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古文觀止》是歷代散文總集。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吳興祚審定。 《古文觀止(上下)》收錄了古代上起東週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雖比較一些選本所選篇目不算多,但它能重其所重,輕其所輕,故《古文觀止》問世至今300年來風行不衰,是清代以來流傳廣泛影響大的散文選本。 「觀止」二字出左傳,意思是:讀了這些盡美盡善的文章,別的文章就用不著去讀了。
作者簡介:
吳楚材,名乘權,字子輿,號楚材,浙江清山陰州山(今紹興)人。幼受家教,勤奮好學。 16歲時,患足疾,一病數年,仍手不釋卷。疾愈,學問大進,在家設館授徒。曾多次應考,但屢試不中。
族伯吳興祚時任福建巡撫,楚材24歲時投奔門下,受到器重,除公案書記之外,為其子伴讀。興祚謂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工舉業,尤好讀經史,於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後興祚為兩廣總督,隨之同往廣州。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與侄吳調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共12卷,收錄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為主,間收顴文。繁簡適中,體例周密,選材得當,每篇末加簡要評註,為舊時文學啟蒙讀本,流傳甚廣。 除《古文觀止》外,楚材又編成《綱鑑易知錄》一書,為舊時初級歷史課本,與《古文觀止》同樣廣泛流行。
吳調侯,為清朝康熙年間人,籍貫屬紹興府山陰縣。與其叔吳楚材兩人皆飽覽經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沒民間;都長期從事私塾教學,因合編《古文觀止》而留名後世。
目錄:
古文觀止目錄
卷之一
克段子
週鄭交質
石厝
諫寵州吁籲
藏僖伯諫觀魚
鄭壯公戒*守臣
藏哀諫納郜鼎
季梁諫楚師
曹劌論戰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宮之奇諫假道
齊桓下拜受胙
子魚論戰
寺人披見文公
介之推不言祿
燭之武退秦師
驍叔哭師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