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用人體結構
ISBN13:9787121352461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作者:(拉脫維亞)烏迪斯‧紮林斯; (拉脫維亞)桑迪斯‧康德拉茲
譯者:黃朝貴
出版日:2018/12/01
裝訂/頁數:精裝/240頁
規格:24cm*24cm (高/寬)
版次:一版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藝術繪畫愛好者
古典雕塑家、拉脫維亞藝術學院解剖學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醫學人體視覺化軟體開發中心藝術指導烏迪斯·扎林斯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醫學人體視覺化軟體開發中心創辦人、雕塑家桑迪斯‧康德拉茲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博士保羅‧基爾
拉脫維亞攝影師薩拜娜·格拉姆斯、電腦製圖專家埃德加·魏格納
美國文字編輯莫妮卡·漢萊、約翰娜·拉森
拉脫維亞三維影像掃描專家克里斯?羅林森及塞爾吉奧?亞歷山德羅?瑟維洛
國際創作團隊聯合創作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拉脫維亞藝術學院聯合力薦
全彩立體藝術人體結構工具書
內容簡介
在常規的雕塑學習過程中,通常強調實踐,而不是如何建立形體。本書作者在實踐中發現前期的形體構建非常重要,每次他在製作新的雕塑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僅僅是佈置好骨架和邊緣,還要在紙上畫一個小草圖,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來分析形體。他所畫的草稿涵蓋有關形體解析的內容,以及大量解剖學知識,不僅是雕塑家,而是一個藝術家需要掌握的必備專業知識。作者把二十多年的學習研究成果匯集成書,希望能有更多的藝術家、繪畫愛好者提供協助。
作者簡介
烏迪斯‧札林斯,拉脫維亞古典雕塑家,先後在裡加藝術學院、拉脫維亞藝術學院學習雕塑,現為拉脫維亞藝術學院解剖學教授。烏迪斯·扎林斯在學習過程中,收集了眾多畫作、草圖、解剖書籍以及成功作品的照片,每次他在製作新的雕塑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僅僅是佈置好骨架和邊緣,還要在紙上畫一個小草圖,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來分析形體。他所繪製的手稿上傳到網路後深受大家喜愛。
桑迪斯‧康德拉茲,拉脫維亞沙雕、冰雕、雪雕、石雕藝術家,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醫學人體視覺化軟體開發中心創辦人。
目錄
人體骨骼 002
軀幹的重要體表標誌 003
軀幹背部的重要體表標誌 004
軀幹正面的重要體表標誌 005
男女骨骼的主要差異 006
男女體形主要的差異 007
如何讓身材更有魅力 008
無聲殺手 009
對立平衡 010
S形曲線(普拉克西特列斯曲線) 011
由活動體塊組合的5種姿態 012
以頭長為單位測定活動體塊的比例 013
從真實到簡化的女性軀幹 014
從真實到簡化的男性軀幹 015
軀幹活動體塊的角度關係 016
軀幹的橫斷面 017
肌肉解剖圖 018
男性人體 019
軀幹正面的主要肌肉和體表標誌 020
背部的主要肌肉與骨骼 021
腹肌 022
是六塊還是八塊肌 023
軀幹正面主要的肌肉(逐層分解) 024
主要的背部肌肉(逐層分解) 025~026
鎖骨:形狀連接方式 027
胸大肌 028
突起是什麼 029
胸部與肩部的特徵 030
女性的乳房 031
女性乳房的角度與形狀和大小有重要
關係 032
乳房的體積與形態 033
女性乳房的重力與形變關係 034
肩膀的輪廓是如何產生的 035
肩部肌肉:三角肌 036
肩部肌肉(三角肌)分為三個部分:前束、中束、後束 037
無論你如何轉動手臂,三角肌的錐形末端總是出現在「B形」的表面 038
三角肌去哪裡了 039
斜方肌 040~041
