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趣:跟著二十四節氣過日子
作 者:殷若衿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01日
頁 數:25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8691329
主編推薦
有色、有味、有趣,有詩、有畫、有意。學做節氣美食,點綴時令花卉。臨摹水墨丹青,賞吟古風雅韻。 “節氣”若衿帶你跟隨四季流轉,從植物到風物、美食、手藝,順應物候之道,收穫節氣智慧,領略趣味盎然、生機勃發的歲月之美。讓生活順應自然、合乎於道,養心、養生、養情,找到回歸內心的本真生活之美。 《時間之書》作者余世存、詩人巫昂聯袂推薦!收入作者手繪二十四節氣草木。隨書附贈2019手繪節氣日曆卡及精美書籤。
目錄
立春 梅花 菜薹
雨水 蘭花 薺菜
驚蟄 杏花 海棠 春筍 楊柳
春分 辛夷 龍井 香椿
清明 桃花 碧螺春 青團
穀雨 牡丹 薔薇 紫藤 刺嫩芽
立夏 芍藥 青梅 蠶豆 櫻桃
小滿 繡球 枇杷 蓼藍 荔枝 水蜜桃
芒種 石榴 梔子 艾草
夏至 白蘭花 萱草 楊梅
小暑 茉莉 薄荷 菇蔦
大暑 荷花 西瓜 番茄 酸梅湯
立秋 紫薇 葡萄 黃瓜
處暑 鳳仙花 玉米
白露 牽牛 山核桃 雞頭米
秋分 桂花 秋梨膏 酸棗
寒露 木芙蓉 板栗 石榴 山楂
霜降 菊花 柿子 橘子 芋艿 甘蔗
立冬 南天竹 香菇
小雪 紫荊 蘿蔔 米酒
大雪 山茶 荸薺
冬至 臘梅 白菜
小寒 松 佛手
大寒 水仙 凍梨
............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以節氣為綱介紹草木風物及時令美食的生活美學之書。具體介紹了二十四節氣對應的草木,從植物引申到風物、美食、手藝,倡導遵從自然規律生活,遵從自然中衍生出的生活智慧。由自然風物出發挖掘相關的民俗典故,捕捉匠心民藝、時令雅趣,分享本真的生活方式,書寫節氣文化傳承的智慧與美好。
作者簡介
殷若衿 著
殷若衿 生活美學家,本名殷悅,現居上海。自幼習畫,喜愛草木、喝茶、文人字畫,喜愛研習中醫食養文化,喜愛遊走青山綠水間,跟隨四季流轉去生活。致力於東方美學傳播,目前創辦有以二十四節氣為綱的傳統飲食品牌廿四食箋與文人服裝品牌衿纓。曾出版《印度拾塵記》。
精彩內容
自序 我生長在一個四季分明的山城,那裡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漫山遍野五彩繽紛的秋葉,冬有雪。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兒時,我便把這首《廿四節氣歌》背得滾瓜爛熟。從小喜歡觀察四季的變遷,漸漸發現二十四節氣的奇妙——立春日,再嚴寒的天氣裡,陽光也有了一絲暖意,冰雪像聽到了口令,一齊開始消融;立秋日,本是酷暑,晚上卻忽然有了涼風;秋分日,城外山欒上的樹葉五彩 斑斕很為鮮豔;小寒日,便是我出生時的節氣,一年很嚴寒的時節,千里冰雪,大地封藏,卻又隱含生機與希望。姥姥和母親會跟隨二十四節氣調整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大暑節氣端上一碗綠豆湯,立秋時節傍晚添一件寒衣,換上一床加厚的被褥,端午節用艾草煮水沐浴……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正說明依照二十四節氣調整作息起居,已在中國人的血脈裡根深蒂固。 2012 年我從......
摘要
自序 我生長在一個四季分明的山城,那裡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漫山遍野五彩繽紛的秋葉,冬有雪。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兒時,我便把這首《廿四節氣歌》背得滾瓜爛熟。從小喜歡觀察四季的變遷,漸漸發現二十四節氣的奇妙——立春日,再嚴寒的天氣裡,陽光也有了一絲暖意,冰雪像聽到了口令,一齊開始消融;立秋日,本是酷暑,晚上卻忽然有了涼風;秋分日,城外山欒上的樹葉五彩 斑斕最為鮮豔;小寒日,便是我出生時的節氣,一年最嚴寒的時節,千里冰雪,大地封藏,卻又隱含生機與希望。姥姥和母親會跟隨二十四節氣調整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大暑節氣端上一碗綠豆湯,立秋時節傍晚添一件寒衣,換上一床加厚的被褥,端午節用艾草煮水沐浴……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正說明依照二十四節氣調整作息起居,已在中國人的血脈裡根深蒂固。 2012 年我從4A 廣告公司辭職後,去世界各地旅行,喜歡上了北......
