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外經解要
作者: 梅自強, 梅忠恕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1/01
頁 數:292
裝 幀:平裝
ISBN:9787222213258
內容介紹
《陰符經》《內經》和《外經》三部著作為五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所著,是中華民族的國粹瑰寶。三千多年來,《外經》形同失傳,直至20世紀80年代,梅自強先生對偶得的《外經微言》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它就是尋覓三千多年而不得的《黃帝外經》!
《外經》是《內經》的姊妹篇,《內經》主要談治已病,包括中醫的方藥、針灸、推拿,而《外經》主要談治未病,包括養生修真等非藥物療法。 《外經》補充了《內經》的許多不足,糾正了《內經》的許多錯誤,在內容上 發展了《內經》。
目錄
卷一
陰陽顛倒篇第一(上)
陰陽顛倒篇第一(下)
順逆探原篇第二
回天生育篇第三
天人壽天篇第四
命根養生篇第五
救母篇第六
紅鉛損益篇第七
初生微論篇第八
骨陰篇第九
卷二
媾精受青屬第十
社生篇第十一
天厭火衰篇第十二
經脈相行篇第十三
經脈終始篇第十四
經氣本標篇第十五
臟腑闡述微篇第十六
考訂經脈篇第十七
胞絡配腑篇第十八
卷三
膽腑命名篇第十九
任督死生篇第二十
陰陽二蹻篇第二十一
奇恆篇第二十二
小絡篇第二十三
肺金篇第二十四
肝木篇第二十五
腎水篇第二十六
心火篇第二十七
卷四
脾土篇第二十八
胃土篇第二十九
胞絡火篇第三十
三焦火篇第三十一
膽木篇第三十二
膀胱水篇第三十三
大腸金篇第三十四
小腸火篇第三十五
命門真火篇第三十六
卷五
命門經主篇第三十七
五行生剋篇第三十八
小心真主篇第三十九
水不克火篇第四十
三關升降篇第四十一
表微篇第四十二
呼吸篇第四十三
脈動篇第四十四
瞳子散大篇第四十五
卷六
診原篇第四十六
精氣引血篇第四十七
天人一氣篇第四十八
地氣合人篇第四十九
三才並論篇第五十
五運六氣離合篇第五十一
六氣分門篇第五十二
六氣獨勝篇第五十三
三合篇第五十四
卷七
四時六氣異同篇第五十五
司天在泉分合篇第五十六
從化篇第五十七
冬夏火熱篇第五十八
暑火二氣篇第五十九
陰陽上下篇第六十
營衛交重篇六十一
五臟互根篇第六十二
八風固本篇第六十三
卷八
八風命名第第六十四
太乙篇第六十五
親陽親陰篇第六十六
異傳篇第六十七
傷寒知變篇第六十八
傷寒異同篇第六十九
風寒殊異篇第七十
陰寒格陽篇第七十一
春溫似疫篇第七十二
卷九
補瀉陰陽篇第七十三
善養篇第七十四
亡陰亡陽篇第七十五
晝夜輕重篇第七十六
解陽解陰篇第七十七
真假疑似篇第七十八
從逆窺源篇第七十九
移寒篇第八十
寒熱舒肝篇第八十一
附錄一 梅自強先生小傳
附錄二 養生修真內丹功九層十法真傳
附錄三 《黃帝外經》與《黃帝內經》篇目對照表
梅忠恕自述
跋
參考文獻
玄隱遺密
作者: (商)容成公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9/01
ISBN:9787515217888
規格:平裝 / 454 頁 / 16k
內容簡介
《玄隱遺密》由《九真要》《九常記》《黃帝內經》(太乙版)《陰陽大論》四部組成。皆是以自然現象、天地形物的變化來探究、闡釋人體臟腑功能,用天地之理講醫學、講人體的古典醫學。皆是在道家、道教醫學人士中,主要以口口相傳、師徒相傳的形式保存下來,至今未有刊行。
其中《黃帝內經》與現在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篇幅、內容,環是理論觀點都有頗多差異。再如《九常記》所論之臟腑,是中醫臟器學的開始,是五臟六腑說形成之前對認識的雛形。學習研究該書,可以使讀者知曉在現在通行的中醫理論學說之外,不同的學說和認識。
容成公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仙人,黃帝之臣子,是指導黃帝學習養生術的老師之一。最早見於《列子·湯問》:“唯 黃帝 與 容成子 ,居 空峒 之上,同齋三月,心死形廢。”
其早期的記述與房中術的傳播直接相關。葛洪的《神仙傳》謂或稱容成子,字子黃,道東人。也有說其是四川人的,如譙秀《蜀記》:「蜀之八仙,首容成公,即鬼容區,隱於鴻蒙,今青城山也。」曾經棲自太姥山煉藥,後隱居崆峒山,壽二百歲。其聲名事蹟載於《黃帝內經·素問》、《神仙傳》、《列仙傳》、《軒轅本紀》等書中。
「容成公者,自稱黃帝師,見於週穆王。能善補導之事,取精於玄牝。其要穀神不死,守生養氣者也。髪白更黑,齒落更生。事與老子同。亦雲老子師也。""玄牝"、"穀神則不死。 《列仙傳·老子》中有"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之語,李賢在《後漢書·方術傳》註中加以引用,並解釋說,"禦婦人之術,謂握固不瀉,還精補腦。"戰國諸子多託黃帝以入說,這位尊帝黃帝師"的神自稱是黃帝家的神仙家,到了漢代,又說容成公和老子均行房中術以致壽,容成公又成為老子之師。此外,他還是一位陰陽家。 《漢書·藝文志》除著錄《容成陰道》二十八卷列為房中家之外,另有《容成子》十四篇歸入陰陽家,與鄒衍等人為儔。