這是肋骨嗎 042
肩胛骨下方鼓起的是什麼 043
寬的背部肌肉:背闊肌(LD) 044
從背部辨識出背闊肌 045
大圓肌、小圓肌和岡下肌 046
腹外斜肌 047
男性與女性的髖部 048
「臀部」的秘密 049
男性的皮下脂肪墊 050
女性的皮下脂肪墊(前視圖) 051
女性的皮下脂肪墊(側視圖) 052
女性的皮下脂肪墊(後視圖) 053
肥胖男性的比例變化:7.5頭 054
肥胖女性的比例變化:7.5頭 055
不易受脂肪堆積影響的身體區域 056
中年女性的立體掃描效果 057
青年女性的立體掃描效果 058~059
青年男性的立體掃描效果 060
中年男性的立體掃描效果 061
雙臂後背的立體掃描效果 062
雙臂兩側張開的三維掃描效果 063
雙臂兩側平舉的立體掃描效果 064
雙臂高舉呈「Y」字形姿態的三維掃描
效果 065
雙臂自然下垂:男性 066
雙臂自然下垂:女性 067
雙臂兩側平舉:男性 068
雙臂兩側平舉:女性 069
雙臂高舉呈「Y」字形:男性 070
雙臂高舉呈「Y」字形:女性 071
雙臂垂直高舉:男性 072
雙臂垂直高舉:女性 073
手臂朝前上方斜舉 074~076
雙臂朝後下方伸直 077~079
單臂橫放於背後 080
逐步舉高手臂 081
把手搭在對肩上 082
讓我們來尋找肩胛骨吧 083
少年與兒童的身體比例 084
成年男女的身體比例 085
兒童、幼兒、新生兒和老年人的身體比例 086
頭部的主要骨骼 088
頭部的主要肌肉 089
頸部的主要肌肉 090~091
塑造頭顱形體 092
三維頭顱模型 093
頭部的形狀與體塊 094
嬰兒的頭部 095
頭部的形狀 096
眼睛的結構 097
眼睛的秘密 098
眼睛 099
以塊狀結構塑造古典雕塑眼睛的步驟 100
形狀各異的眼睛 101
眼睛的運動:表情 102~103
你的下顎非常強壯 104
理解嘴部的曲度 105
嘴唇閉合時的形狀 106
嘴部 107
嘴部表情 108
更多的嘴部表情 109
再增加一些嘴部表情 110
頸闊肌 111
胸鎖乳突肌的運動 112
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 113
頸部的主要肌肉(斜方肌和胸鎖乳
突肌) 114
耳朵 115
古典雕塑的鼻 116
鼻子的秘密 117
臉部肌肉的功能 118
動態皺紋(由表情變化形成) 119
靜態皺紋(由皮膚老化產生) 119
理想化的成人頭部比例 120
兒童頭部比例 121
嬰幼兒頭部比例 122
老年人頭部比例 123
少年頭部比例 124
理想化成人頭部的性別差異 125
興奮的表情 126
快樂的表情 127
憤怒的表情 128
驚訝的表情 129
厭惡的表情 130
恐懼的表情 131
對人或事物感興趣的表情 132
擔憂的表情 133
不同種族的表情特徵 134
嬰兒的表情 135
老年人的表情 136
手部與腕部肌肉 138~139
手骨與腕骨 140
手臂的主要肌肉 141
旋後與旋前 142
旋前動作的形體變化 143
旋後的上肢:前臂與掌心朝向前方 144
半旋前的上肢:前臂或掌心朝向軀幹 145
旋前的上肢:前臂或掌心朝向後方 146
強制旋前的上肢:前臂或掌心與軀幹
相背 147
不完全彎曲手臂:如同手握物 148
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的運動 149
肱二頭肌 150~153
肱肌和喙肱肌 154~155
肱橈肌和橈側腕長伸肌 156~157
肘肌、尺側伸腕肌、小指伸肌、指伸肌 158
旋後與旋前 159
屈肌 160
屈肌:從內側觀看 161
屈肌 162
拇長展肌和拇短伸肌 163
尺骨線 164
手臂如何與身體連結 165
半旋前的手臂塊狀結構 166
手臂的塊狀結構 167
如何讓手與手臂看起來自然而不僵硬 168
簡單實用的技巧 169
手掌的形狀 170
理想化的手部比例 171
手掌 172
塑造手掌與手指 173
手部的運動 174
腕部的運動 175
手指摺痕與指縫 176
手指彎曲與連接線 177
不同年齡的手 178
下肢骨 180
足骨 181
下肢肌 182~183
右腿的三維掃描效果 184~185
下肢的骨性標誌 186
骨盆的骨性標誌 187
下肢的骨性標誌:大轉子 188
男性腿部的形狀 189
股四頭肌 190
縫匠肌 191
恥骨肌、長收肌、股薄肌和大收肌:髖關節
內收肌群 192
