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正脈:道教中派李道純內丹修煉秘籍
ISBN13:9787802541795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董沛文
出版日:2009/08/01
裝訂/頁數:平裝/323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1
內容介紹
筆者僅將李道純丹道精微略作鉤玄,以饗讀者,不至於在閱讀李道純丹道著作時身入寶山而空手回。關於李道純三教合一的思想、心性學說等,由於筆者學識有限,不敢妄談,可以參考相關書籍與資料。錯漏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另外本書還收錄附錄二種,可以和李道純著作互相參研,多相符契,以便於更好的研究中派丹道理法。一是與李道純同時代的內丹家陳虛白《規中指南》,二卷,收入《道藏》洞真部方法類。陳虛白,名沖素,號虛白子,又號真放道人。元代道士,隱於武夷山修煉仙道。其丹道師承南宗,該書直指丹道奧秘,可謂要言不煩,頗受明清學者的重視,如明•龔居中《福壽丹書》收如《玄修篇》,清•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和盧文疆《補遼金元藝文志》均予著錄,光緒年間體真山人汪東亭收錄入《道統大成》。
二是收錄了題名「重陽祖師注、清虛道人錄」之《五篇靈文》,是北派丹法要訣。重陽祖師,就是道教全真派創教祖師王重陽(1112—1170)。王重陽,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改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喆,字知明,號重陽子,陜西鹹陽劉蔣村人。據傳金正隆四年(1159年),王重陽在甘河鎮(今陜西戶縣境內)酒肆遇(鐘離權、呂洞賓)二仙人,傳授金丹口訣,乃棄家入道。於終南山南時村作穴墓居之,名“活死人墓”,潛心修持。
作者簡介
董沛文,河北灤縣人,1958年7月1日出生。全真龍門派第二十六代傳人,道名董崇文,號文道子;河北省政協委員、唐山市道教協會會長、唐山玉清觀住持、唐山市僑商會會長,研究生學歷(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碩士)。自幼受傳統文化薰陶,喜讀道家經典,尤其推崇商祖陶朱公(範蠡);亦好道家養生文化,遍遊道教洞天福地,尋仙訪道,拜師學藝,研習養生術,體悟道教之奧妙精深:荏苒光陰、人生如夢;世間蕓蕓眾生求財、求祿、求壽、求平安者,如過江之鯽,然其中最難求者就是「壽」。而道教之仙學養生文化(內外丹術)中:服食、服藥、辟穀、導引、胎息諸術,恰是養生長壽、長視久生之妙術。遂於經商致富後,出巨資復建唐山開平玉清觀,整理道教聖典,助印道教經典善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目次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一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二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三
前言
整理說明
第一卷 《中和集》
序
《中和集》卷之一
玄門宗旨
太極圖頌
頌二十五章
畫前密意
《中和集》卷之二
金丹妙訣
金丹內外二藥圖說
傍門九品
《中和集》卷之三
問答語錄
《中和集》卷之四
論
說
歌
《中和集》卷之五
詩
《中和集》卷之六
字
第二卷 《三天易髓》
儒日太極
道日金丹
釋日圓覺
第三卷 《全真集玄秘要》
註《讀(周易參同契)》
《太極圖》解
第四 卷《道德會元》
《道德會元》序
《道德會元》序例
《道德會元》卷之上
《道德會元》卷之下
第五卷 《清庵瑩蟾子語錄》
序
《清庵瑩蟾子語錄》卷之一
《清庵瑩蟾子語錄》卷之二
《清庵瑩蟾子語錄》卷之三
《清庵瑩蟾子語錄》卷之四
……
第六卷 《太上大通經》註
第七卷 《無上赤文古真經》註
第八卷 《太上老君說堂清靜經》註
第九卷 《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註
附錄一:《規中指南》
附錄二:《五篇靈文》
後記
李道純集(元)李道純 盛克琦整理 著
出 版 社:華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07月01日
裝 幀:精裝
ISBN:9787516928073
頁碼:335
開本:16開
內容介紹
本書將李氏著作從《道藏》等叢書中輯錄出來,李氏的著述豐厚,其作品有《中和集》《三天易髓》《全真集玄秘要》《道德會元》《清庵瑩蟾子語錄》《太上大通經注》《無上赤文洞古真經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太上昇玄護命妙經注》《周易尚佔》等。本書加以校以善本,編成冊,以利學者的研究和一般讀者的閱讀。
作者簡介
(元)李道純,字元素。盛克琦整理 著
李道純,字元素,都梁(今湖南武岡縣)人,號清庵,別號瑩蟾子。正史無傳,生卒不詳,主要生活年代是宋末元初之際。李道純博學多才,廣參遍訪,曾遇異人點開心易,通陰陽閔闢之機,達性命混合之理,後得道飛升。李原是南宗白玉蟾弟子王金蟾的門人,是白玉蟾二傳弟子,屬南宗第七代。入元後自稱全真道士,加入全真道,是江南最早的全真道士之一。其丹法遠溯《易》《老》,近源《參同》《悟真》,闡述白玉蟾南宗一派丹法心傳,但是他的丹道思想更俱全真教派道儒釋三教融合的特色。因此李道純是一位道兼南北、學貫三教的一代宗師,是元初傑出的內丹學家。 盛克琦(曾用名盛克奇)河北唐山人。原籍天津薊縣。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