常的高興看到在這本書中有探討前庭系統,因為在相關書籍很少被提及這方面的資料,另外作者對於腰大肌與附近肌群的功能也有獨特的見解,書中對於徒手肌膜手法處理橫膈膜、肋骨、腸繫膜與頸部深層肌群的描述不但實用,可說是走在徒手治療的前端,就如同作者自己所說的書的內容再好但對於讀者的理解也會有限制,因此作者利用影片介紹希望更清楚書中的治療手法,你們可以完全信賴作者所提出的理念與手法,因為他是我所見過對於自我要求成熟與嚴謹的人,這本書的精神在於探索與鼓勵個案去瞭解自己的身體與自癒的理念,同時喚醒個案對於姿勢動作得正確模式。

最後最重要的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立意在於希望每一位臨床徒手治療師要保持探求真理的態度,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這些筋膜放鬆技巧且讓個案滿意的效果。


Thomas Myers


解剖列車的作者


寫於2016年1月



目錄:

前言(Foreword) vii

致謝(Acknowledgements) ix

介紹(Introduction) x

審查委員(Reviewers) xii

線上資源(Online Resources) xiii

背痛(Back Pain)

1 椎體活動度(Vertebral Mobility) 3

2 胸腰筋膜(The Thoracolumbar Fascia) 11

3 髂腰韌帶及第12肋骨(The Iliolumbar Ligament & 12th Rib) 23

4 腸繫膜及腹部(The Mesentery and Abdomen) 31

5 腰大肌(The Psoas) 43

呼吸限制(Breathing Restrictions)

6 橫膈膜(The Diaphragm) 57

7 肋骨(The Ribs) 65

鞭甩症候群(Whiplash)

8 前庭系統(The Vestibular System) 77

9 熱鞭甩(Hot Whiplash) 87

10 冷鞭甩(Cold Whiplash) 97

頸部問題(Cervical Issues)

11 淺層頸部筋膜(The Superficial Cervical Fascia) 109

12 深層頸後區(The Deep Posterior Neck) 119

13 斜角肌(The Scalenes) 127

顳顎關節(The TMJ)

14 嚼肌、顳肌、二腹肌(The Masseter, Temporalis, and Digastrics) 141

15 內、外翼肌(The Medial and Lateral Pterygoids) 153

16 口內嚼肌[The Masseter (Intraoral)] 165

頭痛(Headaches)

17 肌肉骨骼之頭痛(Musculoskeletal Headaches) 177

18 偏頭痛(Migraines) 185

關閉及其順序(Closure and Sequencing)

19 薦骨(The Sacrum) 201

20 排序(Sequencing) 207

索引 221

索引(Index) 221

高級肌筋膜技術 (1)肩膀.骨盆.腿和足+(2)頭部、頸部、脊椎和肋骨(全2冊 )
NT$150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