股後肌群(屈曲大腿)半腱肌、半膜肌及股二頭肌 193
小腿 194
腓腸肌群:腓腸肌和比目魚肌 195
趾長伸肌和脛前肌 196
腓骨短肌和腓骨長肌 197
理解腿部背面的訣竅 198
下肢的橫切面 199
膝蓋的力學 200
膝蓋:這些鼓起的東西是什麼 201
右膝的立體掃描效果 202~203
左膝與右膝的立體掃描效果 204
女性的腿部 205
從不同視角看的腿部形狀 206
下肢的三維掃描效果 207
以之字形向下橫移的下肢肌肉 208
足部與腿部的附加形狀 209
足部的肌肉 210
足部的形狀 211
腳部形狀及塑造要領 212
腳部的塊狀結構 213
右足的立體掃描效果 214
左足的三維掃描效果 215
嬰兒的腳 216
名詞索引 217
藝用表情結構
ISBN13:9787121370663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作者:(拉脫維亞)烏迪斯紮林斯
出版日:2019/08/01
裝訂/頁數:精裝/216頁
規格:22cm*22cm (高/寬)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藝術繪畫愛好者。
古典雕塑家、拉脫維亞藝術學院解剖學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醫學表情視覺化軟體開發中心藝術指導烏迪斯·扎林斯偕同國際創作團隊聯合創作巨著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拉脫維亞藝術學院聯合力薦
全彩三維人物表情結構工具書
內容簡介
本書由拉脫維亞著名雕塑家烏迪斯?扎林斯(Uldis Zarins)聯合其國際創作團隊合力完成。書中對人物面部結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講解,介紹了每塊骨骼和肌肉特徵,詳解肌肉運動對面部表情造成的影響,並採用了國際通用的面部動作編碼系統(FACS)將不同的表情歸類為相應動作單元,便於讀者直觀地了解面部表情的形成規律。
本書,依舊沿襲「圖解至上」的編寫理念,在以圖解為主的基礎上,為便於區分每塊肌肉與骨骼,作者特意使用不同顏色進行標記,並在必要時用三維效果來模擬。它不僅適合繪畫、雕塑和設計愛好者,也適合動畫專業人士。
作者簡介
作者:烏迪斯‧札林斯,拉脫維亞古典雕塑家,先後在裡加藝術學院、拉脫維亞藝術學院學習雕塑,現為拉脫維亞藝術學院解剖學教授。烏迪斯·扎林斯在學習過程中,收集了眾多畫作、草圖、解剖書籍以及成功作品的照片,每次他在製作新的雕塑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僅僅是佈置好骨架和邊緣,還要在紙上畫一個小草圖,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來分析形體。他所繪製的手稿上傳到網路後深受大家喜愛。
譯者:黃朝貴(貴哥),藝術圖書撰稿人兼翻譯,藝術大學擔任課老師。作品曾入選2016年義大利波隆那(波隆那)插畫展;2018年波隆那國際童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
出版個人專著《想像力:構圖與創作思維》;譯著《色彩與光線:寫實主義繪畫指南(珍藏版)》《鉛筆素描的樂趣》《藝用人體結構》《趣味透視學》。
目錄
骨骼 001
頭部的主要骨骼 002~005
頭骨的外形特徵 006~009
頭骨的骨性標誌 010~021
頭骨 022~027
肌肉 028
頭部肌肉 030~043
臉部區域 044~045
額區與頂區肌肉 046~047
眉間區的肌群 048~049
臉部肌群 050~ 053
眶區肌群 054~ 055
眼外肌群 056~063
眶區的肌肉動作組合 064
眶區的肌群 065
眼外肌的動作組合 066~067
鼻區和麵中部肌群 068~071
擴鼻肌群 072~073
壓鼻肌群 074~075
口區肌群 076~077
頰唇部肌群 078~107
頸部肌群 108~109
咀嚼肌群 110~119
韌帶與脂肪 120
臉部軟組織 122~125
臉部結締組織 126~127
臉部表情 128
面部表情 130~195
臉部動作編碼系統 196
臉部動作編碼系統 19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