草木有情 跟著節氣尋人間清歡
作 者:殷若衿 著
出 版 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頁 數:272
裝 幀:平裝
ISBN:9787020171811
內容簡介
草木有情,人間清歡。這是一本介紹四時花木、節氣旅行、時令風物的生活美學之書。全書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為主線,書寫了全國各地六十餘種有人文底蘊和歷史背景的樹木花草,它們就像一期一會的朋友,等候有情人的定期拜訪,在一年一度的相遇、重逢裡,互照彼此的成長。作者以童心和文心,記錄這些相遇、重逢的美好時刻,昭示一種人與自然相依相生、相伴相長的生活方式,以及從自然獲得療愈與啟迪的智慧。
本書配有作者手繪插圖、花木攝影百餘幅和二十四種時令茶點制法,附贈《廿四節氣賞花木手冊》,用深情、唯美全方位擁抱草木有情世界。
目錄
●立春
踏雪尋梅 /3
香雪海 /9
梅花塚 /13
超山訪梅 /16
雨水
西湖二月柳 /22
十八曼陀羅花館 /25
驚蟄
雨中賞白玉蘭 /30
聽禪柳杉下 /34
春分
茈碧湖的梨花 /38
大葉榕 /41
浙東訪牡丹行記 /44
上野的櫻 /49
清明
訪文徵明手植紫藤 /54
東山的宋藤 /57
慕田峪長城的杏花 /60
法源寺丁香 /64
故宮海棠 /69
潭柘寺玉蘭 /74
穀雨
洛陽牡丹記 /78
藥王谷 /83
立夏
殿春簃 /89
雲間的老槐樹 /94
小滿
小滿枇杷半坡黃 /100
五月雪 /103
芒種
藝圃四季 /108
虎丘尋凌霄 /112
夏至
與文徵明周瘦鵑賞荷 /118
寒巖荷塘茶會 /122
小暑
桫欏雙花 /128
大原之森 /131
三千院的紫陽花 /134
證悟之窗 /137
大暑
荷葉蓋頭歸 /142
浮甘瓜於清溪 /145
莫奈花園 /149
睡蓮 /153
時思寺 /157
立秋
明月院的紫薇 /165
黑莓 /168
處暑
臨水照花幾春秋 /172
留得殘荷聽雨聲 /176
白露
山寺月中尋桂子 /180
秋草 /184
秋分
九溪煙樹 /188
滿隴桂雨 /191
寒露
草木為證 /196
丹柿小院 /201
霜降
醉白池賞菊 /206
胡楊林 /209
立冬
法海寺白皮鬆 /215
帝王樹 /218
小雪
法國梧桐 /222
居延海 /225
大雪
天平山賞楓 /230
安亭老銀杏 /233
冬至
孔子後裔與紅豆杉 /238
晉榧 /241
小寒
清奇古怪 /246
大理的松 /249
大寒
靈峰探梅 /254
國清寺探梅 /258
二十四節氣 中國人的時間智慧
作 者:殷若衿 著
出 版 社:五洲傳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頁 數:26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8547978
主編推薦
二十四節氣呈現不同物候呈遞不同風物以飲食、茶事、焚香、插花營造精緻東方生活傳承中國人的時間智慧
內容簡介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 “天、地、人” 的和諧合一 思想,體現著中國人的間時智慧, 不僅為中國人的生產與生活提供了來自大自然的指引,也J王展出瑰麗的二十四節氣丈化。二十四節氣文化涵蓋了天文、地理、生物、 民俗、節慶、養生、文學、藝術、哲學等方方面面,是中華文化中最鮮活、最有生命力的重妥組成部分。不同節氣的不同食飲、茶食、 焚香、插花……營造出的是精紋的東方美學生活方式。
作者簡介
殷若衿 著
殷若衿,本名殷悅。自幼習畫,且研習易學、 中醫、茶、香事、插花等多年。作家,東方美學生活踐行者與倡導者,二十四節氣文化 推廣者,國家中級茶審評員,東方美學平台“衿日”、東方美學服裝高級定製品牌“草木衿櫻”主理人。曾出版《印度拾塵記》《草 木有趣一一跟著節氣過日子》。
精彩內容
PART 01 物候與天象 物候 古代先民的生活與自然緊密相連,他們對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感知,遠比今人敏感:風霜雨雪、草木榮枯、飛鳥往來、蟲魚蟄動……人們很快感知到了季節的輪轉,發現了氣候與物候會呈現週期性規律。 《周易》有言:“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大概到了商周時期,四時四季的概念逐漸完善。中國現存最早的記錄農事的曆書《夏小正》,是夏朝的曆法,也稱“歲時歷”。 《夏小正》是《禮記》的一部分,全文共463個字,按十二個月的順序(最早為十個月),記載了每個月的星象、氣候、物候的變化,以及人們應該從事的農事活動。如今依然流傳甚廣的月令七十二候中,許多物候的觀察對象便最早來自於《夏小正》的描述。七十二候對應的其實是古代黃河流域的鳥獸活動,但是隨著兩千多年的氣候變化,以及不同區域的不同氣候和物候......
目錄
●序003
第一章二十四節氣的起源001
PART 01·物候與天象003
PART 02·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時間智慧008
第二章春生015
PART 01·立春017
PART 02·雨水029
PART 03·驚蟄037
PART 04·春分046
PART 05·清明055
PART 06·穀雨069
第三章夏長077
PART 01·立夏079
PART 02·小滿089
PART 03·芒種096
PART 04·夏至104
PART 05·小暑114
PART 06·大暑122
第四章秋收131
PART 01·立秋133
PART 02·處暑145
PART 03·白露151
PART 04·秋分160
PART 05·寒露167
PART 06·霜降175
第五章冬藏185
PART 01·立冬187
PART 02·小雪197
PART 03·大雪204
PART 04·冬至211
PART 05·小寒228
PART 06·大寒236
後記246
參考書目248
鳴謝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